社论丨科技奖励制度改革重在完善规则和机制
导读:让优质的科技发明脱颖而出,服务于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音频来源:南财音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修订草案)》,将近年来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和实践中的有效做法上升为法规。该草案引人注目的新规定包括:将过去主要由单位推荐改为专家、学者、相关部门和机构等均可提名,打破部门垄断,并强化提名责任;强化诚信要求,加大违纪惩戒力度;坚持评审活动公开、公平、公正,对提名、评审和异议处理实行全程监督等。
客观公正、开放透明是科学技术领域的生命力之源,科技奖励应当以科研成果的质量本身为基础,而不应受到其他因素的干预,这样才能让优质的科技发明脱颖而出,服务于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在此之前,科技奖励领域存在着一些各界人士诟病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单位推荐、政府部门筛选、逐级上报的做法,容易导致行政因素渗入,发生寻租、腐败和不公,使优秀的人才和成果被埋没,同时各级单位花费大量精力投入申报和评奖,既挤占了宝贵的科研时间也浪费了资源。
好的科技奖励有助于创新,科技奖励机制设计不良则会产生负面作用,故而制度设计至关重要。而科技奖励的公信力、影响力来源于规则的公正性和独立性。要使中国的科技奖励具有公信力并产生全球性的影响力,就必须从完善规则和机制、提升评奖质量入手。
科技奖励的设奖机构、推荐人群体和评审委员会之间,不应该存在层级递进的科层制关系。如果科技奖励内部体制架构存在科层制关系,设奖机构就往往会干涉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和决定,导致评奖形同虚设。因此,必须进一步推进体制改革,让被提名者与评奖者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评奖。
虽然中国的科技评奖目前也采取了同行评议制度,但不少评审委员兼具领域内专家学者和部门领导的双重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同行评议的权威性。所以,应当完善同行评议制度,由评议人以背靠背的方式评审,以免形成串谋和利益共同体,同时应提升评议制度的权威,尊重评议结果,改变或者取消设奖机构的审批权和否决权,以免评奖过程流于形式。
科技奖项过多过滥的情况向来也惹人诟病。科技奖项的数量应有一定的限制,以客观反映创新成果涌现的速度。那种规定数量的计划思维也应当改变,应根据科技成果的具体情况灵活确定奖项数量。此外,奖励资金可以来源于基金会、企业赞助、个人捐助等多元化渠道,而非只来源于政府,资金的多元化也有利于增进评奖的独立性。科技奖励应当重点突出科学共同体的作用,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设奖、评奖。
虽然科技奖励既应包括物质奖励也应包括荣誉奖励,但偏向前者容易导致评奖变质,成为诱发腐败的因素。因此,应当突出科技奖励的荣誉性质,以在科研领域培养出重视声誉和品行的健康风气,并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风尚。至于保障科研人员生活水准、以物质激励来维持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则主要应通过完善科研人员薪酬制度来实现,而不应让科技奖励制度过多担负这方面的功能,以避免其在执行中异化。如果科技奖励与加薪、分房、科研经费、职称、职务等一系列的派生福利直接相关,就可能诱发利益输送。所以,应切断科技奖励与获奖单位的行政级别、资源占有权等因素之间的联系,以杜绝各单位追求短期利益,甚至通过虚报材料等方式造假。
科技奖励改革还要鼓励地方实验,步子可以迈得大一些。例如今年上海市的科技奖励对象由“公民”改为“个人”,这意味着无论什么国籍都可以参与评奖,在评奖环节也引入了更多的国际化因素。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还增设了监督委员会,该机构有一票否决权,发现有重复报奖、拼凑“包装”、请托游说评委、跑奖等行为,或造假、剽窃、侵占他人成果的,一律取消评奖资格,这是地方层面首次设立平行于评选委员会的监督委员会。这些尝试和经验可以在全国普及,以进一步推进科研奖励的良性化运行。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