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克服“35岁现象”,积极适应经济调整和社会转型
导读:应该强化积极奋斗的社会氛围,强调持续学习与专业能力的培养。政府、企业、个人都应该主动迎接变化,适应变化。
音频来源:南财音频
随着年尾临近,又一个“跳槽季”启动,“35岁现象”成为职场热议的话题。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中设置35岁的门槛,一些企业在裁员时也选择清洗年龄较大员工,使得中年人压力颇大。
35岁是一个生理拐点与社会角色拐点叠加的时期。根据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科学团队刚刚发表在《自然·医学》的最新研究,生命周期中衰老明显的3个转折点,平均发生在34岁、60岁和78岁。也就是人的生理机能会在34岁左右从巅峰期开始下滑。与此同时,职员在经历10年左右的工作后,事业面临一个瓶颈期,知识也开始老化,在家庭逐渐扮演父母角色,并且要照顾自己的父母,因此,在35岁左右,人的工作热情、体力、精力都扎堆出现问题,让很多人出现职业焦虑,甚至被夸张成中年危机。
这个现象在中国更为特殊。在中国劳动力长期比较充裕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会大量使用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有体力和精力加班做工作,成本低,而且,这个时期是经济粗放式发展模式,经济发展不太依赖人力资本(即经验和技术),很多行业的工作成为“青春饭”。
中国经济长期处于各地区各行业普遍增长的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意味着市场在不断扩大,每个人都会有工作的机会,都会有加薪的机会,人们过于乐观并丧失了学习能力。当经济进入一个优胜劣汰的阶段并要求高质量发展之后,对员工的能力要求更高,就会不时出现裁员的现象,现在中国正处于这个经济结构调整与优胜劣汰带来的就业调整阶段,危机感加强。尤其是长期自我感觉比较好的白领,蓝领阶层本身就业流动性就很强,因而这方面的感受较弱。
在体制内从事铁饭碗工作的人较能代表典型的现象,即到了35-40岁之间,如果没有职务上升空间,就开始混日子。对很多中国人而言,在35岁前在仕途没有很好的起跳,意味着丧失机会。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政府、事业单位与国企。
中国农民工由于在城市没有市民身份,很多在40多岁后就“退休”返乡,他们面临的也是中年危机:孩子需要回老家上学,家乡老人需要照顾,因此他们尽可能地在城市挣钱存钱,在40多岁返乡还原自己的社会角色。
这些问题在中国经济调整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应该逐一改善,不管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应该主动迎接变化,适应变化。
我们首先要承认中年危机的存在,但35岁开始就太早了。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与英国华威大学两位教授调查发现,55个国家的人在46岁时心态陷入最低谷,中国提前了10年。其中相当一部分原因是舆论制造焦虑感,现在“90后老了”成为流行和显眼的标题,这很不正常。
中国老龄化加速,2017年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已经高达37.8岁,随着生育率的降低,劳动力不足会逐渐显现。用人单位应该及早改变在招工中设置“35岁门槛”的做法,着眼于提升员工能力。一些单位可能认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会导致员工混日子,因而会主动裁员一些能力低年龄大的员工。这样的做法也需要改变。
关键是,随着竞争社会的到来,企业会出现分化,个人能力也会加剧分化,绝大部分35岁以上的人都会继续工作,但必然也有一些效率低的人会被淘汰,这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因此,为了避免成为淘汰者,应该终身学习,尤其是在目前的经济转型期,在技术变革时代、未来的智能社会,知识经验更重要,而非体力。喜欢扎堆的国人用于饮食社交、手机网络等的时间过长,学习的时候太少。
事实上,35岁才刚刚结束青年期,离退休还有30年左右的时间,正是壮年的开始,理应是奋斗加速的阶段,而不是心态变老。2018年,美国Reddit网站发起了一个调查,让网友谈谈30多岁的时候会开始后悔做过或是没做过哪些事情,排在第五位的就是后悔太早就“服老”。
现在的社会舆论和环境不断暗示35岁没有成功就没有希望的错误观点,从而让一些人提前进入中年危机心理,并以此选择逃避挑战。因此,应该强化积极奋斗的社会氛围,强调持续学习与专业能力的培养,成功不是短期套现,而是人生持续奋斗追求幸福的过程。
(编辑:欧阳觅剑)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