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合资本付超平:三重视角解读产业互联网,并购整合将是必由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申俊涵 北京报道
2019-12-25 13:27

随着消费互联网红利的消减,越来越多投资人、创业者把视角转向产业互联网领域,希望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深度赋能传统产业。正如业内人士所说,“所有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

技术赋能究竟能够解决产业链的哪些痛点?产业互联网未来的增长空间有多大,在各行业有怎样的机会和趋势?近日,在泰合资本主办的「泰合书院」活动中,泰合资本董事付超平作为主讲嘉宾,分享了自己对产业互联网行业的理解与洞察。

三重视角认知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是十分庞大的话题,付超平先从宏观、中美对标、产业链这三个视角来分析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从宏观视角来说,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产业互联网是以技术作为核心生产力的表达。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来看,技术和数据已经成为新型生产要素。付超平表示,人类社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核心生产要素:农业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和劳动,因为农业时代的科技极其落后,土地和劳动能产生最直接的价值——生产粮食;到了工业革命时代,机器逐渐替代了人力,尤其以机器为代表的资本逐渐成为第一生产要素;在这个时代,技术和数据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并以自然溢出的方式向各个行业扩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表达,经济将产生与技术和数据发展进程相对应的改变。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说,有几个核心数据。一是中国的经济增速放缓已成为事实,2019年三季度GDP增速降为6%。二是消费互联网所依托的最大增长动力流量红利也趋于见顶。根据Questmobile统计,2019年Q2中国互联网月活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而在已有的互联网人群中,社交通信渗透率为96%,网络新闻渗透率81%,这意味着单纯靠流量增长驱动的经济增长边界逐渐明晰。 

这些都标志着经济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单纯靠业务增长去获得更大利润的难度加大,迫使企业去追求内部效率的提升,从规模驱动向效率驱动转移,完成新旧动能转换。产业会选择与其发展最相适应的技术和数据来提升效率,这是产业互联网兴起的宏观逻辑。

第二重视角是,从中美对标的角度看,产业互联网仍有10倍以上增长空间。一方面,如果把国家当成一个主体,从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效率指标来看,每个劳动力生产效率上美国是中国的7.5倍;每吨标准煤生产效率,即单位资源投入的产出效率比上,美国是中国的1.9倍,说明在产业效率方面,中国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另一方面,把中美已上市科技公司的市值前20名公司列出来做对比,按照粗颗粒度看它的业务是to B还是to C来区分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对比来看,美国GDP是中国的1.5倍,在消费互联网头部公司的市值上,美国是中国的2.2倍,这和GDP的倍数是同一个量级;但是to B类的公司,也就是广义上产业互联网公司,美国的市值是中国的15倍,说明产业互联网公司相比发达国家还有10倍以上的增长空间。

第三重是产业链的视角下,付超平认为,消费互联网是产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很多人将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对立来看,确实二者在所对应的决策主体、决策原理上完全不同,但付超平认为,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不应该是对立起来看,应该是融合的关系。

从终局角度来看,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中间的那条线正在越来越模糊。未来理想的情况是,只有一个生产环节,然后就直接到了消费环节。这是所有产业链中效率最高的、消费者的需求最容易被反映到产业链上的结构,所以长期来看两者界限会越来越模糊,产业链效率会越来越高。

在这个基础上,消费互联网本质上是产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 一方面,是需求侧的迭代会倒逼供给侧做改革。另一方面,终端更多的数据积累和线上化使得向上赋能成为可能。

技术赋能解决产业链核心痛点

从产业链视角看产业互联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分散、低效、信息不对称往往是产业链的核心痛点,也是链条中可被优化的环节和价值创造点。

付超平以汽配行业举例称,该产业链痛点集中在三部分:第一,上下游比较分散,比如说汽配上游有150多个品牌,10万多个车型,具体到每个配件有1亿多SKU,中间经销商有20万家,下游50万个维修厂,其中中小夫妻老婆店就有31万家,这31万家整体的市占率不到10%,分散竞争,每个环节的需求都是特异性的,需要独特性的服务价值。

第二,产业链长,且存在诸多低效环节。由生产端向批发商、由批发商向零售商、零售商向维修店、维修店向车主,每一个环节都要经历信息的流转,而且这种信息的流转在传统行业是很难线上化的。第三,信息极度不对称,最前面的生产端和最终的车主,信息经过多重传递,产业链两端的搜寻成本极高,必然导致价格不标准、质量无法保证等多个问题。产业链痛点越明显,行业被能赋的空间就越大。

技术对产业链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构最小单元的连接,二是数据闭环。以汽配行业的B2B交易平台开思为例,它主要干了三个事。第一,构建了业内最丰富的底层配件数据库,包括2亿多个VIN码,7万多个车型,在它的系统中输入维修工单,90%以上能够实现自动译码,译码错误率低于万分之五,这样连接的最小单元就细化到每次查询和每一个SKU上,实现了效率提升。

第二,搭建了一个智能交易平台。传统情况下要修一台车,汽配厂一般的调货流程先提交工单——人工看一下工单,判断需要哪些配件,然后再去库存中看能不能找到,不能找到就把信息扔到QQ群里。如果不是就反向沟通,是的话就开始进行下一轮报价环节,整个订单确认流程最短需要半个小时,最长需要好几天时间才能匹配需求。但开思将查询与交易做了重构,上传工单,系统1秒以内识别工单上配件的型号、车型做智能匹配,匹配出精准的VIN码,然后开思平台自动筛选供应商,给出实时的报价。整个链条从上传工单,到最后定义清楚需求,到精准报价可能只需要1秒钟。多向的连接极大提升了效率。

第三,开思打造了一个平台型的治理结构,围绕用户为核心,每一个环节以及前台、后台、中台都是围绕业务场景搭建。三个事加起来反映的是最小单元的连接,把产业链从单点反馈的链式结构变成多点反馈的网式结构,连接的单元从单个公司主体分解成单个产品,单个订单,单个SKU,同时把连接也从企业的外部深化到了企业的内部。 

在重构最小单元以后通过什么实现连接?付超平表示,这个载体是数据,数据是产业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公司资产,这里面既包括比较粗颗粒的数据,如宏观数据、行业数据、交易数据等,也包括更细颗粒度的、在具体的业务场景里产生的数据,比如说,具体某一个用户的交易体验大概是怎样的,比如说每个环节里的微妙变化等。 

要判断数据是否闭环主要看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数据本身要是活数据。这意味着数据要是实时产生的,是在业务场景里可以循环出现的,与不能反映实时情况的、之前采集的“死”数据,价值天壤之别。 

二是数据要完整。不仅包括线上的数据,还包括线下场景的数据。比如一个配件在线上的交易以及在线下的物流,每个环节是什么状态,什么环节导致效率低。 

三是场景化的数据。数据不能是孤立的,而是要与场景连接起来,比如说一个配件什么时候推荐给哪个客户,要和应用场景结合起来看。

产业互联网的机遇与趋势

各个行业的产业互联网机会怎样? 付超平用坐标轴的形式来分析各象限的关键能力。

他表示,如上图所示,纵轴是产品的标准化程度,非标和标准都有机会,只不过大家的特性不一样,需求也不一样。非标产品定义的潜力会比较强,毛利空间会比较大一点,基础设施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完善,效率提升的空间也就比较大。同时产业链往往比较复杂,行业的认知壁垒比较高。

再往下纵轴的下半部分产品相对标准,平台能赚取的毛利空间小一点,基建的网络往往是存在,效率本身的提升空间会比较小,更考验的是快周转,运营的壁垒比较高。

把一些大行业放到对应的坐标系里,上半部分MRO、汽配、药、服装、餐饮等,某种程度上产品相对非标,供应链平台能取得的毛利空间也大一点。下面的油品、化纤、钢材、零售、快消、酒水相对来说会标准化一点,供应链流通环节能拿到的毛利空间也会小一点,但细分领域要结合细分领域具体情况来做分析。

横轴主要是终端需求的划分,左半边是B2B2B,顺经济周期;右半边是B2B2C,抗经济周期的。B2B2B,它终端需求是来源于B,稳定性是受制于经济周期,商品的金融属性比较强,盈利就受制于交易能力,所以往往会有部分自营业务。右侧是B2B2C,终端需求来源于C端,稳定性受惠于C端的消费习惯,商品的消费属性比较强,盈利更多的来自于“内容”的生产能力。

每一个细分象限里因为行业特性不一样,决定它能切的产业链价值和能力需求不一样,但每个领域都有很大机会。切入点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选择能对产业创造效率的切入点,以及切入以后怎么去撬动其它环节实现多环节的价值提升。”付超平说。 

谈及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付超平认为,并购整合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大部分行业里,产能本身是过剩的,有效产能是不足的,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会加速对劣质产能的淘汰,以及对优质产能的迭代和整合。

但to B跟to C不一样,to B壁垒是多维的,比如说资源某种程度上也是to B公司壁垒的一部分,而这通常是难以替代的;二是to B端规模效应是不显著的,产业互联网决策的主体由个人转向企业,而企业决策也由非理性转为理性,由个体决策转为系统性决策,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依靠自己的业务发展把整个客户都打下来,行业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要敬畏行业。

例如,Sysco是世界上最大的食材供应链平台,从1992年到现在大概30年,Sysco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辉煌的并购史,30年间做了200-300个并购,每一次它的收入到达瓶颈时并购都成为新的增长驱动力。其并购的方向有三个:一是区域性的供应链公司,二是产业的上游和下游做渗透和布局,三是国际化,切其他国家的市场。

泰合团队服务的客户望家欢是中国现在最大的团餐供应链公司,他们从去年开始也在做并购的事情。首先团餐的市场有几个特征,一是团餐市场1.2万亿规模,年化增长率高于30%,高于餐饮市场年化增长率;二是团餐供应链的市场极其分散,中国排名前100个团餐供应商销售收入都加起来市占率在5%以内。这个基础上,联合是迅速扩大规模的最好方式,可以高效提升采购议价能力与运营效率。

基于这个考虑,望家欢从2018年开始推产业合伙人计划,开放自己的行业品牌资质的积累、集采、联采、供应链能力、配送、信息管理平台、标准化的运营体系。通过股权的方式合作区域化的公司、上下游的公司,联合打造农产品的供应链产品生态,也进一步巩固了市场龙头地位。

“类似这样的一些行业,产业互联网最终的趋势一定是产业深化。这个逻辑判断下来,并购、整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他说。

(编辑: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