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字化转型:普惠金融的农行实践

21世纪经济报道 顾月 北京报道
2019-12-31 07:00

作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普惠金融已成为近年金融业高频词汇,更是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形式。在监管部门的不断推动之下,各大银行都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回归金融本源,加大资金投入小微企业,努力疏通普惠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银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3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0.5%。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降成本”,力争2020年全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新增2万亿元,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5家大型银行增速在20%以上;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信贷服务覆盖面,力争明年再增加300万户以上;力争银行业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

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普惠金融的国家队和主力军,2019年,农业银行在普惠金融服务领域成果斐然。截至9月末,农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50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约2000亿元,增速超过55%;有贷客户数超过100万户,提前实现2019年贷款余额增长30%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

“近年来,农业不断加快普惠金融服务模式转变和产品创新,围绕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客户体验和可获得性。在市场上赢得了好口碑,得到了广大小微企业客户、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农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农业确定了加快小微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通过打造普惠金融服务的新合作、新供给、新趋势、新链条和新平台,为小微企业客户提供了优质的全方位服务。”

因地制宜,打造独具特色的数字化普惠金融方案

根据今年农业银行发布的《2019年普惠金融信贷政策指引》,2019年农业银行将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优质小微企业;中高端消费和现代服务业;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环境治理、污染防治等绿色产业中的优质小微企业;重点扶贫项目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涉农特色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小微企业等四大领域,支持普惠金融信贷业务发展。

“除总行层面抓服务实体、普惠小微外,农业银行各地区分行也因地制宜,不断推出符合当地小微企业需求的普惠金融新产品,积极探索解决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并取得了诸多实践成果。”农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湖北分行的银政合作‘三个一’模式,浙江分行推出的‘小微网贷’产品等,都是从当地实际出发来进行创新,真正便利了当地小微企业。”

从实践效果来看,农业银行各地分行也在数字化转型模式下,对上述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优异成果。

在浙江,农行浙江分行就充分利用当地成熟的互联网新兴技术,一是依托企业财务、税收、结算、资产等大数据,推出“小微网贷”;二是针对科技企业有专利技术而缺乏固定资产的融资痛点,探索从专利含金量、特殊人才、核心项目等多个维度对企业技术创新实力建立量化评价,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评价难、贷款难的问题;三是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金融新生态,实现了对供应链信息流、资金流、交易流、仓储物流“四流合一”的统一视图,并与中企云链平台对接,积极开展“云链保理”业务,打造产业链金融服务新模式。

在湖南,基于当地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农行湖南分行推行“一行一特色”产品,组织开展区域特色经济调研,就株洲醴陵的陶瓷业、郴州嘉禾的铸造业、娄底新化的文印产业、张家界的旅游产业,创新推出了“湘瓷贷”“湘铸贷”“文印贷”“湘旅贷”等产品,受到当地市、县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欢迎。截至9月末,发放“湘瓷贷”客户33户、22771万元;发放“文印贷”客户41户、1733万元,发放“湘铸贷”客户31户、2500万元,发放“湘旅贷”400万元。

在福建,农行福建分行则坚持数字先行,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实现精准获客。据当地农业银行负责人介绍,农行福建分行首先通过线上获取客户信息,再通过线上走访工商、税务、水务、电力、海关等部门多渠道获取客户纳税、用水用电、进出口量等信息,筛选出目标客户白名单;接下来则进行线下实地走访客户,了解客户真实的生产经营情况,宣传推介农行小微金融产品,及时掌握客户融资意向,做好授用信落地。

在湖北,农行湖北分行颠覆了以往“先开户、再授信”的业务模式,创造了开放式的对他行客户先预授信,引流客户后再办贷的全新模式。其中,“创业e贷”可以为他行客户提供信息自动抓取、贷款自动审批等功能,是全国金融系统首个为普惠个贷客户提供全流程线上化银政合作新模式。

打破信息不对称,小微信贷风险防控的农行模式

除增加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和产品外,如何在服务小微企业的过程中做好风险防控,也是银行十分关注的话题。2019年,农业银行采取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的方式,加强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单户风险和组合风险管理,也使得信贷资产质量进一步优化。

从各地分行的实践来看,也可以发现大数据技术已经在小微企业信贷风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银行各地分行在实践中,通过政企合作对接税务、水电等相关数据,在更充分了解企业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银行普惠信贷的风险。

以农业银行湖南分行为例子,一方面湖南分行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打破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还通过搭建担保增信平台,进一步降低普惠信贷风险。

具体来看,湖南分行首先加强与各种信息系统的对接,创新小微企业授信方法和风控方式。如今年该行与湖南省税务局新签订《线上银税互动战略合作协议》,对接纳税信息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推出“纳税e贷”产品。

此外,农行湖南分行还率先与湖南省农信担、省担保集团开展风险分担合作,研发推出“线上产品+政府增信”产品,将担保增信业务向线上迁徙;扩大准入范围,近两年新准入政策性担保公司17家,合作担保公司达31家;推进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合作,创新推出“惠园贷”产品;优化准入和业务办理条件,已准入风险补偿基金7只,并与政府推出“担保公司+风险补偿基金+银行”三方合作模式。

而在湖北分行,则已开始探索全线上化的风控管理模式。“我们目前在尝试线上普惠信贷业务全流程风险控制。在贷款前,客户申请时就利用政务平台,调用公安、信访、医疗等政务大数据,完善客户准入维度。在贷中,探索政务数据的综合创新运用,尝试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自动化、智能化的预警监测体系。在贷后,促成政府、法院、监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召开专题会议,出台了‘关于线上信贷相关法律适用意见的会议纪要’,对线上信贷案件的受理、审理、执行提出了规范性意见,全面降低普惠金融信贷风险。”农业银行湖北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另一方面,除线上技术和大数据支持外,风控细节也十分重要。如农行江西分行在风控过程中,就十分注意做实线上业务办理每个规定动作,落实“双人上门核实”制度,强化贷后管理,扎实推进风险预警信息化解处置,并认真贯彻落实有关规范经营和服务收费的监管政策法规。

农业银行最新公布的三季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农业银行不良率为1.42%,比中报的1.43%再次下降1个基点。

(编辑:李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