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三省全部冲进前五并霸占三席。
“老铁,今天你刷抖音了么?”
1月6日,抖音对外发布《2019抖音数据报告》。报告结果显示,2019年抖音创作者视频平均播放量省份前五名分别为北京、辽宁、上海、吉林、黑龙江。北京位居榜首,东三省全部冲进前五并霸占三席。
东北人喜欢刷抖音,外地人也爱在抖音刷东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止发稿日,“东北”、“东北话”话题标签总播放量分别高达35.6亿和31.8亿,“东北人”“东北的雪”“东北菜”等与东北相关的话题播放量均在5000万以上。
以东北特色小吃烤冷面为例,12月抖音话题#全球烤冷面锦标赛#迅速走红。起初,一位名为“东北酱在洛杉矶”的用户因人在异国,又非常想念家乡的这种传统小吃,便用短视频记录下自己制作烤冷面的步骤,并随手发起烤冷面比赛。随后,这项比赛迅速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华人自发组织、参赛、评选和颁奖的全民性世界级赛事。不断攀升的话题热度,使得烤冷面这种东北传统小吃走向“国际化”道路。
除了东北美食,许多平凡的东北人也在抖音上陆续“出道”。2019年9月,一位80岁的东北老爷爷开始在抖音上通过短视频记录日常生活。短短三个月时间里,他的粉丝已达到697万。该用户的自我介绍写着“记录姥爷真实自然的一面”,在其发布的一条视频“身外之物啊!你懂不懂”中,老爷爷想买一双白球鞋并暗示晚辈,截止发稿日该视频已获得287万点赞。
实际上,自2019年东北嘻哈歌曲《野狼disco》火遍大江南北以来,东北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再次凸显。东北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正在区域经济转型以及全方位振兴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不过,东北文化虽备受喜爱,却尚未转化为经济上的高质量增长,整体竞争力不强。辽宁社会科学院院长姜晓秋指出,在一些国家,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早已超过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在我国,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了作为支柱产业5%的要求,而东北地区还处在2%的水平。
东北文创产业又应如何变现?在姜晓秋看来,文化创意产业要实现作为理念层面的创意“跨界”,将文化创意与装备制造业、农业、旅游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文化创意的作用已不局限在一个产业,而是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支点。
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多个城市也已注意到文化产业的经济力量。2018年9月,沈阳发布《沈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工作方案》,提出沈阳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品牌,建设东北地区高端文化产业集聚区,使其跻身全国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前列,成为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东北亚文化创意中心的重要支撑。
哈尔滨则携手深圳发展文化产业。去年5月举办的深圳文博会上,哈尔滨签约包括深圳书城、冰雪电竞节、智慧旅游、阅读、文旅等十余个文化产业项目。其中,“哈尔滨书城文化综合体”项目将打造成为黑龙江省规模化、专业化、多层次的文化产业基地和城市文化生活中心;“哈尔滨·深圳国际冰雪电玩节”项目将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品牌项目。
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齐骥认为,哈深可以合作打造世界级文化创意高地。在他看来,哈尔滨与深圳都是流动着创意的城市。双方可以通过文化旅游大IP、文化项目运营、文化消费项目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创造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拓展文旅产业链长度、扩容创新创业空间广度、扩大全季节全时段消费等目标。
(编辑:周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