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发展布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学习笔记张立伟 2020-01-17 11:38

【学习经济】专稿

编者按: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21财经APP“学习经济”频道推出“学习笔记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意义”系列文章,学习、梳理、理解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发展动力。今天是第三篇“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发展布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世界级的城市群,当前正在积极推进的一项工作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市场的互联互通需要一系列制度建设,比较慢,比较复杂;基础设施只需要规划好,就能抓紧落实。当前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作在国家层面而言也有一定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方经济发展各显神通,每个地方做法大同小异:招商引资、建设工业园、新城等等。在惟GDP导向之下,这被称为是地方之间的锦标赛,类似地方政府公司化现象。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中国经济发展靠什么新动力是一个大问题。在区域发展方面,最初关注到的是地区间不平衡现象,当时的思路是想把相对落后的地区发展上去,一方面实现平衡发展,共同富裕,另一方面,人们认为欠发达地区意味着有后发优势,有增长空间。

此外,当时也认为经过长期发展,中国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发展不协调,应该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降低和避免“木桶”效应,把短板补上。所以,应该协调发展。协调也是新发展理念之一。

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内容是: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但协调发展不等于同步发展。2018年末,我国地方政府整体负债率为20.4%,债务风险整体可控。但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负债率分别为16.3%、19.5%、31.1%,西部地区的负债率远高于其他区域。

可以发现,这些高负债地区财力主要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本身没有造血能力,大量基础设施投进去不产生效益,制造了巨大的债务风险。如果这个时候东部地区发展不顺,国家财政就会出现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欠发达区域理论上有上升空间、后发优势,但实际上不具有高强度发展经济的条件,比如地理、资源、人口、人才、气候等都不适宜大规模发展经济。

在2019年8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要形成几个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以及一些重要城市群。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

这次会议明确了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作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的作用,要求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以前强调发展落后地区,现在则尊重经济规律,让能跑快的快跑,中心城市与城市群具有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可以促进更复杂的社会分工,提高效率,可以促进服务业发展吸纳更多就业,可以利用聚集的人才搞研发。

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刚刚公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是尊重经济发展规律、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发展布局。

也就是说,大湾区除了要做制度型开放的引领者、创新驱动的先行者,还要通过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极。

2019年地方债务额度位居前三的分别为广东(2169亿元)、江苏(2000亿元)、河北(1717亿元);增速排在前三的则是北京(95.6%)、上海(54.9%)、广东(49.8%);辽宁、海南、宁夏的新增债务仅一两百亿元,增速在27个省份中是唯三的负增长,缩减明显。2019年新增债券重点投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城市群,这也是东部的广东、江苏、河北(雄安新区所在省份)债务余额及增长率居前的一大原因。

 建设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需要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形成紧密的联系与内部的高效运行。因此,增进互通互联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大湾区的首要任务。

当前,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任务也在加重。在稳增长的政策当中,在基建领域补短板是一个重点发力方向。加强大湾区与长三角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基础设施网络,成为当前稳增长的一个手段。因为广东有财政基础,这些基础设施投资也有很高的利用率,故而可以提升湾区一体化水平以及运行效率。

(作者:张立伟 编辑:欧阳觅剑)

张立伟

首席评论员

21世纪经济报道首席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