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丨广东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成为制度型开放的引领者

学习笔记张立伟 2020-01-17 22:30

【学习经济】专稿

编者按:在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粤港澳大湾区是代表们热议的话题。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21财经APP“学习经济”频道推出“学习笔记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意义”系列文章,学习、梳理、理解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发展动力。今天是第一篇“广东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成为制度型开放的引领者”。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这份纲领性文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划,广东省根据这个规划纲要也进一步做了更为细致的部署。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前言中明确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因此,大湾区主要承担改革开放新尝试与一国两制新实践的任务,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刚刚结束,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地方调研就到了广东。之所以先到广东,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宣示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坚定决心”。

此后,他多次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足可以看出开放的重要性。

为什么开放如此重要呢?

其一,中国需要通过对外开放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引入国际规则与国际竞争,增强自身竞争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发达国家主要是靠量化宽松维持稳定和增长,但量化宽松政策会积累更大的问题:资产泡沫与贫富分化。中国经济也需要结构调整,不调整就不可持续。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个机会,通过开放形成对外开放新的体制,增强体制机制的竞争优势。一方面可以促进自身的结构调整,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结构调整以后,也是赶超发达国家的一个机会,这就和赛跑一样。中国先进行结构调整、增强竞争力,就会跑得比对方快,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

其二,中国只有通过主动开放,与国际规则对接,才能在这个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并在开放的环境中学习和交流,进行创新。国际金融危机后,美欧等发达国家焦虑中国崛起,意图加强规则制定权、科技封锁等,大幅弱化中国在国际的影响力,遏制中国产业与技术升级。如果中国市场经济不适应国际规则,缺乏市场化、法治化,市场体系不是基于规则,就会被孤立在国际之外。

其三,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对外投资大国,净资本输出国,我们必须以进一步开放换取其他国家对我国的更大开放。我们不能光靠出口贸易,还要走出去投资,这需要相互开放才有机会。

中国只有形成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才能培养具有国际化能力的中国企业,才有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企业不经历国际化的过程,不可能形成全球竞争力。而要经历国际化,首先要在国内就有与国际化同样的规则,在国内经过长期的锻炼,就可以直接走向国际市场。

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在广东开始的,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试验区,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相对最先进、最高级的地区,因此,广东也应该是中国新一轮开放事业的排头兵。大湾区建设是抓手,让广东继续提升,在新一轮开放中起到引领作用。

现在,湾区内部各个城市有自己的产业结构性问题,需要提升国际竞争力,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因此,建设大湾区,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发展潜力,也是湾区内部各城市发展的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就是制度供给的改革。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等,都建立在“翻越制度高墙”基础上,形成新的治理体系。新理念,新体制,新发展。没有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也就不能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所以,党的十九大以来的新一轮开放是“制度型开放”,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开放不再是以前我们所认为的狭义的概念,向外资和外国商品敞开市场,不再是市场的、物理空间的开放,而是制度开放,与国际贸易投资规则接轨,是制度重建的过程,也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其特征和要求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市场化主要是准入自由(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与公平竞争,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法治化主要是产权保护(包括知识产权在内,一切企业主体平等保护)以及信用体系建设(契约精神);国际化,就是开放市场,与国际规则接轨。国际化的基础是市场化与法治化,只有实现了市场化、法治化,才会有国际化,才能完成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任务。

强调这一点,就是给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建立一个比较基准,成为制度型开放的引领者。广东在中国体制改革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承担了新时代探索国家现代化的历史重任。

2019年8月,中央公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在承担大湾区经济制度变革功能的基础上,在民主、法治、民生、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制度变革探索,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可以看出,市场化、法治化是双区建设的共同任务。大湾区更倾向于强调市场 开放,与国际接轨,示范区更强调自身的民主政治与社会治理。双区建设代表了中国国家现代化的探索和尝试。

(作者:张立伟 编辑:欧阳觅剑)

张立伟

首席评论员

21世纪经济报道首席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