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服装巨头坠落!曾自信到“坚决不请代言人”,如今却疯狂关店、裁员,其澳洲公司甚至还要破产了…

21财经搜索2020-01-19 00:13

对于80、90后来说,有很多品牌都承载着自己满满的回忆,

真维斯(JEANSWEST)正是其中一员!

(图片来源:图虫)

这家以休闲风著称的服饰品牌,曾是无数年轻人追捧的对象,

以至于在很多购物街边总能够看到它的身影。

然而,物是人非,随着消费主力军的愈加成熟,真维斯也跟着青春的记忆走向了没落…..

(一)

据媒体日前报道,1月15日,真维斯澳大利亚公司宣布进入自愿托管程序,开始进入破产清算管理程序。

来自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的彼得·戈特哈德(Peter Gothard)和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ewart),被任命为真维斯澳大利亚公司的托管人。

数据显示,真维斯目前在澳大利亚有146家门店,并有998名雇员。

也就是说,真维斯澳大利亚公司的破产,将可能导致近千人的失业。

听起来是相当的惨,然而这只不过是真维斯所面临的诸多困境的一个缩影。

要知道,其近年在中国发展同样是步履维艰。

据报道,自2013年以来,真维斯在中国关掉了1300多家门店,并裁掉了6000多人。

这背后,同样是业绩大幅下滑惹得祸!

(图片来源:图虫)

谁能想到,这个特立独行,曾坚持近二十年不找当红明星当代言人的品牌,

如今却苦苦挣扎在了“生存线”上。

更悲哀的是,眼下的真维斯自己似乎也失去了信心,竟让自己发家地的公司走上了破产之路。

可见这个承载一代人青春记忆的国际品牌,终究也未逃过坠落的厄运!

(二)

诞生于1972年的真维斯,原本是一个澳大利亚品牌。

1990 年,其被香港旭日集团与当地进口商合作收购。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旭日集团是由杨钊、杨勋两兄弟创办的,其旗下的制衣厂在当时是真维斯的代工厂。

正是有这层关系,不甘心只做低利润贴牌加工的杨氏兄弟,便决定将真维斯品牌收入囊中。

到了1993年,真维斯决定进军中国内地市场,并将第一家门店开在了上海。

在那个选择相对匮乏的年代,

其凭借大气而又不乏时尚的休闲服装设计风格,一下子就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

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真维斯在中国内地的门店数量达到了2800家的顶峰,销售额近50亿港元。

这样的成绩也让真维斯对自己的品牌影响力非常有自信:

和其它服装品牌理念很不同的是,真维斯并不喜欢找代言人,也不爱做大量的宣传广告。

在它看来,真维斯真正的代言人是每一位再也普通不过的“消费者”,而不是某一位光鲜亮丽的明星。

因为前者认真而努力的生活态度,才是和其内在的价值观相吻合的。

不仅如此,真维斯还相当的“佛系”。

真维斯老板杨勋就曾对外称,真维斯面向的是健康向上的年轻人,款式不追求夸张,不标新立异。

“只要在整个行业中,真维斯能占前三名的位置就可以了,不一定是要第一。”

(杨勋,图片来源:图虫)

(三)

可事实却证明,这样的经营理念根本行不通。

要知道,就在真维斯觉得自己离做“中国GAP”不远的时候,危机其实已悄然而至。

首先,以 ZARA、H&M为首的大量国外快时尚品牌开始不断涌入。

它们有着更敏锐的行业嗅觉,能够更开的追随到当季潮流。

与此同时,互联网催生了各种新型品牌的兴起。

没有了房租的负担,在同等质量和款式下,它们的价格定位往往更亲民。

就这样,在快时尚品牌和互联网品牌的双重熏陶下,

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变得越来越挑剔,他们开始追求更能满足自己个性的服饰。

这也让设计不给力、款式变化少的真维斯逐渐被消费者抛弃。

根据公开信息,截至2018年5月31日、2017年和2016年,真维斯中国内地业务分别录得税后利润-0.46亿港元、-0.45亿港元和0.67亿港元。

而为了不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2018年8月,旭日集团决定以8亿港元将内地服装零售业务即真维斯品牌出售给集团创始人、大股东杨钊和杨勋兄弟。

至于澳洲业务,早在2017年7月,旭日集团就以2.2亿港元将其剥离,卖给了杨氏兄弟。

对此,杨勋则表示,“我是从服装行业起家的,这是我的一个情结,经营真维斯早已不是钱的问题。”

可如今,真维斯澳大利亚公司还是沦落到了破产清算的地步。

在这个不进则退的时代,不追求极致创新就意味着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