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夸大早期死亡风险! 权威专家《柳叶刀》刊文,揭示新型冠状病毒冰山一角

周智宇2020-01-26 18:25

文章指出,在疫情流行的早期就应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快速信息公开是疾病控制和预防的重中之重。

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1月24日在线发表多篇有关2019新型冠状病毒研究的论文以及评论,揭示了目前研究者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传播等科学原理的初步认识。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及其同事们在同期发表的评论中指出,不要夸大死亡风险,因为早期更加关注危重病例,故而早期报告的病例高死亡率可能存在偏差。

《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Richard Horton)也在1月24日评论称,媒体通过谈论“杀手病毒”和“日益增长的恐惧”来加剧焦虑,但实际上,就我们目前所知,2019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中等的传播能力和较低的治病性,没有理由用夸大的语言引起恐慌。

初期死亡率较高,临床症状多变

综合《柳叶刀》在线发表的关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研究2篇原创研究论文、2篇评论及1篇社论。初步数据显示,首批41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SARS之间存在部分相似症状,此外,可能存在人际传播及跨城市传播,研究人员强调需要采取严密的防控制措施以应对疫情。

数据显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表现出较多临床症状。入院的所有患者均患有肺炎,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有发热(98%,40例),咳嗽(76%,31例)和疲劳(44%,18例)。超过一半的患者还出现呼吸困难(55%,22例),但头痛(8%,3例)和腹泻(3%,1例)少见。

论文通讯作者、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曹彬指出,“虽然有些症状与SARS相似(例如发热、干咳、呼吸困难),但是还有一些重要的区别,比如2019-nCoV感染患者不存在上呼吸道症状(例如流涕、打喷嚏、喉咙疼痛)和肠道症状(例如腹泻,见于20-25%SARS患者)”。

湖北省医疗组专家、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黄朝林及其同事在论文中指出,纳入研究的41例患者数据显示,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死亡率很高。

文章称,目前的证据表明,2019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具备了有效的人类传播能力。

研究者在文章中呼吁,强烈建议预防措施,例如佩戴N95防护面具和其他个人防护设备。为防止该疾病在正在照顾感染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的卫生保健机构中进一步传播,应在卫生保健工作者中严密监测发烧和呼吸道症状的发作。一旦怀疑诊断,应立即进行呼吸道标本测试。应当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暴露前后的医护人员中对血清抗体进行检测,以鉴定无症状感染。

截至2020年1月22日,纳入研究的41名患者已有28名(68%)出院,6名(15%)患者已死亡。

文章共同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任丽丽解释称,“目前还很难准确掌握与这种新型病毒相关的死亡率,因为往往在疫情流行的初始阶段更容易关注到那些危重病例,而可能忽略了较轻或无症状的病例”。

研究者在文章中称,由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大流行潜力,未来仔细监视宿主适应性、病毒进化、传染性、传播性和致病性至关重要。

早期应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传染病学讲座教授、新冠肺炎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袁国勇及其同事在另一篇研究中对一个家庭感染案例进行研究后称,该样本中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特点都与2003年SARS患者有诸多相似,2019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与SARS相似。

从该样本中,研究者认为,“人传人”是确定的,该家庭7名成员有6人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5名患者出现了相似的症状,但还有一人没有去过武汉。

重要的是,另一名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孩子并未表现出临床症状,这提示携带者可能在不知道自己被感染状态的情况下在社区内传播疾病。

研究者称,该样本中出现无症状病例,表明行走性肺炎的隐秘病例可能是传播疫情的可能来源,有必要对这些无症状病例的流行病学意义进行进一步研究。

目前,样本中的6名患者均入院隔离,截至2020年1月20日病情均稳定。

文章共同作者、香港大学教授Rosana Wing-Shan Poon认为,随着SARS大流行之后监测网络和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改进,中国已有能力在数周内识别这场新的疾病爆发,并公开病毒基因组以帮助控制其传播。SARS的爆发是从“动物传人”(由动物到人类传播) 开始,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所有野生动物肉类交易都应受到更好的监管,以终止这种潜在的传播途径。目前,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以阐明这种新型病毒和无症状病例可能构成的潜在威胁。

研究者们也在研究中称,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可以在家庭或医院中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并且可以在城市间传播,因此在流行的早期阶段就应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或随人流传播加快

王辰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主任高福、英国牛津大学热带医学和全球卫生中心的Peter Horby在评论中指出,作为一种RNA病毒,2019新型冠状病毒具有较高突变率的固有特征,这可能会让源自动物的新型病毒在人际间传播得更快,并可能变得更致命。

评论指出,随着该病的病例数增加和地域扩大,引起人们对该疾病暴发的未来轨迹的严重关切,特别是随着农历新年的旅行热潮,该病毒可能会进一步传播到其他地方并引起流行病,特别是如果它已具备在人与人之间有效传播的能力。

也正基于此,中国在应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时采取了非同寻常的公共卫生措施,以减少该病毒在中国及其他地区的进一步传播。

评论指出,快速信息公开是疾病控制和预防的重中之重。

研究者们建议,“为提高检测效率,除了当地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外,一线诊所也应配备有效的临床诊断试剂盒……应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敦促游客采取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遵守咳嗽礼仪和在公共场所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另外,应鼓励民众主动报告发热和其他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疫区旅行史以及与确诊或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史。”

考虑到大量SARS和MERS的患者是在医疗机构中感染的,研究者还建议,需要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病毒在医院内传播。

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教授David Heymann也在另一篇评论中写到,这样快速共享(和开源)的科学信息可以为流行病学家提供实时指导以控制疫情,这在爆发之初的遏制活动中非常重要。这些信息包括来自爆发地点和支持初始调查的实验室的初步报告,以及从以前爆发过的类似生物中获得的信息等。

(作者:周智宇 编辑:张涵)

周智宇

海外版记者

重点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长期跟踪外资在华发展,以及国际政经、经贸及产能合作等。采访过数十位“球”级领导人及外国部长、驻华大使。邮箱:zhouzy1@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