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社区防控“总动员”:前14天湖北来粤人员、密切接触者全面检测

疫情防控关注杜弘禹 2020-01-30 18:23

阻止疫情在社区扩散传播,成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最主要任务。

当前,随着疫情发展,地方防控举措也正不断升级,全面阻击,而社区防控成为重点。

1月30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五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场获悉,广东明确下一步要加强疫情社区防控,并部署三项具体举措,其中包括将对密切接触者、前14天从湖北来粤人员进行全面排查、隔离观察并作核酸检测。对发热门诊患者的全省大筛查,要求从1月30日起,所有发热门诊连续3天采集不少于70%的发热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

广东部署三项社区防控举措

1月30日的广东省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综合组副组长、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周紫霄会上透露,下一步广东将强化社区防控举措,加强跨区域、跨部门联防联控,具体部署三项社区防控举措。

一是实行密切接触者全部集中隔离观察,每天早、晚进行一次体温监测,纳入医学观察初期及解除医学观察前,进行核酸检测;

二是对前14天从湖北来粤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实行登记造册、居家隔离,并作核酸检测;

三是对发热门诊患者进行重点排查,集中在1月30日、1月31日、2月1日三天对发热门诊做到三个必查:对发热前14天内有湖北省旅行或居住史患者必查;对发热并伴有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患者必查;发热且年龄50周岁及以上患者必查。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获悉,广东针对发热门诊患者的全省大筛查,要求所有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从30日起开展应急监测排查,每个发热门诊连续3天采集不少于70%的发热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而下一步采集比例另行通知。

“确保做到排查采样一个不漏,全力以赴降低疫情社区蔓延风险。”周紫霄还呼吁,相关人员积极配合,按照专业人员的要求,自觉接受相关健康管理。

1月29日召开的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已强调,多措并举,坚决阻止疫情在社区扩散传播,是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最主要任务。

此前,广东已通过交通干道联合检疫站点,实施逢车逢人必查必检,守住“第一道防线”,并发布企业复工和学校开学时间推迟的消息,大规模人员流动时间将相应延后。

广东省副省长张光军表示,这为社区防控赢得难得的时间“窗口”,必须采取更加有力、更加全面的措施将社区传播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不惜一切代价把社区传播蔓延风险降下来。

广州入户走访发现134人发热转送定点医院

从实践来看,广州社区防控力度已明显加强。

1月30日的广东省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副市长黎明介绍,为了精准切断疫情传播源,广州市借助大数据手段,开展疫情发生地来穗人员(包括广州市民到疫区后返回,以及疫区来广州的游客)的健康排查。

同时,全市11区开展入户走访,截至1月29日17时,累计入户走访疫情发生地来穗人员达15028人,督促相关人员居家医学观察14天;其中有134人出现发热症状,均已及时转送定点医院作进一步诊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获悉,广州市即将发布通告,呼吁全体市民和来穗人员从1月30日起通过微信小程序“穗康”主动申报登记本人14天内离、返穗情况及健康状况。

下一步,广州将强化“三网络”体温监测,即对外交通体温监测、公共交通体温监测、机关企事业单位体温监测,发现发热人员及时送医,通过早发现、早隔离,切断疫情传播渠道。

针对滞留广州的湖北籍旅客的安置问题,广州市文广旅局副局长柯显东介绍,广州全市共协调安排22家酒店宾馆作为湖北籍来穗游客的定点接待酒店,覆盖全市11个区。目前,这些定点接待酒店共入住客人192人,其中湖北籍61人。

“定点接待酒店接待的是身体症状正常的湖北籍客人,请附近居民放心。”柯显东说。

广州第一批22家定点接待酒店拥有近6000张床位,这些定点接待宾馆酒店除餐厅外,关闭游泳池、健身房、酒吧、桌球室、棋牌室等公共服务场所。每天定时对餐厅、客房、公共活动室、厕所等场所进行有效消杀处理,督促客人不进行聚会、聚餐等群体性活动。

“疫情防控已到关键时刻,社区作为社会治理基本单元,成为控制疫情的第一道关口。社区防控措施落实到不到位,关系到疫情控制成败。”广州市卫健委主任唐小平表示。

对此,广州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细化各种防控工作指引,并做好相关人员防控培训,比如医务人员、街道干部、民警等,目前累计培训人数超过1万人次。

目前,广州市密切接触者已追踪249例,其中16例出现发热等情况,确诊后已将其收治到指定医院。

截至1月29日,广州市、区两级对健康服务对象的集中场所准备了4929张床位,也发现了发热病人,已按程序进行处理。

不过,“总动员式”的社区防控也存在难点。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道都府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郑江虹表示,社区防控推进过程中,社区居民在填写“一人一档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不太够,希望媒体呼吁公众主动申报健康情况。

(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