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逆行者从“SARS”到“新冠” 克服物资短缺、抵御身心强压

疫情防控关注唐唯珂 2020-02-03 07:00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逆行武汉的身影之中,广东医疗队的队员们步伐一直坚定。

“今天下午临时接到的通知,在南方医院工作13年了,原计划春节期间带父母去海南度假的,现在立刻取消。”年三十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耳鼻喉科的护士谭雅方在奔赴武汉的机场送机巴士上一边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一边用手机退订去海南度假的船票、酒店。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逆行武汉的身影之中,广东医疗队的队员们步伐一直坚定。

为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1月24日,大年三十,广东省根据国家卫健委要求,组派135名医生护士组成广东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以下简称广东医疗队),驰援湖北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首批广东医疗队对口支援医院为武汉汉口医院。

1月27日,60名由广东省中医医疗系统选派的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携带医疗物资前往武汉参与救治。1月28日晚,广东再派出147人的医疗队奔赴湖北,支援当地疫情救治工作。

57岁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郭亚兵是医疗队里年纪最大的队员也是队长,而他也是曾经参与17年前小汤山“抗非典”的“老兵”。郭亚兵1月24日在白云机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有了抗非典零感染的经验,在心态上我们更加从容一些,这次出征武汉具体前方到底什么情况,其实并不清楚,但是我们有信心再创零感染的战绩。”

奔赴武汉之后,来自广东的医护人员投入一线工作,帮助疫区医疗工作逐步恢复正轨。

克服物资短缺障碍

当时,汉口医院的医疗物资相当紧张,甚至连防护服的标准鞋套都没有。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第一批到达的广东医疗队队员们除了必备物品外,将自己所带物资全部捐出,包括医务人员自带的爱心药包内的药品。考虑到防护服紧缺问题,医疗队的医务人员穿上了纸尿裤以减少防护服的消耗。

1月27日晚,郭亚兵在医疗队接手汉口医院病区后表示,目前人手依然紧张,但最大的问题还是物资非常紧缺,医护人员必需的防护品口罩、消毒液都只够再用一天。1月28日下午,广东企业捐赠的4万多只各类医用口罩紧急派送到广东医疗队所在的汉口医院。

此外,为了缓解武汉前线物资短缺情况,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后勤力量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防护服、口罩等医疗物资。

除了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短缺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领队刘大钺表示,医院床位短缺、设备落后,一线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广东医疗队在救治过程中认定氧疗有利于救治病患,但汉口医院设备氧流量不足,经过多方努力,广东医疗队在近日终于获得一批制氧机和氧气瓶,并紧急投入使用。

逆行者:从“SARS”到“新冠”

17年前,郭亚兵作为小汤山医护团队中的一员,奋战在抗击非典疫情一线。此次,郭亚兵和另外两位曾经参与小汤山的医护人员李利、史丽莎随广东医疗队一同奔赴武汉疫情前线。

1月23日,一封来自广州南方医院的“请战书”在网上传开,不少网友为之动容。这封“请战书”来自原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赴小汤山医疗队,郭亚兵就是其中一员。

郭亚兵向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记者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刚发现的时候,原来小汤山医疗队的队员王晓艳就提出来了写请愿书的建议。因为我们发现,这次疫情与非典非常类似,和当年在广州、北京的情况差不多,我们小汤山队员有充分的防护经验,做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可以介入,给大家提供帮助。”

1月24日晚,郭亚兵带领第一批广东医疗队的队员紧急奔赴武汉前线参与救助工作。临行时,他对广东医疗队的队员说,“我的任务就是把大家平平安安地带到武汉,再平平安安地带回来。”

谈及17年前的小汤山,郭亚兵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当年的物资是有的,但是搬运拆包等一系列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做,对比以往在医院内有序的工作环境,奔赴前线的抗疫生活对队员心理上的挑战将会更大。

身体、心理双重挑战

前线情况紧张,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不少医护人员连年夜饭都没吃上就匆匆奔赴抗击疫情一线,抗击疫情的工作中,除了在防护之下开展救治工作之外,更承担起恢复疫区秩序的重要工作。

身体上,穿脱一次防护服普遍需要50分钟以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梁成护师在1月30日的日记中写道,“每一次上班都要穿上严密的防护服、穿上不透风的隔离衣、戴帽子、N95口罩、护目镜和面屏,再戴四层橡胶手套。穿上这一身装备,对于我一个男的来说走起路来已经很笨重了,但也还能撑得过去。最大的障碍是,防护目镜十分容易雾化,才戴上不到两分钟眼前已经是一片模糊,感觉一下子从5.2的视力变成一个上千度近视一样,就算把东西凑到面屏前面,看到的都是模模糊糊的。我作为护士要给患者打针,视野不清晰对我的工作无疑造成很大的影响。”

“在进入病房习惯了里面的温度后,我发现其实防护目镜的正前方虽然一片模糊,但是在防护目镜左右最边缘,有1-2厘米的位置比正中间稍微清晰一点。因此,在给患者打针选择血管的时候,我不断地调整面部的位置,尽可能地斜视盯着那一两厘米的位置,透过那一两厘米的空隙加上以前打针的经验,我发现面部正面与患者血管位置成40-45度角的时候,就能看到血管的大致位置。总结出这个经验后,在上班的这三天时间里,我已经给30多个患者打针和抽血,全都是一针见血。”

前线物资紧缺,缺乏戴口罩防压疮所需要的水胶体。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医生王凯在日记里写道:“医疗队里的很多人下了班,鼻梁都被压出了或大或小的伤口,轻轻碰一下,钻心地疼。”一些女性医护人员只好从自己带的卫生巾裁出一小块敷在鼻梁上再戴口罩来缓解疼痛。

除了做好救治病人的工作外,由于前期医院清洁后勤人员不足,医务人员还需要三班倒地收拾病区垃圾。

奋战于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除了身体上负重前行之外,精神上更是承压。

在前线支援的中山三院产科护士长杨彧2月2日在日记里这样写道:“队里很多人都有,不是沉默,就是睡不着,吃不下,天天偷偷哭。现在一个星期过去了,很多人开始适应了。”

一线医疗工作环境与平常有序的工作环境不同,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也加大了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

郭亚兵也表示,前线医护人员要谨记“心理要放松,但防护要到位”。如果休息不好、焦虑,免疫状态紊乱,自然就更容易感染,所以我们不提倡疲劳战术。医护人员要保持信心、乐观的状态,才能提高免疫力。

(编辑:张星)

新型肺炎疫情地图-全国各地实时查询

唐唯珂

产经版记者

重点关注大健康、零售和文旅领域。从基因科技、生物制药、互联网药店到商超数字化,酒店业变革都欢迎来聊,微信:tangweike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