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版“抗疫”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发布 重点企业融资成本低于1.6%,餐饮住宿等行业获税费帮扶

疫情防控关注周潇枭 2020-02-08 07: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资金、政策层面的调度和应对也迅速跟上。

2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前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出台各方面措施的基础上,再推出一批支持保供的财税金融政策。

2月7日,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更多具体的安排得以公布。

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全面升级。比如,口罩、防护服等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在原本获得贴息贷款的基础上,这次明确其融资成本要降至1.6%以下;根据社会捐赠物资的实际,政策明确企业或个人向医院直接捐赠的,可获全额税前扣除;除了保障重点物资供应,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比如住宿、餐饮、旅游、快递、交通等,将获得税收优惠,帮扶相关企业度过困难期。

升级版“抗疫”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发布。宋文辉 图

支持重点物资企业扩大生产

据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介绍,截至2月6日下午5点,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667.4亿元,实际支出284.8亿元。

这些资金将支持各地疫情防控,包括医护人员补助、确诊或疑似病人救治补助、科研经费、物资储备等方面。

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最高层作出指示,当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电话会议。这表明,在全国层面对抗击疫情进行首次总动员后,仅仅17天时间里,各级财政已经安排了667亿元,实际支出了284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很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防疫初期财税政策发现,最初政策支持重点在治病救人、医护人员补助、政府采购、进口捐赠、贷款贴息等方面,比如确诊患者个人负担费用实行财政兜底、医护人员每天补助300元等。

这次一揽子财税金融政策,进一步明确了医护人员相关个税、社会捐赠税前扣除等政策,但政策支持重点在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的生产企业方面。

首先,是“专项贷款+财政贴息”的政策组合。这是财政部联合央行首次推出的捆绑发力政策。具体而言,央行提供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通过全国性商业银行以及部分疫情严重的省市地方商业银行,向防控物资保障的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针对这些优惠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支持。

“我们采取的是名单制管理。因为这是一个特别的专项政策安排,由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重点企业名单,列入名单的企业主要是生产疫情防控的重点医用物资、重点生活物资的企业,比如口罩、护目镜、消毒剂、消毒液等这些产品的生产。金融机构在名单内运用人民银行的专项再贷款资金对企业进行放贷。“我们要求金融机构快速授信、快速放贷。”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2月7日的发布会上表示。

余蔚平表示,贴息政策主要是为了对防控物资保障的重点企业加大资金支持,支持恢复产能、扩大产能,全力保障物资的供给。企业的融资成本显著降低,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会降至1.6%以下,这是一个重大的利好。

除了上述专项政策组合,还有收储政策、税费优惠政策等,来进一步支持重点企业扩大产能。比如,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控物资,将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取消单位价值500万元的限制,对扩产能购置的生产设备,允许一次性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等。

在各方努力下,最新消息显示,截至2月3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口罩产量达到1480万只,产能利用率达到67%。部分省份防护服等生产企业已经满负荷运行,部分企业在加大生产设备的购置。

餐饮等行业获税费扶持

“此次,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快递、民航等行业给予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费的优惠,这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余蔚平表示。

2月7日的发布会还透露了更具体的政策安排: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企业,亏损结转年限在现行结转5年的基础上,再延长3年;对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免征民航企业缴纳的民航发展基金等。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参照2003年“非典”时期的税费优惠政策安排,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特定行业进行税费减免,是其中重要的一类。餐厅、景区、影院等场所停止营业,相关服务业企业经营受到影响,需要过渡财税政策加以支持。

2月7日,北京一家连锁餐饮品牌店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们现在虽已营业,但堂食客流量很低,营收主要靠外卖。现在每天外卖收入大概是3000-4000元,正常而言他们外卖订单能到1万元。

“我们期待税费减免政策能快些落地。以我们目前的收入,其实是亏本的,不能覆盖房租、人力等成本。”该店家表示。

“今年的赤字安排已经考虑了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从目前的情况来判断,疫情防控的支出是有保障的,对财政预算的影响也较为有限,我们有信心完成今年的各项财政指标。”余蔚平表示。

稳经济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按照国务院金融委会议要求,2月3日和2月4日,人民银行超预期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两天累计投放流动性1.7万亿元,保持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发出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信号,稳定市场预期。”潘功胜表示。

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释放积极信号。疫情影响下的中国经济,后续政策走向如何?

潘功胜表示,央行密切关注经济运行状况,我们认为,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的。本次疫情与春节重合,对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业造成了影响;延长假期和推迟开工,对工业生产和建筑业产生冲击。疫情可能会对我国一季度的经济活动造成扰动,但是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经济会较快地回到潜在产出的附近。疫情缓解以后,中国经济将会迅速企稳,并且前期推迟的消费和投资会有释放,中国的经济会出现补偿性的恢复。

余蔚平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会对我国经济带来一定影响,但是不会改变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密切关注各行业税负变化,特别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影响,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坚决把该减的税减到位,把该降的费降到位,持续发挥减税降费的政策效应。

“我们在实施货币政策时,要综合考虑经济增长、杠杆率、通胀预期、汇率等内外部平衡多重因素。在疫情背景下,保持经济增长更具有重要性。”潘功胜指出。

具体而言,下一步货币政策,主要有三方面重点:要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强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实体经济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继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编辑:包芳鸣)

新冠肺炎疫情地图-全国各地实时查询·病例小区持续更新

周潇枭

资深记者

关注财税政策、政府投融资、PPP、地方债、房地产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