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曹德旺、奥斯卡以及复工返岗首日

南财快评信海光 2020-02-10 17:29

今天是上海等大城市复工返岗首日,韩国电影《寄生虫》因拿下多个奥斯卡奖项在社交媒体上被刷屏,被赞为亚洲之光。 

而实际上,这一届奥斯卡获奖名单中,还有中国企业家曹德旺及其工人“主演”的另一部作品也拿下了奥斯卡奖,那就是获第92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的《美国工厂》。

曹德旺说他收到了奥斯卡金像奖的邀请,“但美国说前往美国的中国人要自我隔离14天,我就不去了。”曹德旺确实无法离开,因为他正在中国领导他的工厂与疫情作战。 

《美国工厂》在曹德旺位于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 (Dayton, OH)的工厂里拍摄了四年半,至于当初买下这处通用汽车遗留在俄亥俄州莫兰生产线所在地时,则是更早的2014年。当初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曹德旺绝对想不到会因此与奥斯卡奖“有染”,也想不到这家工厂会成为福耀抵御疫情黑天鹅的一处中流砥柱。 

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曹德旺称福耀受疫情影响很大,福耀集团每个月全球有几十亿的营业额,现在福耀一半的工厂还不能开工,以前每个月正常情况下,可以赚4个亿利润,现在不到2亿5000万元。相信这家美国工厂正是福耀余下2亿5000万元利润的贡献者之一。在很多企业因为疫情不得不停工亏损的时候,福耀这个成绩已属难能。 

《美国工厂》之所以能拿奥斯卡奖,是因为它像一则全球化时期的寓言,被赋予了很多思考。比如该片联合导演和制片人朱莉亚·莱哈特在获奖感言时说道,“工人们的境遇越来越难了。我们相信情况会变好,只要全世界工人,团结起来。”在一些人眼中,《美国工厂》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工作,关于养家糊口,以及自己争取自己的权益、尊严和荣耀的故事。 

但在另外一些人眼里,《美国工厂》却同时也是讲述了一个中美企业者携手并进的故事,美国需要中国制造,中国制造同时也需要美国。 

看起来,在疫情肆虐的当下,第二个故事意味要更深长一些。《美国工厂》以及我们所处的我们当下这个时代,用“环球同此凉热”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一方面,中国和外部世界偶有冲突和龃龉,但整体主旋律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中国发展最快的时段,中国可以一己之力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30%,中国公司可以去美国锈带建厂,解决美国的就业问题。但如果中国经济出了问题,对世界造成的损失也将是同等规模的。 

今天是正月十七,也是很多城市复工返岗的首日,疫情仍未平复,人们的心情也没有完全平复,不少舆论仍心存疑虑,担心复工返岗会使疫情再次爆发。 

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两个事实必须直面,其一,在过去在半个多月时间里,中国为了控制疫情做出了巨大努力,付出了巨大牺牲,这些努力与牺牲都不可能白费。半个多月时间的隔离,可说已经过滤掉大部分潜在感染者。而经过反复的宣传与教育,人们的防疫意识也大幅提升,这使他们在返程路上互相感染的几率大幅降低,再加上返城以后还有相应的防疫措施,加之除湖北以外的新增确诊数又确实是连续6日在下降, 种种因素结合,后续形势确实没有起初想象的那么可怕。一旦复工,感染也许可能会增多,但形势应在可控之内。 

其二,即便如此,但中国必须谨慎复工。国民都待在家里显然会更万无一失一些,但中国是一个近百万亿规模的经济体,而且尚在高速奔跑中,其不可能骤然急刹车进入集体长期休假状态。社会每停顿一天,企业都在损失中,而其中一些企业一旦倒下就再也起不来,很多员工一旦失业短期内很难找到工作,这些创伤都非短期可泯平。 

中国有中国的情况,没必要一味学习美国式疫情处理方式、新加坡式疫情处理方式,但中国也必须在疫情防控与恢复社会生产生活之间及时作出判断。

再回到《美国工厂》,这部电影实际也是讲述了一个中美两国工人在工作诉求上大相径庭,在企业管理模式上充满冲突的大背景下,艰难寻求不完美解决方案的故事。

我想,当下疫情中,中国所面对的也是此等局面,损害已经发生,完美结局已不可能,无论是防疫还是复工,全社会必须携起手来共同担当,尽可能的把损失降到最低。

(信海光系资深媒体评论员)

(编辑:李靖云)

新型肺炎疫情地图-全国各地实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