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文化经济》:当文化渗透城市骨髓之后

生活家任明 2020-02-15 07:00

任明/文

文化经济是当下炙手可热的话题,城市与文化经济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术界与政府的重视,是因为“文化”已经日益显著地成为驱动我们周边生活环境、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文化无所不在。

正如《城市与文化经济》这本书的作者、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城市研究与规划专业教授托马斯·A.赫顿所指出的,“文化生产、文化消费和文化活动构成的混合型空间,标志着文化地区(或区域)的兴起,这种地区发展在如今似乎随处可见,代表着21世纪城市发展的普遍特征。”“文化规划在地方——地区政策的领域和系统中——越来越重要,现在已经渗透进了大都市规划的所有主要领域。”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40多年前就指出了文化在人类社会“变得最为重要”背后的两个原因:第一,文化已经超过技术,成为人类文明中最具活力的因素;第二,文化使得社会经济转型变得合理,因为“改变和新奇的想法变得比实际变化更加引人注目”。承认吧,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想法”比“事实”更重要的世界里,而我们的想法并不统一。

随着传播手段的发达及城市经济的转型,人类越来越浸淫在“文化”无所不在的影响之中。赫顿教授的《城市与文化经济》一书——翻译成中文有34万字——对城市文化经济领域的重要命题及最新研究成果做了颇有价值的全景式扫描,强调了对一些因其新颖性而被普遍接受的理论的新的考察,譬如对各级政府和开发商普遍乐于效仿的佛罗里达的“创意阶层”理论,一些学者提出“城市认知文化经济”及“城市创意资本”理论,认为资本、劳动力市场和集聚等既有因素对创意产业的发展更为重要,更符合文化经济的发展现实。这些观点值得引起注意。

因为“文化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热,赫顿有意以此书对相关概念及实践展开批判,对发达和“转型期”社会中的城市研究话语进行论辩。他认为,“有必要对创意经济的规模和增长研究(经常为了宣传目的而夸大其词)进行严格评估,具体说明由偶然因素形成的地方-区域发展趋势(但这一趋势又经常被总结为将各类现象的普遍化),并对文化产业项目的社会效益和成本进行核算(创意议程的支持者往往低估成本)。”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文化经济已经附加到人类社会所有的经济领域之中——人们对各类产品与服务都期待着符号价值。在这一“文化经济”深度渗透的背景之下,赫顿提出以“工业区话语”来重新审视城市地理在当代的再现,通过构建“城市—工业民族志”来重新审视当代社会变化的实质。

以“人文社科以及城市规划管理研究领域的人士”为首要读者,此书涵盖话题颇为广泛,分章讨论了文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文化的政治经济学及治理与代理问题、创意城市的居住模式和住房问题、城市文化生产的关键空间及理论研究、全球重点城市文化产业区的案例研究、文化政策和项目评估等问题。对率先走上“创意产业”发展道路的英国和伦敦,作者指出其颇为冷酷的社会发展背景:英国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代(1979-1990)开始实行后工业主义及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贬低传统制造业和生产劳动的社会价值,由此导致城市工业区内投资的减少和劳动力的流失,英国和伦敦由此走上发展“创意产业”的道路。在对这一新的经济领域不断开疆扩土的同时,英国国内贫富不均、地区发展差异日益扩大;最新的“脱欧”等问题无疑是此危机的一种延续与显现。虽然简洁而概要,赫顿对这一转变过程的阐述在我看来体现了其阶级立场与历史主义态度:制造业的撤资使得艺术家和中产阶级士绅再次占据了工业区和工人阶级社区:预示着21世纪城市中普遍存在的新自由主义和秩序混乱的到来。

以一种真正文化主义的态度,赫顿指出,每一种经济制度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一种“文化经济”,因为经济革新和结构调整的每一个主要阶段都是建立在某种文化价值、实践和传统制度的基础之上的。从这一视角出发,今天的城市空间建设、管理与使用,街区与社区文化发展、街头经济与赋税管理等,都有很多值得商榷与审视之处。书中引用西方学者的研究,指出在国际范围内,在城市建设领域存在着“快速政策”的趋势和普遍存在的政策模仿。“在很多情况下,地区政府机构会助力一个明显已经很成功的文化企业的发展,无论这个企业当时处于何种情况,通常以‘先进带动落后’为幌子,却很少考虑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他们更希望的是能够培养当地艺术家、产业及公司的发展,“这种方法没有那么有吸引力,但就社会意义而言更加具有进步性”。

同样值得注意的还有文化产业的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我们如何看待新文化经济体从本土化的产品网络向日益全球化的生产系统过渡?”“文化经济从基本由本地企业组成且各公司及其关联的体系都位于城市特定区域,发展为逐渐全球化的生产网络(这是处于全球化进程中的城市和经济体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转变促使我们能发现什么?”在本书的开头与结尾,赫顿都进行了这样的提问,这让我想到,在一个文化越来越彰显其意义与价值的世界里,我们所面对的、所建设的是什么样的文化,却似乎并没有深思熟虑过。

作为一本学术综述类书籍,该书对一些观点及研究的引用及分析有些浅尝辄止,但无疑提供了很多思考的火花。

(编辑:董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