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金融这一年:实现多项“零突破” 人民币跨境收付同比增17.3%

大湾区观察叶麦穗 2020-02-19 07:00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正式发布一周年。《纲要》发布之后,大湾区建设驶入“快车道”。随着区内日益增长的跨境交易和融资需求,金融资源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助力各类要素在湾区内合理流动、高效配置,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数据显示,2019年大湾区主要金融中心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香港、深圳、广州分别位列全球金融中心第3、9和23位,与上期数据相比,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持续稳固,深圳迅速提升5位,广州上升1位。

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纲要》发布一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在金融开放和金融融合方面已取得许多突破。大湾区各大城市出台了不少有价值、有创意性的政策和试点。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任志宏认为,未来大湾区的发展图景一定是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和新应用场景,使三地的金融合作与发展上升到新层次并全面优化湾区金融产业的资源配置。同时,三地在金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将大大提高湾区金融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杨德龙认为,从长期发展来看,大湾区金融仍有很大改进空间。未来将逐步形成多城市融合发展趋势,有更多的支点,提升大湾区金融的整体实力及国际地位。

实现多个“零突破”

一年来,金融要素在大湾区内多次实现零的突破。

去年12月13日,首单非澳企业澳门“莲花债”在澳门成功发行。光大银行广州分行作为唯一的境内财务顾问,光银国际作为联席主承销商,共同携手助力珠海企业——华发集团——落地该笔创新业务。本期债券发行金额为2亿美元,票面利率3.7%,债券期限为364天。该莲花债券受到境内外投资者热烈追捧,发行当日,投资机构踊跃认购,获得3.65倍的超额认购,火爆程度远超预期。

这既是献礼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的盛事,更是《纲要》发布以来,粤港澳三地联合开展金融创新的标志性事件。本次债券成功发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打通了非澳企业赴澳门发行债券的融资通道,在粤港澳的资本互联互通方面取得成功突破;同时,对于进一步加强大湾区经济、金融领域合作、助力澳门发展特色金融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11月20日,珠海大横琴投资有限公司发行境外4.5亿美元高级债券和8亿元人民币绿色高级债券,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只支双币种国际绿色债券,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和自贸区地方国企首次在国际市场发行绿色债券。

去年全国首个国际航运保险要素交易平台在南沙自贸区设立,集成大湾区内航运保险产品的备案、登记、注册、交易等功能,并整合保险企业、海事、港务、航交所的资源,大幅减少90%以上的纸质投保资料,最快一天即可出具电子保单,有效提高承保核保和理赔服务效率。

此外,建立知识产权质押专利互认机制。广东银保监局积极推动《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推进粤港澳知识产权互认互通办法(试行)》出台,该政策在推进粤港澳知识产权实现同等认定、提供担保保障、推动融资租赁等方面,给予了明确的政策支持和补贴奖励,有利于推动粤港澳知识产权更好地实现互认互通,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跨境收支第二大结算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发布的数据显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这一年来大幅增加。2019年,大湾区内地9市与港澳地区发生人民币跨境收付2.32万亿元,同比增长17.3%,占本外币跨境收支的45.4%,比全国高出5.8个百分点,人民币已持续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收支第二大结算货币,香港成为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澳门人民币清算行已初步建立起覆盖葡语国家的人民币清算网络。

在跨境人民币融资业务方面,截至2019年末,大湾区内地9市企业通过全口径跨境融资业务融入资金839.84亿元。在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方面,截至2019年末,大湾区内地9市共设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580个,累计办理资金池收付1.42万亿元。

截至今年2月14日,广东省内银行利用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办理出口贸易融资业务1282笔,融资金额35亿美元,服务企业330家。

在便利港澳股权投资基金在大湾区内地投资方面,广东粤澳合作发展基金以QFLP方式引入的200亿元澳门财政储备资金已全部汇入,有力推动了广东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

2020年2月,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外汇局广东省分局推出八项大湾区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新政策。外债登记管理改革、境内信贷资产对外转让、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等八项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改革措施日前已在大湾区落地。

金融服务支持优质生活圈建设

在跨境金融服务支持优质生活圈建设方面,一年来,大湾区移动支付无障碍示范区正在积极打造中;重点在大湾区跨境项目推广移动支付,打造港珠澳大桥、入境签证缴费、珠海横琴莲花大桥穿梭巴士、广深城际铁路等多个移动支付跨境应用特色项目。先后推动香港支付宝、微信电子钱包、中银澳门、澳门通电子钱包进入大湾区使用,港澳居民在大湾区支付的选择正变得更加丰富、场景更加广泛。

去年12月19日,中国银行联合网联清算有限公司、银联国际有限公司、澳门通股份有限公司率先推出面向澳门居民的跨境移动支付服务“跨境钱包”——无需开立内地账户,直接使用“澳门中银手机银行”APP和“MPay澳门钱包”APP,即可在内地轻松消费。

2月18日,广发银行澳门分行副行长黄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计划今年在澳门10个停车场实现首批ETC智慧停车示范应用,统一标准的ETC不停车收费。到今年一月末,已有超过1万的澳门粤澳两地牌车主办理了ETC,占粤澳两地牌总量近一半。”

黄强称,随着《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澳门政府会启动基建项目,提振经济。而突然而来的新冠疫情也促进了澳门加快非面对面和线上交易,广发银行会做好针对性的科技创新。比如,利用广发保银协同优势,为保险客户提供交易便利。

针对粤港澳跨境车主需要购买三地不同车险的“买险难”痛点,广东银保监局积极推动粤港澳三地保险机构加强合作,提供跨境车险服务试点,实现“三地保单一地购买”,有力支持了港珠澳大桥的顺利通车及跨境车主需求。截至2019年末,三地保险机构共承保港澳跨境机动车辆1.2万辆,出具交强险保单1.2万份,商业险保单4千余份。

(编辑:李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