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制造业复工进行时:顺德企业派专车接回员工 突破返岗“最初一公里”

21世纪经济报道 杜弘禹,郑玮 佛山顺德报道
2020-02-20 07:00

【珠三角生产线集结号】

每名工人进入车间都必须接受体温检测,并且连测3次未发热才能放行。车间里约400名工人,再算上倒班的话,一名体温检测员每天要按动手中的测温仪多达一两千次。这多少有些麻烦,但眼下却容不得丝毫马虎。

这极富代表性的一幕出现在家电龙头企业格兰仕。当前,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众多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正全力加快复工复产,以期最大程度减轻疫情对生产经营造成的冲击,而政策亦在及时提供有力支持。

截至2月17日,制造业大省广东已多达2620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复工面超过50%,并正逐日大幅上升。作为全球性制造业集聚地,珠三角地区已有一批重点产业、龙头企业相继复工,迅速恢复动力和活力。

企业如何复工?2月1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赴佛山顺德调研发现,众多企业正采取多重举措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员工返岗难、供应链不稳定和客户信心波动等挑战,比如不少企业采用专车等方式加快从各地接回员工,以缩小用工缺口;龙头企业向配套企业提供防疫物资带动产业链复工;出口企业则第一时间加强与海外客户沟通,并以订单交付能力稳定对方信心和预期等。

从“企业派车接”到“政府开专列”

佛山顺德,中国家电之都。作为其中代表企业,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格兰仕”)于2月10日复工,旋即进入繁忙生产的状态。

疫情下复工,处处小心谨慎。人员进入厂区,一律检测体温和消毒,再进入车间、办公楼等更密集场所还需再过一关。此外,全员实施健康档案管理,并执行严格清洁消毒规范。经过严密的防疫把控后,数千名此时更尤为珍贵的一线产业工人相继上岗,将这架庞大的企业机器开动了起来。

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该企业复工首日的复工率即70%,现已升至81%,并有望两周内达到100%。

现场也可看到,该企业的元器件装配车间里,工人正埋头生产。“这个车间满员要500多人,现在约400人,还缺一些但也转动起来了。”该车间负责人熊智康说,格兰仕员工主要来自两广,距离较近且受影响较轻,因此返岗率较高。

剩余部分主要受一些地方交通管控影响,对此格兰仕也正采取应对举措,包括派车接员工返岗。熊智康说,不少地方客车停运导致员工无法出行,也有员工需要企业帮助办理出村证明材料。“我们还开发了专用二维码,对接跟进每一个未返岗员工的情况,目前已经陆续派出了十几辆大巴。”

“有条件包车的我们包车,如果(员工)真正有需要,我们专门包机,我们有条件的一定会去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去做。” 梁昭贤说。

这并非孤例。珠三角制造业节后需大量人手,但疫情产生了限制,破解这一问题也就成企业复工的重要前提,不少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派车接人”。

从2月14日开始,广东顺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每天派出几台车,将位于广西、江西、湖南的员工接回顺德总部上班。该企业副总裁成再育说,这能很好地打通员工返岗的“最初一公里”,“包括与当地政府沟通报备,一路怎么往顺德走,中间在哪里休息,我们都有一套系统方案,有序推进”。目前,该企业复工率为60%,产能恢复率为50%,并预计到2月底将分别达到90%左右。

不仅如此,2月18日广东和云南两地政府还协作开通首趟“返粤专列”,将496名云南籍务工人员送至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此前,广东省共向云南提供了不同时段的企业空缺岗位多达11万个。类似的劳务协作还将于四川等劳动力输出大省开展。广东省人社厅表示,这种“点对点”、免费“一条龙”无缝对接服务,既有效满足广东企业用工需求,又降低人员返程疫情传播风险。

从调研来看,通过政企合力,珠三角制造业企业复工率有望逐步上升,多家受访企业还表示,下一步全国交通的顺畅亦将带来有效推动。

值得注意的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注意到,近年珠三角制造业掀起的自动化改造浪潮,亦使不少企业减轻了此次疫情下复工的劳动力紧张程度。熊智康表示,若非经过接近10年的改造,他所在的车间的员工需达1200人;成再育也表示,以焊接环节为例,原本一个机器需要一个工人,现在平均一个人可以操作6台机器,“我们很庆幸从前年开始加大了这方面的研发改造”。

稳供应、保交付

不过,疫情带来的冲击是多方面的,员工到位也并非复产唯一要素。

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顺利复产还需有稳定的供应链予以支撑,并能综合性在订单交付能力上形成保障,以稳定需求端的信心和预期。这不仅考验着企业对供应链的统筹掌握能力,也考验着当前包括产能调度在内的应变能力。

对格兰仕而言,一台微波炉,只要缺一个部件就无法生产。但梁昭贤说:“格兰仕不是一个简单的整机厂,而是覆盖了全产业链所有元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制造企业,我们的自我配套能力很强,因此才能够确保有效复产。”

熊智康进一步介绍,从2000年开始,格兰仕就陆续实现微波炉生产的自我配套,从进来钢材到造出微波炉,全产业链基本自给自足,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性较小。此外,拥有较高的通用化和标准化水平,节前的配件库存较充足。

对顺威而言,这一时间则正逢传统行业旺季。成再育说,尽管部分供应商受影响,但供应链还算基本畅通。针对最主要的原材料,该企业在节前进行了充足备货,并且正加强多方协调已稳定后续供应,旗下材料生产基地的产能已恢复至40%。“我们也给周边配套企业发了几千个口罩,帮助他们复工。”

另外,从销售端来看,企业亦在逐步加快破解疫情带来的不同问题。

仍以格兰仕为例,梁昭贤说,该企业在疫情爆发后做的“关键的事”是,第一时间把外贸业务人员分派到全球各地与合作伙伴沟通交流,知会我国和企业的情况,“强调我们承诺的所有订单都绝对有把握完成,也把我们企业应对的各种场景、细节跟全球合作伙伴作详细陈述分析,公开透明”。

之所以如此重视,原因是格兰仕70%的产品为出口。“海外合作方对我们有信心,订单一个都没少,还新增了一些。目前我们车间全都满负荷生产。”梁昭贤同时表示,也希望更多国家和地区要加快恢复通航通关。

顺威也有30%的市场在海外,但主要由位于泰国的生产基地提供,受影响不大。不过,作为塑料空调风扇叶领域全球“隐形冠军”企业,顺威是国内众多家电、汽车、医疗设备企业供应商,复产对产业链有重要支撑作用。

一个直观表现是,该企业2月4日提前复产,因为国内多家为武汉火神山医院、方舱医院提供医疗设备的企业,需要其紧急提供风扇叶产品供应,“形成一个巨大的拉单”。同时,该企业位于武汉的生产基地陷入停工状态。

“对此,我们一方面努力恢复产能,但需要时间,而在产能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我们在极力做好全球8个生产基地之间的调度,包括将武汉的需求转到周边昆山、芜湖等,或转到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顺德。”成再育说,后续随着客户相继复产,该企业需要在供应上确保同步与紧密协调。

另一方面,企业对未来亦有信心。格兰仕在抗疫宣传海报的旁边即张贴着工业4.0项目和芯片项目介绍。梁昭贤说,这些项目不会受影响,继续推进,今年计划至少新增投入100亿元,计划第一代芯片于4月、第二代芯片于8-9月投入市场,并称“新一年再招聘1万人,包括1000名工程师、1000名大学生,再造一个格兰仕”,以及“不会裁员,原定工资增幅和福利待遇不变”。

成再育和公司管理层则正琢磨,受此次疫情影响,公众对空气消毒净化产品的认知和需求明显提高,这在未来是否会带动其相关业务有更好增长?

珠三角生产线集结号|广东制造“战疫”的底气: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护航

珠三角生产线集结号|大湾区制造业有序复工“进行时” 高效保卫全球产业链运转

珠三角生产线集结号|科技“战疫”:广东“智造”无人机、无人车齐上阵

珠三角生产线集结号|广州开发区复工复产样本:帮企业“代购跑腿”,火速出台稳企政策

珠三角生产线集结号|特殊的顶岗:技师学院师生驰援口罩生产线

(编辑: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