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肿瘤患者如何就医?口服代替联合化疗 在线诊疗精准答疑

疫情防控关注朱萍,刘芝汐 2020-02-21 07:00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2000多万肿瘤患者作为特殊人群,其用药、治疗等备受关注。2月13日,前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指出,要特别关注肿瘤患者的医疗需求,统筹医疗资源,对他们的医疗服务工作予以保障。

近日,亚洲临床肿瘤学联盟主席,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李进教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因为肿瘤患者的特殊性,其治疗不能间断,目前要密切关注病人病情发展后的应对措施,以及患者无法到医院就诊也无法静脉用药的时候,找到能够帮助病人在家里渡过难关的办法。

李进建议,在本地购药困难情况下,当下可以通过邮购、快递递送口服化疗药物,以口服的方法取代联合化疗的方法;另外降低剂量,也可以用靶向药物做维持治疗。“我们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也鼓励医生们积极参与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肿瘤义诊的活动,在专业在线问诊平台上为患者提供帮助。”

采用维持治疗手段

特殊时期,一些肿瘤患者的救治受到影响。在微博上,有个名称为#非肺炎患者求助#的话题,求助信息每天都在更新,截至2月20日,阅读量已有五千多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这些求助者大多是恶性肿瘤的患者和家属,很多家属在寻求住院、化疗、求药等帮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阿里健康方面获悉,其在天猫上的“湖北地区缺药登记”专区数据显示,武汉地区癌症患者登记居多,主要有乳腺癌、甲状腺癌、肺癌等患者,其中乳腺癌患者对药物需求最多。

药物方面,最紧缺的是枸橼酸托瑞米芬片(法乐通)——乳腺癌用药、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甲状腺癌用药、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斯康定)—缓解各种癌的重度疼痛药。

2月17日,一位肿瘤患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月初他带着材料去医院为罹患食道癌的父亲办理住院,被护士告知,因为此次疫情,医院暂时不接收住院病人,而手术也将推迟。因无法住院治疗,他和医生沟通之后决定放弃了他父亲的手术治疗,最终改成保守治疗。

李进教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肿瘤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比较短,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就会因为肿瘤的进展而发生不可预测的后果,甚至可能会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

李进指出,目前肿瘤患者治疗不能停,可以通过邮购、快递递送口服化疗药物,以口服的方法取代联合化疗的方法,另外降低剂量,也可以用靶向药物做维持治疗。但要注意对化疗不良反应的控制,适当锻炼身体调整患者自身的体质状况。

据阿里健康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我们集合生态伙伴和平台的力量,组成了‘湖北药店应援联盟’及‘全国药店应援联盟’。用户的缺药登记需求发出后,我们将联盟的药品、物流情况与用户匹配后下单。匹配不上的客户则通过客服点对点沟通解决方案。湖北本地药店没有药的情况,则采取外省邮寄到武汉,武汉在省内邮寄的路径。”

李进表示,他也注意到部分医院因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使得部分肿瘤患者无法正常住院接受治疗。对此,李进提供了一个维持治疗的方向:隔离在家,可以用口服的化疗药物或靶向药物控制肿瘤,例如消化道肿瘤可以用口服的卡培他滨来做维持治疗,而不会直接因为完全停药导致肿瘤的进展。

李进表示希望通过短暂的维持治疗手段,让病人先渡过难关,待疫情减轻之后,再到医院去就诊,恢复原来应用的方法。“部分县级、地区医院没有受到疫情太大的影响,患者可以接受化疗;如果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可以先接受化疗让病情得到控制,等到大医院能够正常开展手术后再去做手术。另外,已经在做化疗的患者,但因为疫情而不能做手术的,可以继续做化疗。”

但化疗并不是完全可以解决目前的问题,也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影响。李进建议要适当的减量,如果用常规剂量,化疗和靶向药物通常都会引起的毒副反应,患者就需要去大医院就医做治疗。适当的降低剂量,能够达到控制肿瘤进展的目的,同时能够让毒副反应不要过于严重,减少体质比较弱或年纪较大的患者到医院去的机会,同时也减少他们接触到新冠肺炎病毒的机会。

铺开专业的在线诊疗

对于目前肿瘤患者出现的一些问题,国家及地方政府也非常重视。

2月13日,前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指出要特别关注肿瘤患者医疗需求,统筹医疗资源,对他们的医疗服务工作予以保障。

2月17日,湖北省卫健委公布了全省接诊非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机构名单,为做好疫情期间非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工作,满足急危重症、孕产妇、儿童、恶性肿瘤、血液透析等患者的医疗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提供帮助。

2月18日,上海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郑锦表示,肿瘤患者靶向药需求,长处方延长至两个月;对肿瘤患者,原则上提供不间断治疗。各市级医院同步开通互联网在线诊疗咨询服务,开展线上问诊。

李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在一些线上答疑活动主要满足的是病人共性问题的科普性解答,但对一些个体化的病人,例如病情发展到某一个阶段,在对某一个药物不敏感的情况下,后续治疗的方案、处理方法、化疗剂量的使用以及药物的选择等方面,需要专业的指导,尤其是现在疫情期间,患者在本地该如何选择治疗策略,这些都需要为肿瘤患者提供更精准的用药以及治疗指导帮助。

李进介绍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抗癌协会等肿瘤专家都已经积极参加到义诊活动中,在“海心抗癌”平台上就有200多位国内知名肿瘤专家,例如张苏展教授、王晓稼教授、张小田教授等权威专家都拿出宝贵的时间,在平台上免费向患者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并对偏远地区的医生进行肿瘤治疗指导。同时,李进还呼吁希望更多的专家们参加进来。

李进认为这种专业的在线问诊平台不仅能共帮助患者得到准确的治疗,通过权威专家的指导,也能够使基层医生得到进步。

在网络平台上,医生可以同时查看病人提交的检查报告以及病历报告等,与患者进行视频沟通,只需要十分钟到十五分钟的过程就能帮助患者解决目前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李进教授表示,“这种方式未来更能够高效地帮病人解决问题,减少异地患者频繁长途跋涉的辛苦。”

(编辑:包芳鸣)

新冠肺炎疫情地图-全国各地实时查询·病例小区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