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激发“升级”需求:珞石机器人复工进行时

赵娜2020-02-27 07:00

2月8日,一辆装载着扁管堆垛机的集装箱货车驶出山东邹城,从西安的货运中心转运往波兰南部的斯卡维纳。这是工业机器人企业珞石在春节后交付的首笔订单。

珞石机器人山东公司副总经理王双安排好货物出城,转头继续整理生产基地的复工申请材料。

四天后,珞石机器人作为邹城市首批取得复工通知的企业,陆续迎来90多位到岗员工。

首批复工的是邹城籍和居住在邹城当地的员工,他们每天进公司之前都要进行车辆消毒、体温测量登记,领取口罩和防护手套后才能进入办公楼或车间。为了避免相互接触,公司将指纹机考勤打卡改成了通过手机用钉钉完成。

“大家都觉得复工不易,工作积极性比原来更加高涨,效率也是越来越高。”王双从春节开始就和各地的同事们忙碌着防疫物资采购,复工后的主要工作从过去的外联临时调整为山东公司的疫情防控和员工心理疏导。

“山东(生产基地)的产能已经恢复得差不多,全国各个工厂将在半个月到一个月之后恢复到正常水平。”珞石机器人创始人兼CEO庹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成立于2015年的珞石机器人,主营轻型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公司成立之初,团队只有三人,当时国内的创业热潮还在持续,庹华、曹华、韩峰涛在北京的创业咖啡馆里规划了新的事业蓝图。外资企业垄断的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创始团队选择切入3C、汽车零部件和缝制等和传统产业升级相关的应用场景。

五年过去,今天的珞石已经拥有超过300人的团队,并在孟子故乡——山东邹城建成了年产能2000台的生产基地,客户包括小米、戴姆勒、麦格纳、法雷奥、娃哈哈、标准股份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业务遍布德、法、俄、日、韩等全球十几国。

珞石成立后的五年中,梅花天使、德联资本、清控银杏、顺为资本、金沙江联合等投资机构相继加持,单笔融资规模从最初的380万元到了后来的1.6亿人民币。

“我们在讨论如何满足几个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新订单需求,也预估了一季度和二季度前半期可能遇到的订单取消或延后的可能。”考虑到疫情可能带来的影响,珞石管理层在不久前进行了全年预算调整。

让人欣喜的是,新冠疫情也让企业主切身感受到“升级”的必要和迫切。复工以来,珞石团队接到很多潜在客户的问询,也有多家老客户明确表达了追加订单的需求。

“现在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用工非常困难,采用无人自动化生产线的企业基本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疫情激发了更多机器人替代人工,或者应用自动化解决方案的需求。”庹华说,“这对我们这个行业来说是很大的利好。”

“疫情加深了企业主对机器换人的重视程度,他们看到了人力的潜在成本。”德联资本高级副总裁樊雪松认为新冠疫情将为珞石带来新机遇,“过去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是由技术和成本驱动的,疫情过后行业的发展将进入真正的需求驱动。”

谈到新冠疫情将给整个工业机器人行业带来的影响,庹华分析认为,短期会给制造企业带来交付方面的挑战,部分客户可能受宏观环境影响减少固定资产投资的预算,如果把视线拉长到一两年后,疫情对行业的负面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时下的环境对于有生产环节的企业来说,无论自有工厂还是委外生产,交付都是一大挑战;从销售环节来看,与客户沟通的方式还不得不通过网络和电话的方式进行。然而,疫情过后将随之出现的是需求的报复性反弹。

在受访者们看来,这将是珞石们的又一个成长契机。

(编辑: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