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放丨21云论坛:疫情之下如何选择医疗、健康险?

21云论坛 李致鸿
2020-03-16 15:08

特约嘉宾:

1. 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精算师 李建伟

2. 慧择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副总裁 宋号盛

3. 大童保险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李晓婧

4. 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高级总监 孔庆坤

5. 新华保险销售支持部销售支持处经理 韦祎

探讨话题:

1. 新冠肺炎疫情刺激了民众对医疗、健康保险的需求,现有的医疗、健康保险是否涵盖新冠肺炎责任?

2. 目前,市场上的医疗、健康保险以短期保险为主,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长期保障需求?

3. 对消费者选择医疗、健康保险有何建议?如何避坑?

4. 保险公司将会如何开发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医疗、健康保险?

5.未来,医疗、健康保险是否会配套更多的健康管理服务?

-------  21云论坛实录 -------

一、新冠肺炎疫情刺激了民众对医疗、健康保险的需求,现有的医疗、健康保险是否涵盖新冠肺炎责任?

 (时间  00:00-17:20) 

1、华夏保险总精算师 李建伟:

商业健康险根据保险责任可分为5类,分别为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医疗意外保险。其中,医疗保险分为费用补偿型和定额给付型,可依据合同约定为客户提供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的医疗保障。

对于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可对因治疗疾病产生的诊疗费、住院费、药品费、手术费等医疗费用进行费用报销,比如百万医疗产品。在这次疫情当中,国家已经兜底新冠肺炎的治疗费用,无论确诊和疑似病人均可享受免费救治。根据损失补偿原则,已由国家或政府承担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不再进行赔付。而因新冠肺炎引起的并发症、后遗症所导致的医疗费用,可依据保险合同约定进行理赔。

对于定额给付型医疗保险,比如住院津贴,无论政府是否承担了治疗费用,均可依据保险合同约定进行理赔。

除了医疗险外,针对此次疫情,其他类型的商业健康险同样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对由于确诊新冠肺炎导致的误工损失,可根据条款约定通过疾病险赔付,部分疾病险包含身故、全残责任,也可对因新冠肺炎导致的身故、全残进行赔付。由于新冠肺炎目前尚不在市面上任何重疾险产品的疾病列表中,确诊后一般无法得到赔付。但由新冠肺炎引起的并发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深度昏迷等,一旦确诊,重疾险则可以进行全额赔付。

另外,为更好的应对疫情,多家保险公司通过责任扩展的方式,将新冠肺炎责任纳入保障范围,提升保险保障水平。

目前,市场上约50余家人身险公司,包括华夏在内,在不增加保费的前提下,将现有重疾险责任扩展至新冠肺炎,弥补客户因疫情带来的损失。华夏则对公司各渠道销售的25款重疾险扩展了新冠肺炎责任,对于确诊新冠肺炎的重型及危重型新老客户,按30%保额一次性额外给付保险金,扩展责任有效期至6月底。

同时,为更好地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部分保险公司也通过意外险责任扩展的方式,承担新冠肺炎导致的身故和伤残责任。在疫情爆发初期,华夏就迅速推出了“守护保”保险捐赠计划,将意外险责任扩展至新冠肺炎导致的身故和伤残。现已向全国包括一线医务工作者、特别是援鄂医护人员、政法公安干警、武警消防官兵、青年志愿者、新闻工作者、生活保障人员等在内的2000多万客户免费提供了20万保额的新冠肺炎身故及伤残保障。 

2、大童保险执行副总裁 李晓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的确会刺激民众对医疗健康保险需求的暴增。目前的医疗保险是否覆盖了新冠肺炎的责任呢?这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现有的医疗保险主要类型包括哪些?第二,医疗保险需要对新冠肺炎承担哪些责任?

首先,我们从比较流行的医疗保险来说,它分为很多种:

第一种是百万医疗类,百万医疗这个品类,是可以单独购买的以住院医疗为主的医疗险,一般是住院和重大疾病的住院医疗,也有涵盖特殊医疗责任的产品,它可以承担数百万的保障额度。是一种国民医疗保险,对于民众来说非常重要。

第二种俗称万元保的小医疗,小医疗一般是和百万医疗做搭配的,因为百万医疗保险产品会涉及免赔的额度,我们可以用小医疗去补充这部分。这两个是比较好的组合,基本将住院类的医疗全部覆盖,而且搭配起来基本还涵盖了自费药的部分。

第三种是中端医疗,既含门诊,又含住院医疗,通常也会涵盖特需和部分自费药。这种一般保费上,比百万医疗和小医疗加起来要贵一些。当然,它的覆盖面也更广。

第四种是高端医疗保险,这类是现在高净值客户,购买比较多的。高端医疗保险也涵盖的面很宽,从门诊、急诊,再到住院医疗,基本都包括。而且是覆盖相对较为昂贵的医院、私立医院的医疗费用的,但是它的保费也比较贵,一年可能会达到数万元。

大的品类上基本是这四种。那么这四种加起来能不能满足现在我们新冠肺炎的责任呢,我认为应该是满足的。

首先就是如果由于新冠肺炎需要住院治疗,那么有住院医疗责任的保险产品就可以涵盖到,涉及到自费药的部分,产品中涵盖自费责任的便可以承担。

如果没有买门诊部分责任的产品,有可能会面临一点点挑战,但是门诊部分的风险,其实患者是可以自留的。这其中最重要的,其实是一旦要住院医疗,费用上有可能自身是承担不了的。而含有住院医疗责任的,因为有百万的住院医疗额度,此类风险覆盖上是足够的。因此如果客户是中产收入较高的,配置了中端医疗和高端医疗保险的话,应对此类风险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第二个在考虑新冠肺炎是否能够满足的话,还要看能不能够及时进行赔偿。这段时间,我们也很高兴地看到了保险行业的很多医疗保险,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推出零免赔额和零等待期的产品,能够即时购买,即时生效,让客户能够用到。既往一般产品都还是会有一个等待期的,以免一些客户带病投保,但是对于新冠肺炎,大多保险公司都进行了“双零”责任上的扩展,可以满足当下客户需求。同时我们还看到了,最近的很多保险公司不断地从客户的视角来扩展新的保险责任。比如说像大童合作的一款百万医疗保险产品,不仅在医疗方面覆盖了新冠肺炎的责任,同时还提供了一旦一年内因新冠身故,给予30万保额的身故责任金。其实这也是我觉得医疗险现在非常好的一些责任上的扩展。所以,在满足新冠肺炎的需要上,我认为所有的品类加起来,责任和额度,包括及时赔付上应该都是没问题的。

 3、众安保险产品研发高级总监 孔庆坤:

新冠肺炎疫情刺激了民众对医疗险的需求,现有的医疗险是否涵盖了新冠肺炎责任。商业医疗险是对社保支付的有效补充。

我们先看一下社会基本医保对新冠提供了哪些保障。根据财政部医保局联合印发的通知。对于确诊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医保支付之后,个人的负担部分是由政府给予补助。

第二,对于异地就医的患者采取了新救治后备案。报销比例不会因为异地就医而在比例上有相应的限制条件。而主要诊疗方案中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也可临时的纳入医保支付医保基金的一个支付范围。而且在此之后,多部委又联合发布了补充通知。对疑似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在医保支付后,个人的负担部分由异地的财政和中央财政给予补贴。

我们再来看商业保险。在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下,目前已知的一件事,未来如果再面临这样重大的卫生公共事件,费用上仍然将继续维持政府兜底这一措施,但并不是说商保在这个体系下就不需要承担费用支出的责任,我们以本次新冠状疫情为例,虽然明确政府要对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的医疗费用全额支付,但对于确诊前的医疗费用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治疗,比如肺纤维化的治疗,政府并不是全额承担。常规的医保报销之外,仍然需要患者自付。因此商保尤其是健康险在疫情中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不同险种,对于客户的价值也不尽相同。目前,市场上报销型医疗险,尤其是热度不减的百万医疗,针对患者的实际必要花费提供报销。以众安尊享e生为例,针对新款肺炎的确诊患者均取消了定点医院、等待期、免赔额等理赔限制。对于出险的客户,我们应赔尽赔,对正在隔离治疗的患者也给予了赔付款和慰问金。

我们再看重疾险。重疾险的赔付是需要达到保险合同约定的触发条件,比如深度昏迷96小时、出现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等症状,重疾险才有可能赔付。具体还是要看购买的产品情况。由于重疾险的病种已经在保险条款中列明,因此,新冠肺炎其实是不在其中的,赔付的几率很小。那对于意外险此次新冠肺炎属于疾病,不属于意外,通常情况下保险公司是无法赔付的。

不过,我们看到,此次疫情下,保险业正积极地扩展现有保单的责任范围。都将新冠肺炎的纳入疾病保障的范围,这也就意味着,相关的产品也将按照重疾险的赔付方式加以赔付。多家保险公司也扩展了意外险的保险责任,使新冠患者也可以得到赔付。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目前有68家财险公司通过扩展产品责任的方式开发了600多款保险产品,70家人身险公司,也在不增加保费的前提下,把1000多种的产品责任扩展到了新冠肺炎。而众安的尊享e生,我们也对尊享e生的所有新老客户,免费赠送新冠肺炎相关的保险产品。不仅是责任上的扩展,目前各家保险公司都开通了绿色理赔通道、设立24小时接案和报案电话、简化理赔流程、对于受疫情影响的群众安排专人进行理赔服务,同时,也开通了网上理赔服务,简化实务单证的提取要求,做到了一站式赔付。据统计,大多数客户在提交理赔的当天即可获得赔付。

4、新华保险销售支持部销售支持处经理 韦祎:

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唤起了民众对医疗健康保障的需求。新冠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新华保险在第一时间研究了保险责任扩展方案,自2月5日起,分多个批次对在销产品进行责任扩展。

第一,针对意外险宜家保、安心保扩展因新冠病毒肺炎导致的身故/残疾责任。

第二,针对在销的15款疾病类产品,扩展新冠病毒肺炎责任,确诊为重型、危重型即可给付基本保额的30%。

第三,对《借贷安心意外伤害保险》等3款意外伤害保险产品扩展因新冠病毒肺炎导致的身故/残疾责任。

第四,3月1日新华保险发布“新安保”捐赠计划,在意外险基础上扩展新冠病毒肺炎责任,每份含意外身故/残疾保障5000元、新冠身故/残疾责任20万元。“新安保”面向全国免费赠送500万份。

以上是新华保险扩展保障责任来应对疫情的相关举措。

 5、慧择保险副总裁 宋号盛:

银保监会已经发了相关通知,明确规定严禁开发缺乏定价基础的、专项的新冠肺炎保险产品,但是可以适当拓展保险的责任,发挥保险保障的功能,所以各家保险公司很多保险产品拓展了相关责任,包括部分重疾险增加了新冠肺炎的额外赔付,还有一些产品针对新冠肺炎取消了等待期限制。

二、目前,市场上的医疗、健康保险以短期保险为主,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长期保障需求?

 (时间  17:20-27:30)

1、 华夏保险总精算师 李建伟:

目前市场上的商业医疗险以短期险为主,主要满足客户短期医疗保障需求。2016年以来,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兴起,“百万医疗”凭借其低费率、高保额、保障全的特征,百元保费即可获得百万保障,直击高额医疗费用痛点,成为目前市场最主流的医疗险产品。

从产品形态来看,“百万医疗”属于费用补偿型医疗险,可对癌症等重大疾病的高额自付医疗费用进行报销,是对基本医保的有力补充。保险期间以短期为主,买一年保一年,部分产品可支持5年左右保证续保,主要满足客户短期的医疗保障需求。目前市场上主流产品的续保条件都比较友好,客户即使在理赔后仍可继续购买,但与长期保证续保的产品相比,依然不是一份长期稳定的保障。

为满足客户的长期健康保障需求,建议消费者同时购买定额给付性质的长期重疾险和报销性质的百万医疗险。将长期重疾作为长期基础配备,保障罹患重疾后的大额支出和家庭收入损失,以百万医疗作为短期社保补充,保障更大范围的医疗费用支出。

长期重疾险在我国健康险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2018年行业长期重疾新单保费收入已突破千亿。近年来随着民众对癌症等重疾认知度的提高,保障需求进一步被激发,重疾险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数量、复杂程度及创新性不断提升。从目前市场主流重疾险形态来看,可保重疾数量高达100余种,轻症和中症已成为标配,多次赔付重疾盛行,覆盖人群广泛,保险期间最长可至终身,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长期健康保障需求。

  2、 慧择保险副总裁 宋号盛:

目前市场上医疗险主要是以一年期为主的,一般都可以每年重新投保或者是一定期限内保证续保,能够保证消费者中短期内的医疗保障需求,但的确是存在着产品停售或者是导致消费者保障断档的风险,所以在今年最新下发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中也有相关的规定。

未来面对这种医疗通胀高企,产品整体赔付情况糟糕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也可以根据报批时的触发条件适当调整保费水平以维持医疗险的长期运营,也同时帮助消费者实现了医疗保障长期不断档。

在监管新规下,可以期待未来市场上有这样的长期医疗险推出。另外,市场上的重大疾病保险,主要是以这个长期险为主,可以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长期保障需求。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或家人所需要的收入补偿缺口来决定购买多少保额,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来决定购买单次赔付或者是多次赔付的产品。三:

建议大家购买这些保险的时候,可以先问几个问题,当疾病或者意外来临,大概需要花费多少钱来完成治疗?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治疗?如果遭遇大病或者严重意外,例如癌症,我需要多少钱来满足定期内不能工作带来的收入缺口。这个问题其实就回答了您希望购买保险的“种类”、“保险责任”和“保额”。

一般是重疾加医疗保险的标配,重疾除了医疗费用以外,还有一定时间的收入补偿。医疗险主要报销医疗费用,无论是短期医疗险,还是长期健康险。

在购买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健康告知,一定要搞清楚,不要造成没有如实的健康告知,理赔的时候出现麻烦。

要看清楚保障责任,哪些是保的哪些是不保的,现在这些信息比较发达,我们可以自己好好学习。当然,选择保险确实是比较专业的事情,大家可以去找专业的保险顾问。

慧择网在这个行业做了很长时间,积累了很多口碑,无论是医疗险,还是重疾险,产品都很丰富,可以在平台进行各种对比和选择。

 3、 大童保险执行副总裁 李晓婧:

个人是这样认为的,我们之所以说它短期为主,主要就是考虑到产品的稳定性。产品的稳定性,其实跟产品的价格有很大关系。如果产品定价过低,不能够承担未来的一些医疗或是通货膨胀的风险,甚至于可能本身的定价就是低于了这种疾病的发生率和费用额度,那肯定产品的稳定性就会有问题。因此要保证产品长期的稳定,应该从几个方面来入手:

第一个是行业应该给予短期医疗保险一个客观、标准的定价。过于激进,以市场竞争为目的,把价格定得过低,实际上已经突破了风险定价机制,这样的话,肯定是难以为继的。因此,行业在医疗保险的定价方面应该在一个合理的范畴。

第二个在国际上我们看到他们在做高端医疗保险上非常有经验。每年都会在九月份左右有一个正常的通胀,大概会涨价10%左右。可很好的规避医疗通胀带来的产品不稳定性。但是国内现在的百万医疗类的保险,还没有一种逐年根据医疗通胀来涨价的机制,我个人认为这个机制未来需要慢慢的建起来,保证产品稳定性的同时,客户其实也是可以接受的。

第三个就是设计一些中长期的医疗保险,现在我们看到市场上有五年、六年的中长期的医疗保险,也相对来说可以满足客户的长期需要。但是,研发这类产品的前提,其实还是要从定价的机制来解决。

 4、 众安保险产品研发高级总监 孔庆坤:

目前市场上短期医疗险产品更为丰富,责任更为灵活。但长期医疗在满足百姓对续保承诺方面更有优势。医疗险与国家医保政策、医疗价格挂钩,但医疗技术、治疗费用的快速变化,导致市面上很少有长期医疗险,最长的只有六年期保证续保的医疗险。我们可以看到,去年底最新版健康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也明确了长期医疗险的保费是可以调整的。

受医疗技术进步和经营行为的影响,历年来各国医疗通胀普遍高于基础的通胀。此外,社保政策的变化也会导致医疗成本难以长期预估。新办法下,中国首次与国际通行的做法保持一致,保证续保的同时,更可以通过费率的调整,确保保险公司的产品的一个长期稳健的经营,避免产品在开发初期定价过于保守,让消费者对价格望而却步。

新的健康险管理办法下,长期医疗险费率调整,虽然赋予了保险公司涨价的权利。但是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一家公司频繁的调价大幅度涨价总会走向另外一个恶性循环。随着保费上涨,健康客户会觉得产品没有性价比,不再续保或者是退保。而患病理赔过的客户则会留下来,进一步推升赔付,迫使保险公司再次涨价,逼走又一批健康的客户。最终结果是保险公司亏损难以为继,产品停售,保险公司和客户其实都是双输。客观的说,无论是长期医疗险还是短期医疗险要做到真正的健康经营,才能为百姓提供持续安心的保险保障。所以目前的价格和手续费竞争,势必要转变为以风控能力为主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保险公司只有加强专业能力,从产品、开发、销售、核保、理赔、控费等环节层层管控,才能使赔付率和费用率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也使得医疗险的费率在随着医疗通胀的缓慢上升,能够维系住老客户,并吸引更多的新客户进来。

 5、 新华保险销售支持部销售支持处经理 韦祎:

市场上的医疗健康保险根据保障范围不同,有短期、长期之分,疾病险大多是长期产品,医疗类保险大多是一年期产品。

从满足消费者长期保障需求的角度,我们建议做好产品组合搭配,将长期疾病险与医疗险有机组合,加强保障力度。

三、对消费者选择医疗、健康保险有何建议?如何避坑?

(27:30-40:55)

1、 华夏保险总精算师 李建伟:

健康险产品形态较为复杂,具备较高的专业性,建议消费者在选购健康险产品时,注意以下几点:

1) 了解产品责任。消费者在购买医疗险时应当充分了解产品的保障责任,包括保障范围、免赔额、赔付比例、责任免除等,匹配自身保障需求。例如:市场上流行的“百万医疗”产品,属于中端医疗险,主要报销公立医院产生的医疗费用,对于客户在私立医院或国际部的就医保障需求,需购买高端医疗产品。

2) 关注续保条件。市场上的医疗产品以一年期短期产品为主,客户若想享有持续的保障,需要每年续保,因此需关注条款中的续保条件。对于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产品,在保证续保期间内,不会因为客户身体状况的变化涨价或拒保。而对于非保证续保产品,不同公司的产品在续保条件存在一定差异,需在购买时予以关注。

3) 避免重复购买。费用报销型医疗险的理赔,适用费用补偿原则,对于客户已通过社保、公费医疗或其他商业医疗险报销的部分,不再重复理赔。因此客户选购时需先了解自身是否已有社保、员工福利或其他商业医疗险计划,避免重复购买。

4) 匹配自身需求。长期重疾险由于保障时间长,保费相对较高,而医疗险保费每年会随着年龄增加,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结合自身需求匹配保障额度,并尽早购买。同时,尽量选择责任全面的产品作为基础保障,并对癌症、心梗等针对不同人群的高发病种的保障程度予以关注。终身重疾一般包含身故责任,自带储蓄功能,适用于绝大部分客户购买;定期重疾作为消费型产品,杠杆较高,在收入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选择。

5) 健康如实告知。健康险在投保时需要客户提供一系列健康告知,购买时需考虑被保险人是否符合健康告知要求并如实告知,避免为后期理赔造成不便。

 2、 慧择保险副总裁 宋号盛:

建议大家购买这些保险的时候,可以先问几个问题,当疾病或者意外来临,大概需要花费多少钱来完成治疗?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治疗?如果遭遇大病或者严重意外,例如癌症,我需要多少钱来满足定期内不能工作带来的收入缺口。这个问题其实就回答了您希望购买保险的“种类”、“保险责任”和“保额”。

一般是重疾加医疗保险的标配,重疾除了医疗费用以外,还有一定时间的收入补偿。医疗险主要报销医疗费用,无论是短期医疗险,还是长期健康险。

在购买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健康告知,一定要搞清楚,不要造成没有如实的健康告知,理赔的时候出现麻烦。

要看清楚保障责任,哪些是保的哪些是不保的,现在这些信息比较发达,我们可以自己好好学习。当然,选择保险确实是比较专业的事情,大家可以去找专业的保险顾问。

慧择网在这个行业做了很长时间,积累了很多口碑,无论是医疗险,还是重疾险,产品都很丰富,可以在平台进行各种对比和选择。

 3、 大童保险执行副总裁 李晓婧:

我们消费者需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己的需求,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进行医疗保险的选择。其中有几个要素:第一,是否有社保?第二,自己的生活水准和经济实力如何?第三,未来希望拥有什么样的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第四,认为什么样的风险是可以自留的,什么样的风险是必须要进行转移的?

首先以“需求”为导向,把自己的真实状况搞清楚。

比如:你是没有社保的,那么你选择的范畴就一定是对社保以外的医疗有充足保障的产品。

比如:你的生活水平要求比较高,而且很有经济实力,那你有可能就是希望在将来看病的时候能够到私立医院、特需门诊就医,甚至希望能够到跨国的医疗机构去寻求医疗服务,那你就在这方面找适合的产品,当然保费用也会高一些。

比如:如果你觉得自己能承担一些风险,比如门诊看病等风险是可以自留的,那这个部分就不要去考虑了,主要考虑承担不了的方面,然后将这些风险转移出去。

其实我个人,在工作当中不是太愿意去谈避“坑”的概念,首先我并不认为产品本身有“坑”。我也不认为保险公司会给我们的客户去设置“坑”。所谓的“坑”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中间销售的环节或销售的人员不够专业,最终匹配的产品与客户的真实诉求有出入。所以在销售的过程中,还是要足够的信息对称,根据客户的状况帮他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案,这一点是避坑最重要的原则。因需定制,充分的了解客户实际需求,就不会有“坑”出现了。

 4、 众安保险产品研发高级总监 孔庆坤:

那我们就来说说市面上最火热的百万医疗险,我们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说保障范围,百万医疗险的核心保障是赔付住院医疗费用,同时包括住院前后的门急诊,癌症等大病特殊门诊,以及门诊手术。当然,有关住院天数,多数产品没有住院天数的限制,但有的产品会要求每年最多只能报销180天的住院医疗费用。对于特殊门诊,也就是常见的肾透析或者癌症靶向药的治疗费用,少量产品会存在设置年限额的现象,所以大家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甄别。在特别用药范围上,要选择能覆盖自费药的产品,要不限社保目录的用药范围,质检也尤为重要。

第二,我们说免赔额的选择,常见的免赔额为一万元,就是社保报销后,个人自付部分要先扣除一万元,剩余的部分按照100%报销。当然,一年累计扣除的免赔额也只有1万。但有一个情况要特别注意,在客户罹患癌症乃至重疾后,对于后续的治疗费用,保险公司是否给予零免赔的待遇?也就是对于日后的医疗费用不再扣除免赔。这一点非常关注,关系到客户的切身利益。

第三个,我们说一下外购药。有些医院没有的药物,如果医生开具处方后,可以到院外去购买。首先,有些医疗险明确可以报销的,有些描述比较含糊。但这些药物,尤其是用于癌症治疗的靶向药的费用特别高昂。所以选择医疗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可以支付外购靶向药的产品。

第四,续保和迭代,大家都很担心有过理赔四年就不在给续保。目前多数百万医疗都可以做到,不以被保险人身体状况的变化或者发生理赔而拒绝续保,或者针对个人单独调整费率。建议大家尽量选择销售时间比较久的百万医疗,这些公司的经营比较成熟,被保险人发生理赔时,可以获得更多专业的服务,另外这类公司的客群庞大,经营稳健,不易发生产品的系统性风险。之前也有个别公司的医疗险赔穿,集体下架,无人接盘。在这种情况下,投保人的利益将受到严重的损失,因为客户可能已经发生过理赔,或者健康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大概率是无法转保到其他公司的商业医疗险中。

再说关于迭代,比如众安的尊享e生,在四年中产品进行了14次迭代。客户在每年续保中都可以选择升级至最高版本,享受最新的医疗服务,确保了被保险人利益的最大化。第五点,我们再说增值服务,在保障的基础上,各大公司呢都利用增值服务来增加产品的吸引力。例举两个比较实用的增值服务:第一是医疗垫付,如果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保险公司能帮忙垫付住院押金,这里需重点留意垫付服务合作的城市和医院的数量。第二是就医绿通,在客户需要住院的时候,保险公司能否做到帮忙挂号,预约专家二次诊疗,这里重点看看合作的医院有多少。

 5、 新华保险销售支持部销售支持处经理 韦祎:

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产品非常多。我们认为不是有些产品是故意设“坑”,更多情况是产品和保障需求的匹配存在差异,比如仅投保重大疾病保险,在小病住院时便无法理赔;或者因条款内容繁多,在投保时未关注到某些具体要求,比如观察期、免赔额或赔付比例等。所以购买保险时,提供如下建议:

第一, 明确主要需求,在此基础上丰富保障,尽量涵盖疾病、意外等多方面风险。

第二, 关注保险条款细节,包括:观察期、保障内容、免赔额、赔付范围、赔付比例、续保条件等等。

四:保险公司将会如何开发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医疗、健康保险?

(时间  40:55-51:40)

1、 华夏保险总精算师 李建伟:

随着个人卫生支出增加、人口老龄化加剧、城镇化进程加速、慢病人群扩大,社会公共医疗保险提供的保障已不足以满足民众日益提升的健康保障需求,急需商业医疗险作为补充。2019年底,新版健康险管理办法的出台,也为行业健康险的发展带来新契机。为更好地满足民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健康保障需求,商业医疗险的升级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丰富产品责任,不断扩展医疗险的保障范围。一是将保障客群扩展至非标准体人群,即带病人群和老年人群,如华夏推出的“医保通防癌版”,三高及糖尿病人群可投保,最大投保年龄至80岁,满足了非标人群保障缺失的现状。二是扩展医院范围,对于追求较高就医品质的客户,将可保医院范围由公立医院扩展至特需病房、国际部及海外医院,满足客户差异化消费需求。三是扩大支付范围,将昂贵药品、医疗器械和先进疗法等医疗费用支出纳入医疗险报销范围,满足患病客户的刚性需求。2018年,华夏保险率先将外购药服务引入百万医疗产品,加上电影《我不是药神》等社会热点,特药产品成为2019年爆款产品,肿瘤特药服务也已逐渐成为百万医疗的标配责任。

其次,以医疗险为载体,匹配更多健康管理服务。保险公司作为大健康生态圈中的支付方,除了为客户提供经济补偿外,还应兼顾客户健康风险管理和医疗服务需求。通过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护理机构等合作,形成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健康管理服务闭环,提升客户体验和健康水平,同时降低赔付风险,确保健康险业务持续稳健发展。事前通过保险产品与预防监测、健康促进等健康管理服务的结合,降低发病率,减少赔付损失;事中保险公司通过提供辅助就医、疾病管理等服务,为客户提供就医便利的同时,介入客户就医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支出;事后通过康复护理、家庭医生等服务,解决康复人群的生活困境。

最后,依托科技赋能,提升客户服务体验。通过加大科技运用,加深外部合作,实现支付方与服务方的信息互联、数据共享、服务互通,在提升客户就医体验及理赔效率的同时,降低保险公司管理成本,为下一步实现“控风险、降价格、提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2、 慧择保险副总裁 宋号盛:

随着民众健康保险意识的不断提升,特别是这次新冠肺炎的影响,确实会加速、加深保险行业对于健康保险产品的思考。健康险新规的发布其实也为行业在健康保险产品设计上打开了一些思路,比如保险公司将在继续优化重大疾病产品责任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更多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细分领域特定人群的保障需求;通过大数据风控和OCR智能识别等科技手段,创新开发更多次标体、带病体人群可以投保的健康保险产品;同时,在监管政策的引领下,逐步向市场推出一些费率可调整的长期医疗保险。

 3、 大童保险执行副总裁 李晓婧:

这个我觉得,首先需要保险公司需要建立顾客视角。不能以产品导向来设计产品,而是以顾客的视角来设计产品,充分的理解市场、充分的理解我们的客户。这个需要去广泛地做大量客户需求调研,然后将有健康医疗保险需求的客户进行分类、分群和分层,整理他们的需求点,获得客户画像。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客户需要的产品形态是什么样的,然后找到这种形态。

有些客户对价格不敏感,但是他对保障的项目和服务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还有些客户要求价格极致的便宜,麻烦一点没关系。

所以将客户进行分类、分群,把他们的痛点、痒点、需求点全部都找到之后,再去匹配产品责任,定制多样化的保险产品。最好是在客户做选择时给予一些选项,能让我们的客户在购买医疗保险的时候,形成一种点单的形式,针对每一项责任进行单项的报价,客户选择之后,我们将些所有被选择的责任组合起来,形成专属的责任包,再去计算保费。

目前比较多的是捆绑式的产品给到我们的客户,导致了客户有的时候会不得不买了一些并不太需要的责任。如果能够做成点单式、组合式的服务,可以更好的去应对不同客户、不同需求。

 4、 众安保险产品研发高级总监 孔庆坤:

以百万医疗为例,之所以在短短几年中迅速崛起,主要是满足了人们对医疗费用风险转移的需求痛点。未来医疗保险发展的核心还是挖掘百姓深层次的医疗需求,提供个性化保障责任与健康管理服务。比如,百万医疗基础上,能否满足人类在大病时对特需医疗的需求,或者在国内医疗条件无法满足患者治疗需求的时候,提供海外更为先进的治疗方案,并赔付高昂的费用。针对善于管理自身健康的运动人士和年轻人群能否提供更为优厚的费率。除了常规的健康人群,在我国有70%的亚健康和带病人群,保险公司也要深入研究这类群体的需求。比如众安在2018年推出了针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百万医疗险产品。在2019年,针对甲状腺结节患者乃至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推出了甲状腺专属百万医疗。所以市场规模很大,需要保险公司深入挖掘客户需求,提供更加多样的医疗产品。

另一方面,与寿险产品一般出现理赔不同,健康险除了基本的保障更重要的是要为客户提供涉及门诊住院等多方面的医疗服务。这就要求商业健康险公司与医疗机构建立深入的合作关系。另外,由于客户遍布全国,还需要与多方合作,链接全国成千上万的医疗服务机构搭建起全面的医疗服务网络。

 5、 新华保险销售支持部销售支持处经理 韦祎:

这个问题可能涉及三方面举措:

一是根据新版健康险管理办法及相关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将在医疗健康保险保障范围、产品设计、产品费率、产品创新等方面逐步完善;

二是加大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的合作,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发挥健康保险费率调节机制对医疗费用和风险管控的作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三是保险公司将在提高经营专业化水平、保护客户隐私、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五:未来,医疗、健康保险是否会配套更多的健康管理服务?

1、 华夏保险总精算师 李建伟:

在应答客户健康保障需求方面,保险公司具备一定的能力及优势。目前我国居民的健康保障缺口依然很大,随着国民保险保障意识的不断提升,保险消费者的需求潜力不断释放。而保险公司作为经营风险的市场主体,具备天然的风险处置能力和强大的资本实力,能够通过健康险产品与服务的结合,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体验、更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及更可负担的支付手段。

“保险+服务”也是多数保险公司认可的健康险发展方向,行业已开展诸多实践。《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调研结果显示, 85.7%的保险公司会为健康险客户提供与产品配套的健康管理服务。近年来多家险企围绕通过健康管理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和健康水平,结合自身资源,开展了诸多尝试,致力于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闭环。平安借助集团优势,自建服务、数据平台,整合医疗健康资源;泰康以重资产为主,通过投资养老社区、医院等打造医养产业链;友邦以“最优秀代理”策略,注重高端客群高品质服务需求,收割服务溢价。

华夏在积极推进“产品+服务”模式落地,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健康险产品为基础,打造保险生态服务系统。同时,将整合优质生态化服务资源作为今年产品研发的重点工作,更加注重与产品责任有机结合的高品质医疗健康管理服务,解决客户在不同年龄阶段、就医环节、消费场景产生的体检、诊疗、用药、康复、护理等需求。将健康险产品,包括重疾、医疗、护理产品,与体检、问诊、筛查等高频服务,就医安排、昂贵药品等刚需服务,海外医疗、高端体检等高端服务相结合,树立起自身的服务品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体验。 

2、 慧择保险副总裁 宋号盛:

当前医疗健康保险对于保险公司提出的最大挑战课题就是如何平衡产品理赔率与产品价格的矛盾。

一方面如何控费,能让保险公司赚钱;另一方面如何把产品价格进一步做低,真正给予百姓优惠。

买保险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鼓励被保险人进行理赔,而是期望民众在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同时拥有一份价格实惠的保险保障,以备不时之需。

目前国内医疗健康产品提供的健康增值服务,包括客户一旦患病住院需要用到的预约挂号、二次诊断、住院床位安排、医疗费用直付/垫付等。但其实借鉴更多的海外市场经验,还有诸鼓励如戒烟、戒酒、跑步等健康生活习惯引导和干预,慢病管理等提前预防型的健康增值服务;也有一些重大疾病治愈后的长期康复和护理计划等健康增值服务;这些服务既可以促进保险公司经济效益的提升,还可以在保险产品理赔后给予客户持续的人文关怀。 

3、 大童保险执行副总裁 李晓婧:

关于医疗健康保险是否会配套更多的医疗健康管理的服务,我认为这是一定的,它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而且是行业必然的方向。现在我们的客户在医疗方面,最担心的就是两个问题:第一个,一旦发生健康风险的时候,钱够不够。第二个,是我有钱了,能不能找到好的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

实际上我们也看到了,有些时候有钱解决不了问题的情况,很多人会在最急需某一种医疗服务的时候,拿着钱却找不到门路。比如:不知道最适合的医生在哪里,也不知道如何去寻找这样一位医生,更不知道找到之后,如何与他产生联系。甚至于有一些客户需要知道全球治疗某种疾病最好的医院、医生在哪里,应该怎么样去找到他。这些其实都是未来在医疗健康保险当中需要解决的。我觉得在这个部分有非常多的工作可作,也有会非常多的服务项目可以提供。

其实现在许多保险公司提供的绿色通道、门诊专家、住院安排等服务是非常好的。当然还有一些有国际医疗资源合作关系的、跨国视频专家二次会诊、海外就医,这些其实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次新冠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不少人找不到合适的医疗途径,这也许是比医疗费用不足还要大的问题。

未来可能还会扩展健康管理方面的服务,让客户不仅仅是获得了医疗费用的补偿,而是正确的给予客户健康管理方面支持,这应该是保险行业的未来,这方面是广大客户的需求,也是我们的行业应该去做的事情。 

4、 众安保险产品研发高级总监 孔庆坤:

尽管健康管理的意义一直在被倡导,但其发挥的真正价值却有限,以往更像促进销售的工具。健康管理的价值一方面在于能否提高用户依存度,对于用户的健康状态产生影响。尤其是这次疫情发生后健康管理的理念也进一步强化到百姓心中。二是在保险领域里,将健康管理的作用和效果尽量反映在精算定价逻辑中,让健康的用户能够享受更优惠的价格。

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健康保险加医疗服务、健康保险加健康管理、健康保险加互联网已经成为预防疾病守护健康的重要一环。从我国情况看,健康保险正在逐渐渗透到医疗健康服务市场领域,前端整合产业链中健康医疗服务资源、药品供应链等环节,后端对接患者的健康需求提供整合式服务,并借助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实现对个人健康的追踪式管理。比如针对健康的客户,在续保时可以提供免费的体检服务,做到早预防早治疗。对于住院的客户,针对他们的病情找到适合的医疗机构。尤其对于癌症患者所长期使用的靶向药物治疗,我们都可以做到整合药品供应链,提供冷链上门送药乃至植护服务。接下来,对于慢病患者的长期治疗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保险公司更是整合健康管理机构、专业医师、药品服务商等多方资源,通过互联网医院的模式,解决被保人日常购药、服药提醒、指标检测、就医提醒等一系列的管理服务。当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政策层面,新健康险管理办法将险企健康管理服务的成本分摊,上限从12%提高到20%,也是鼓励保险公司在经营健康险的同时关注服务,形成以保险带服务,以服务促保险良性循环的格局,也为市场差异化的良性竞争提供了依据。 

5、 新华保险销售支持部销售支持处经理 韦祎:

从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来看,未来医疗健康保险会配套更多的医疗健康管理服务。

目前常见的医疗增值服务主要包括:电话医生、专家问诊、理赔绿色通道、住院费用垫付/直赔等。

随着健康管理服务市场不断完善,未来配套的医疗健康管理服务也将逐步丰富、完善。

-------------   实录完  ------------

有关21云论坛:

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疫将深刻改变行业格局和发展趋势吗?

疫情会改变很多行业的历史进程,

这是一次大考,

也是一个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拟邀请来自

银行业、保险业、交易所、金融科技和产业界大佬们

来对2020年行业机会做探讨与展望,

汇聚最前沿的真知灼见。

相关内容将在21财经APP重磅推出!

3月排期如下:

3月16日 保险系列之一:疫情之下如何选择医疗、健康险? 

3月19日 套保秘籍系列之一:后疫情下涉钢企业套期保值应用  

3月23日 金融科技系列之一:科技助力金融机构抗疫

3月26日 套保秘籍系列之二:套保策略案例分享

(作者:李致鸿 编辑:曾芳)

李致鸿

资深记者

专注金融保险领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