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央行月:21个国家及地区降息29次,一文看懂各央行“博弈”

杨志锦2020-03-17 18:12

有的降,有的不降:有的跟着立刻降,有的缓缓降,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全球再起“降息潮”,但这次来得更加猛烈。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7日,3月来至少已有21个国家及地区降息29次,美联储、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降息了两次。从时间段看,3月3日、3月16日美联储降息,各国央行跟进降息颇多,这两日也被市场称为“超级央行日”。

 

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在降息的路上。比如,菲律宾央行行长就表示,菲律宾央行行长倾向于在3月19日降息50BP。

据统计,2019年全球降息潮,至少有48个国家及地区先后降息85次。而3月不到半月就降息29次,是2019年降息次数的34%,可谓是“超级央行月”。本轮“降息潮”的大背景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新冠疫情扩散带来的悲观预期,但各地区央行的“算盘”又不尽相同。

同时也要看到,世界主要经济体欧盟、日本、中国并未跟进降息,背后又有怎样的考量?本文主要分五类考量:美联储,联系汇率制度国家及地区,跟进降息的国家,欧日,中国。

美联储:预防式降息

美元是全球最重要的国际货币,因而美联储的降息备受关注。美联储在3月3月、3月16日两次降息后,将利率降至零。

按照原定安排,美联储将于本周四3月18日公布新的利率决议,市场预计也会降息,但降息提前到3月16日超出市场预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美国经济依然强劲,但新冠病毒疫情可能令经济活动在一段时间内下降,第二季度经济可能疲弱。他表示准备使用各种工具来支持向家庭和企业的信贷流动、帮助保持经济强劲,但认为负利率在美国并不是合适的政策。

对于美联储的两次意外降息,市场也有不同解读。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美国这种大幅度的降息和量化宽松政策,是为了稳定经济而提前做出的准备。“本来议息会议在18日召开,但在当前的形势下,等到18日,市场可能会先行反应,引发恐慌。现在出台这个政策,其实是给了投资者一个预期。”

李迅雷还表示,政策本身可能是为了稳定市场预期,给大家一个超乎意料的想象。美国想传递给民众这样一个信息,即政策力度这么大,美国的经济可以稳定了。但反过来讲,大家又会怀疑。这个市场才刚刚开始下跌,就已经用上了力度这么大的政策,那么接下来还有什么政策可以来救市?“所以这也有可能给了大家一个更坏的预期,即美国是不是要爆发金融危机了。”

联系汇率制度的国家及地区:时刻跟随

联系汇率制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即将本币与某特定外币的汇率固定下来,并严格按照既定兑换比例,使货币发行量随外汇存储量联动的货币制度。一般而言联系的货币是美元。这些国家或地区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为了保持汇率的稳定,美元加息或减息,他们的货币也得跟随加息或减息,比如典型的是香港。

美联储两次降息后,香港跟随降息。美联储3月16降息后,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基本利率根据预设公式下调至0.86%,即时生效。

香港金管局表示,港元汇率、利率亦大致保持平稳,银行体系在充足的资本及流动性的基础上保持稳健。利息方面,港元拆息应会随美国减息而相应下调。会继续保持警觉,与其他监管机构合作,密切监察市场情况,并根据联系汇率制度确保香港货币稳定。

澳门金融管理局3月16日跟随香港金融管理局同步下调基本利率至0.86%。由于澳门元与港元挂钩,为了维持港澳联系汇率制度的有效运作,两地政策性利率变动基本一致。

跟进降息的国家:综合国内情况评判

美元是全球最重要的国际货币,因此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将对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带来重要影响。比如美联储加息,但其他国家不加,该国汇率将会承受压力。比如2018美国加息时,新兴市场阿根廷、土耳其的货币大幅贬值。

本次美联储降息后,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打开空间——降息后,外部压力不会太大,汇率也不会有太大的贬值压力。在疫情影响之下,降息成为拉动需求、应对金融市场波动的重要措施。

这些国家如韩国、英国等。3月11日,英国降息50BP。英国央行称,疫情将会影响英国的供应和需求,有充分理由进行大幅度降息。如果需要更多货币刺激政策,该行将会实施。刺激政策的措施包括降息,量化宽松,扩大资助计划。

3月16日,韩国央行召开临时会议宣布降息,将该国基准利率自1.25%下调50BP,降至0.75%。

韩国央行表示,新冠疫情使得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忧虑加剧,导致国内外股市、汇市价格不确定性增大,国际油价大跌。在此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减少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以及其对经济增长和物价走势的影响。

欧日:利率政策空间受限

主要经济体中,欧日中未跟随降息,但欧央行、日本央行扩大了流动性投放。欧央行、日本央行未降息是因为其政策利率已是负利率,降息空间不大;中国央行有降息空间,但未降息显示货币政策正展现独立性。

欧央行3月议息会议决议称,维持存款工具利率在-0.5%不变,但年底前将额外增加1200亿欧元资产购买,且TLTRO-III条件更加优惠。虽然没有降息令市场失望,但加码QE以及TLTRO条件更慷慨,及推出预防银行流动性收紧的新的LTRO,均略超预期。

3月16日,日本央行并未下调政策利率,也未加快国债购买,但增加公司债和股票ETF购买,引入新流动性投放工具。

中金宏观点评称,货币政策空间和作用越来越受限,财政政策有望“补位”。随着欧央行QE加码,预计其资产购买空间越来越受限;负利率推进空间也有限,令欧央行政策空间越来越受限;日本央行并未跟随全球下调政策利率,可能担忧负利率加深负面影响。此次疫情造成的经济冲击,以财政政策应对效果可能更佳,预计未来欧洲、日本可能有财政扩张“补位”。

中国:货币政策展现独立性

3月16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0至0.25%,市场高度关注中国央行是否跟随。

当日,中国央行公告称,2020年3月16日,人民银行实施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同时,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1000亿元。今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3.15%,和上次持平。这意味央行暂时没有跟随美联储降息。

这是一月之内,央行连续两次没有跟随美联储降息。3月初,美联储超预期降息50BP,当时中国央行逆回购政策利率亦保持不变。

财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表示,美联储降息后,全球其他央行跟随降息的概率较大,但中国央行是否启动降息,需要视中国国内情况而定。前期中国已经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定向措施,如定向降准、再贴现再贷款、专项再贷款等,后期需要根据国内经济指标反弹情况以及海外经济对国内影响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降息。

国泰君安的研报称,虽然美联储已经将利率降到零。这不意味着国内央行必然跟随。中美货币政策后续一定程度上会脱钩。这反过来有利于汇率的稳定,有利于人民币资产。美国二次探底可能性较大,但中国资产具备成为全球避险资产条件。

伍超明称,受疫情影响1-2月份的数据较差,但已在市场预期之内。3月份的数据很关键,各方都会观察3月经济指标反弹幅度是否符合预期。“预计后期央行降息概率偏大,但降息幅度是小步幅的。”

虽然各央行步调不一致,但也有协调。3月15日,加拿大银行、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欧洲中央银行、美联储和瑞士国家银行宣布采取协调行动,通过长期的美元流动性互换额度安排(liquidity swap line arrangements),加强流动性的提供。

再如,3月3日G7财长及央行行长声明称,货币政策方面,G7各国央行将继续履行职责,在保持金融体系弹性的同时,支持价格稳定和经济增长。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随时准备在及时有效的措施上进一步合作。

推荐阅读:

中国央行再次未跟随美联储降息 货币政策正展现独立性

(编辑: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