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七大行新增信贷8000亿,占比达75%

杨志锦2020-03-19 12:52

这可能是对股份行额外降准的目的。

中国人民银行3月18日公布的《中资大型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显示,截至2月末,大型银行贷款余额74.94万亿,相比上月增加7947亿。

央行在附注解释称,该表机构指本外币资产总量大于等于2万亿元的银行(以2008年末各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参考标准),包括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国开行、交行和邮政储蓄银行。

另外一张《中资中小型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显示,截至2月末,中小银行贷款余额74.87万亿,相比上月增加2629亿。该表机构指本外币资产总量小于2万亿元的银行(以2008年末各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参考标准)。换言之,主要包括口行、农发行、12家股份行以及诸多城商行、农商行。

计算可知,2月七大行新增信贷占到全行业的四分之三,是2月信贷投放的主力。而在往常,七大行和中小行新增信贷占比几乎对半开。

七大行信贷投向哪?

从增量来看,七大行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增量都在3700亿左右,对新增贷款做出重大贡献。

短期贷款增量可能主要来源疫情专项再贷款。2月央行推出疫情再贷款,具体而言,人民银行通过专项再贷款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对名单内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其中七大行及农发、口行共获得2000亿的额度。

中长期贷款增量可能来自于补短板、稳增长的贷款发放。

比如2月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和国开行河北分行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500亿元的融资专项,用于支持促复产稳投资补短板,保障河北省2020年6月底前开工、续建和保投产的重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补短板等项目建设。

此外,中长期部分贷款增量可能来自于隐性债务置换。记者了解到,2018年10月国办发〔2018〕101号文下发后,部分股份行及城商行参与了置换隐性债务的尝试,但规模不大。2019年6月化解融资平台公司到期隐性债务风险的意见下发后,国有大行也在跟进参与隐性债务置换。

光大证券研究所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在政策驱动下,2 月份大型银行在基建配套融资、抗疫相关行业以及支持中小企业方面“头雁”效应充分显现,成为信贷投放的主力军,政策性银行在基建开发、农副产品以及外贸领域的信贷投放同样稳定,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转贷款安排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

股份行增量少 

包括12家股份行在内的中小银行新增信贷只有2629亿,显得增量较少。尤其短期贷款,增量只有624亿。

王一峰表示,中小银行受制于行业准入门槛、负债成本偏高以及疫情影响复工等因素影响,投放明显不及大行。主要股份制银行2月对公贷款增长尚可,但主要投向基建和抗疫相关领域,而受零售贷款大幅下挫影响,央行口径信贷全月实现负增长,且部分银行已出现缩表迹象,尤以零售业务为甚。

“针对股份制银行的额外定向降准,并要求将降准资金用于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旨在激活股份制银行信贷投放。”王一峰称。

3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更好发挥专项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作用,支持疫情防控保供和企业纾困发展。具体而言,抓紧出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施,并额外加大对股份制银行的降准力度,促进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支持,帮助复工复产,推动降低融资成本。此后,央行对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释放资金5500亿。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股份行整体的体制机制相对比较灵活,客户定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所以在当前股份行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特别对支持中小微企业方面有独特优势。

“目前监管部门加大了对中小银行的资金支持力度,包括较低准备金率、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等,但股份制银行目前整体面临较大的负债压力,要更好的发挥股份行的作用,就需要加大对股份行的降准力度,为其提供长期低成本的资金,这有助于优化股份制银行的负债结构,降低整体负债成本。”温彬表示。

(编辑: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