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财报丨一边下重注研发,一边运营提效,华为如何从“最具挑战一年”走向“最艰难一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南财AI新闻实验室 陈明师
2020-04-01 11:44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华为2019年报发布会上,把2019年和2020年分别是定义为,从“最挑战的一年”,到最艰难的一年”。2019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8,588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1%,与20...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华为2019年报发布会上表示“2019年是华为公司最具挑战的一年,但我们仍有大量储备来应付客户需求。2020年将是检验华为供应链连续性的关键性一年。”

2019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8588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1%,与2018年19.5%增速基本持平;实现净利润627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6%,比2018年的25.1%增长相比,大大降速;经营性现金流914亿人民币,保持22%高增长。

迎接“最艰难一年”,华为体质是否过硬?南财AI新闻实验室对华为2019年报进行拆解。

研发加码,大幅抑制利润增速

对比2015年到2019年华为销售收入的增长,呈现一个漂亮的L型反转,营收增速从2015年的37.6%,一度下降至2017年的15.73%,此后连续回升,至2019年仍然保持了19.08年的增速,与上一年基本持平。

 

五年利润增速呈现的则是一个倒N字型,除了2016年因为手机业务规模投入影响了利润率,当年净利润增速仅为0.38%外,2019年的净利增速为近5年最低。

 

有几个显性数据变化能说明华为利润下降的原因。首先,研发人数,从2018年的80000+上升到了96000+,研发人数点比从45%上升到了49%

 

 研发费用从2018年的1015.09亿上升至2019年的1316.59亿,投入占营收比从14.10%上升到了15.30%。

 

“华为净利润下降很容易理解。5月16日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之后,我们肯定努力加大研发投入,努力补洞。大量供应商不能给华为提供补给,华为供应链得需要重构。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维持2018年、2017年同样的利润率,不顾生存。我们肯定是先生存下来,补洞。”徐直军在发布会上回应了利润下降主要原因,补洞,根要扎得更深。

华为在财报中披露,2019年,华为研发投向为5G、云、人工智能及智能终端等“面向未来的研发投入”,以及增加“业务连续性方面的投入”,至使研发费用率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 ; 

实体清单、疫情双重挑战

2019年,从收入结构来看,增长最快仍然是终端消费者业务,获得了34%的正增长,其次为企业业务;而增长最快的区域,则来自中国本土,达到了36%,其次为亚太。

 

尽管大部份业务、区域收入都呈现了正增长的态势,但是对比2018年的表现发现,华为2019年的收入结构中,对比2018年下降1.3%的运营商业务,其2019年总体呈现了运营商业务提升,而消费终端降速的趋势;同时2018年表现优异的欧洲及中东非洲区域当年增速是24.3%,至2019年降为0.7%;与此同时中国本土的销售比重从2018年的51.6%上升到了59%。

 

徐直军说,由于美国实际制裁始于去年5月16日,所以华为在2019年仍然“有接近半年的快速增长。我们有大量储备来应对客户需求“,他对接下来的2020年持谨慎态度,“2020年华为公司将是最艰难的一年,因为全年都处于实体清单下。我们的储备也快用完了。是全面检验我们供应连续性能否发挥的重要一年”。

海外的发展,一方面受到实体清单影响,另一方面受疫情的影响,“欧洲5G会延后,疫情持续多长时间,就会延后多长时间。”相比之下,他认为“中国加快推进5G建设,目前三大运营商都在组织招标进程中。我相信三大运营商会完成其年初5G建设量,甚至会多一些。具体完成多少,一部分取决于他们有多少预算,也要取决于供应情况。

徐直军说,5G在2019年为华为带来的收益仅30亿美元,5G的投入从2020年开始,而中国5G是全球的亮点,本土的竞争或将异常激烈。

运营效率提升,长短期借款增长60%

深淘滩、低作堰。华为2019年除了在研发作足准备之外,注重经营效率,挖潜内在潜能的企业管理文化也体现在2019年财报中。

 

2019年,持续变革提升运营效率,销售与管理费用率下降1.3个百分点,从而使得总期间费用率仅上升0.1个百分点。 同时,现金与短期投资余额合计人民币371,040百万元,较2018年增长39.6%,流动性风险进一步降低。 2019年,华为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DSO)为58天,较2018年的70天下降12天 ;存货周转天数(ITO)为111天,较2018 年的77天增加34天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DPO)为91天,较2018年的77天增加14天。总体表现稳健。

但得留意的是, 截至2019年底,华为长短期借款合计人民币1121.62亿元,较2018年底增加了60.4%,公司财报解释称:“主要是为了保障公司重点业务 及面向未来研究与创新的持续压强投入,和对品牌与渠道建设、业务连续性等的重点投入。 ”

(编辑:朱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