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胡一帆:全球金融市场紧张程度远低于2008年 负利率时代人民币资产受追捧

21世纪经济报道 朱丽娜
2020-04-02 07:00

胡一帆。资料图

【全球“战疫”】

投资者也在问现在是否应该开始建仓?我们无法预见市场何时出现拐点。但是投资者要保持投资,也可以利用一些结构性产品,关注一些优质的龙头公司,这些企业能渡过难关,又能受益于市场反弹。对于长期的看法, 可能会有几个改变。疫情过后,全球化将出现放缓,逆全球化、本土主义会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会更依赖于当地的供应链。

美国股市历史上共经历过5次熔断,其中4次发生在今年3月的短短10天内。

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在全球扩散,金融市场风声鹤唳。“从跌幅来讲,已经和金融危机类似,但金融市场的紧张程度(financial stress)却远远低于2008年,因为这次的下跌主要受疫情的事件驱动。但从资产抛售的数量(volume)来看,也是远小于上一次金融危机的,这说明大家觉得跌下来可能是一个入市的机会。”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兼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胡一帆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胡一帆认为,欧美的疫情在4月达到高峰,5月可能有望解除最严格的管制,疫情反复性的风险也较高,“预计上半年比较差,三季度比较疲弱,将出现U型复苏,而非V型,慢慢在第四季度显现。”她说。

同时,摩根大通分析师表示,市场动荡的最黑暗时刻已经过去,大部分风险资产包括股票和信贷产品,已经在世界各地的经济衰退中触底。

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在全球扩散,金融市场风声鹤唳。-新华社

金融市场紧张程度逊于2008年

《21世纪》:受疫情冲击,全球金融市场此前出现恐慌性抛售,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全球多个央行纷纷降息,并推出一连串刺激措施, 目前来看这些措施成效如何?未来美联储还有哪些可用的子弹?

胡一帆:从3月以来,全球市场有了很大的波动,特别是风险资产包括股票和债券都大幅度下滑,截至4月1日,全球股市下跌了22%,美国标普指数下跌了23.4%,中国股市相对好一些,跌幅在11%,而新兴市场跌幅更达到约28%。从债券的角度来看,美国高收益债券价格下滑了20%,欧洲高收益债券的跌幅也约20%,即使是投资级别的债券也下跌了约10%,确实出现了全球性抛售。即使黄金这类避险资产也出现下跌,主要是由于市场流动性紧张,投资者纷纷去杠杆套现。

美联储已经表示提供无限的流动性,这的确可以说是走到了政策的尽头,美国短期的国债收益率已经为负,美国正式进入负利率时代。此外,美联储还在市场上直接释放流动性,购买国债以及“两房”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以及企业的债券,可以说,当年金融危机做的,现在都已经做了。美联储还可以购买交易所上市基金ETF,救助股市。全球来看,到了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情况,货币政策的边际效应的确在下降,未来要靠财政政策发挥作用。

《21世纪》:全球经济衰退似乎已成定局,是否会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相比以往历次的金融危机,这次同时叠加石油价格战,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有何不同之处?

胡一帆:在跌幅上面,这次基本上在16天之内完成了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跌幅,美股出现了四次熔断,其中有两天的跌幅创下了历史纪录。市场恐慌指数也达到了金融危机的水平,接近90。从跌幅来讲,已经和上次金融危机类似,但金融市场的紧张程度(financial stress)却远远低于2008年。但从资产抛售的数量(volume)来看,也是远小于上一次金融危机的,这说明大家觉得跌下来可能是一个入市的机会。

同时,信用利差(credit spread)拉大的幅度也远小于2008年,上一次金融危机期间信用利差扩大的幅度是现在的2-3倍。而且在上次金融危机期间,新兴国家已经出现了货币危机,这次尽管美元走强,但新兴国家货币没有出现危机的状态。

目前投资者持有的现金水平也比较高,从全球财富管理市场来看,投资者手上都有20-30%的现金。因此,这次虽然市场的跌幅与金融危机相近,但属于短期内市场的极度恐慌,且随着各国政策的调整而大幅波动。美联储出台了大规模的货币刺激加财政刺激,恐慌指数已经下跌至60左右。

疫情下四大关注点

《21世纪》:在你看来目前包括美股在内的金融市场是否已经反映了最坏的消息?何时市场才能真正地寻底企稳?

胡一帆:从短期来看,我们要关注几个方面:全球抗疫的状况、短期对经济的影响、政府的刺激政策、以及长期的影响。

第一,从短期疫情控制来看,亚洲基本上得到控制,欧洲状况在好转。大家最担心的可能是美国,因为欧洲对疫情的控制是全国性的,而美国是各个州自行采取政策,除了纽约州、加州等采取了比较严格的封锁措施之外,其他一些州还相对宽松。因此大家很担心美国疫情的拐点到底在哪里?我们现在的判断第二季度总体来看,全球疫情还将处于一个加强控制的阶段。

第二,对经济的影响,短期内影响比较大,全球都在下调对经济的预测。中国当然第一季度受到的冲击最大,二季度复工好转(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截至3月28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达到了98.6%,中小企业复工率已经达到了76%)。但现在由于外需出现很大的收缩,对二季度中国经济复苏带来了新的压力。我们了解到在某些制造业、消费品等行业,国外订单大幅度减少了。

我们整体判断是,今年上半年,全球受疫情影响非常大,下半年将会出现复苏反弹。全球GDP预测从之前的3.1%下调至-0.2%,全球进入负增长。美国GDP增长由1.3%下调至1%。明年大家预期在经济状况改善之后,出现反弹。

第三,政府也出台了非常强有力的刺激政策,一个月期和三个月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均跌至负值。美国还出台了大规模的债券购买计划。美联储最近也表明将提供无限的流动性,的确缓解了市场流动性紧张。目前市场上最希望看到的2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大约占美国年度GDP的10%,规模非常大。其他国家,除了货币刺激之外,财政刺激力度也非常大。德国总理默克尔最新签署的补充预算,推出了5500亿欧元的一揽子计划,达到GDP的约15%,确保企业在疫情期间生存下来。

第四,对于长期的看法, 可能会有几个改变。疫情过后,全球化将出现放缓,逆全球化、本土主义会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会更依赖于当地的供应链,否则在某个区域出现供应链断裂后,会对全球造成影响。同时,目前全球政策都是支持增长,未来政策的重点将会转向平等问题,增加全民抗风险能力。以前觉得金融危机百年一遇,但没想到很快市场遭遇这么大的震荡,可能需要重新审视监管,是否存在结构性的缺陷,比如企业杠杆、市场流动性问题等。

《21世纪》:各国近期陆续出台了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其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

胡一帆:我们看到各国政策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疫情得到控制之后,中国也出台刺激政策,资助受疫情打击的行业以及中小企业。欧洲的政策主要在于救助中小企业,德国、丹麦等国纷纷出台了政策,为企业和雇员提供“保护伞”。以德国为例,联邦政府的扶持政策涉及大型企业,也涉及中、小、微型企业和自由职业者及个体自主经营者。

美国出台了2万亿美元的刺激政策,最主要用于医院的花费和救援计划,以及对美国家庭提供现金补贴等,也包括一些企业贷款。但在防止出现大面积失业方面,确实力度不如欧洲。因此,最近市场对美国GDP的下调幅度要大于欧洲。

U型反弹可期

《21世纪》:从短期来看,金融市场仍将面对大幅的波动,在这种情形下,投资者应如何应对?现在是入市的好时机吗?

胡一帆:我们的基准情形是欧美的疫情在4月达到高峰,5月可能有望解除最严格的管制,疫情反复性的风险也较高。上半年比较差,三季度比较疲弱,将出现“U型”复苏,而非V型,(复苏)慢慢在第四季度显现。

今年我们对投资者的建议是保持投资,全球央行都出台了强有力的救市措施,我们很难预测确切的市场底部。考虑到市场下滑过程的速度和幅度,这次16天完成了金融危机期间大约一年内的跌幅,如果疫情在欧美受控后,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快速反弹。2008年金融危机一直持续到2009年3月触底,随后两年标普500指数分别有21%、30%的涨幅,因此建议投资者要保持投资。在这个行情中,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波动性上升,投资者可以利用期权等工具来参与反弹行情。

债券作为防御性的投资,一直受到投资者的青睐。美国高收益债券在经历一波下跌后,与美国国债的利差已经达到900基点的历史高点,在市场流动性改善的情况下,违约风险有所降低,这些高收益债券也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对于新兴市场的高收益债券和主权债,我们也比较看好。

同时,投资者要注意分散风险,不要集中于某一个市场,做好资产配置。投资者也可以考虑避险资产,比如黄金,以及一些长期投资。

投资者也在问现在是否应该开始建仓?我们无法预见市场何时出现拐点。但是投资者要保持投资,也可以利用一些结构性产品,关注一些优质的龙头公司,这些企业能渡过难关,又能受益于市场反弹,在亚洲,估值已经处于历史的低位,特别是在线消费公司,包括电子商务、在线游戏、食品配送等行业。

《21世纪》:今年以来,全球新兴市场货币,然而,人民币在当前形势下却保持稳健,近一个月仅贬值0.7%,这对于国际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有何吸引力?

胡一帆:人民币资产,尤其是央票、国债比较有吸引力。中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一直下滑,目前在2.7%左右,相对于全球其他国家负利率而言,优势非常明显。全球投资者都有参与的热情。去年中国A股被纳入MSCI指数之后,全球投资者参与中国股市的占比已经达到3%,在债券市场的占比已经达到10%左右。

从短线来看,美元被视为避险资产,走势偏强,但考虑到美国疫情的风险,以及货币、财政政策的双线刺激,疫情过后,美元强势不一定能够维持。总体而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保持相对稳健,在7左右波动。

特约撰稿 朱丽娜 香港报道

(编辑:辛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