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作文题如果是“疫情”,你怎么写?

创新教育王峰2020-04-02 20:28

高考作文会不会与疫情有关?

17年来,高考时间首次调整,上一次高考时间调整,是在发生“非典”的2003年。

广大高考考生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另一个疑问又在很多人心里升起:高考作文会不会与疫情有关?

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何郁近日就撰文称,“我不太赞成高考作文命题跟时政热点走得太近,那样容易助长押题之风,不利于公平公正选拔人才,也不利于高考阅卷客观评分,但这次情况有些不同。”

何郁所的一个重要的理由是,2019年高考语文考纲进一步强调“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强调道德品质的考查,强调科学思维、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考查。“从这个意义上说,2020 年的高考作文也不应该绕开新冠肺炎疫情这个话题。”

“目前高考共有8套试卷,其中上海卷和江苏卷的历年作文题目以本地人文之美为特色,其他6套试卷的作文题与现实关联度极高,以疫情为题的可能性是很大的。”高途课堂高中语文名师闫姬说。

“疫情这个题目确实太热门了,据我所知很多教研机构都在研究如何围绕疫情命题,不久前深圳一次统考就出了关于疫情的作文题。”闫姬说。

押题易如反掌?

但如果高考作文确实是以疫情为题,那么如何解决押题的问题?

这样的争议已不是第一次出现。

2019年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这是教育乃至全国工作的一项大事,尤其是劳动教育被提上重要地位。果然,2019年的全国Ⅰ卷高考作文题是关于劳动教育。

“题目一揭晓,举国上下一片欢腾,都说自己押中了高考作文题。事实上,所谓的押中只是指平时训练过的作文题恰好与高考试题的话题一致。”福建省一名高中语文老师说。

“尤其是全国Ⅰ卷作文题的命题材料与厦门市2019届高三一模作文题的命题材料极为相似,但是两道题目的命题要求却不同。全国Ⅰ卷要求考生面向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而厦门市模拟题要求考生写一篇在‘发扬劳动精神,逐梦新时代’的主题班会上的发言稿。”上述老师介绍。

他认为,尽管题目都是关于劳动教育,但由于所给的“命题材料”与“命题要求”不同,写作时的“分析路径”与“问题指向”就不同,考生很难将以往写过的“劳动”话题作文直接套作。

显性考还是隐性考

“以热点话题或事件为题时,既可以显性考查,也可以隐性考查。”闫姬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比如,汶川地震成为了2008年多套高考试卷的作文题,全国Ⅰ卷和陕西省的题目都是提供了与抗震救灾有关的素材,要求考生完成800字左右的作文,这就是显性考查。四川卷的作文题是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重庆卷的作文题是以‘生活在自然中’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安徽卷的作文题是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这就是隐性考查。”闫姬说。

事实上,高考作文题目与社会现实热点的联系越来越紧密。2017年全国Ⅰ卷作文题提供了“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等12个话题,这些话题几乎都是当年的时政热点。

如何以疫情为题

如果2020年高考作文以疫情为题,会考查哪些内容?

4月1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在对高考延期进行解读时的一句话格外有启发意义。刘月霞指出,下一步,教研机构要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学会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做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高考语文试题,一定会注重考查学生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比如通过疫情反思敬畏自然,与野生动物的和谐共处;科技进步在疫情之中也有明显的体现,比如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搭建。在疫情背后,还可以考查多重情感和思想,比如爱国、责任担当、思辨精神等。”闫姬说。

当考题以隐性方式考查疫情时,考生在作文中如果没有写关于疫情的内容,会不会得低分?

闫姬认为不会,“高考有明确的评价体系,第一位的是要考查学生的思维深度,而不是背景。相反,如果被阅卷老师认为写出的作文是提前准备好‘套路’的套作的话,那么一定是低分。”

实际上,今年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发布,这套体系将成为指导高考命题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南。

教育部考试中心副研究员张开撰文介绍,高考语文科突出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性、通用性,重点考查阅读素养、表达素养,以及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在应用性方面,张开介绍,通过设置新颖的问题情境,将学科内容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生活实际等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增强语文联系实际的能力,善于观察、体验,主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