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收储,与粮食安全息息相关。
2015年末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要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加快粮食加工转化。
从此,我国正式开始了农业去库存工作,一方面,深化改革“控增量”,一方面消化库存“减存量”。试图改变当前我国低端农产品过剩,且生产效率不高的局面。
粮食“去库存”完成如何?我国的粮食生产与储备能否平稳应对新冠疫情可能引发的全球粮食危机?值得注意的是,继2001年和2009年之后,我国在2019年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粮食储备摸清了“家底”,未来将继续发挥重要的“压舱石”作用。
玉米去库存接近完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粮食作物的库存分化还在持续。其中,去库存任务最重的玉米,相关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而稻谷去库存任务则仍然十分严峻。
过去,由于我国玉米收储价格较高,导致玉米产量较高,行业供给过剩,库存积压严重。2016年开始,我国开始积极调整玉米种植结构,调减“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同时多次进行临储拍卖,以满足市场需求。Wind数据显示,2019年年末,我国玉米库存量约为1.23亿吨,相对于2016年超过2.5亿吨的储量,已经下降一半。
实际上,随着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产能陆续投产,2018-2019年度我国玉米需求继续增加,产需存在一定的缺口。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全年我国玉米生产2.61亿吨,消费2.78亿吨,其中工业消费超过8300万吨,深加工需求持续增加。
在稻谷方面,库存则持续高位。Wind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国稻谷库存量达到1.75亿吨,虽然比前一年减少了约60万吨,但仍处在历史高位。全年的库存消费比高达86.2%,即便在无任何新增供给情况下,可供全国使用10个月。同时,我国稻谷进口量也有下滑,菲律宾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稻谷进口国。
因此,在2018年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当时的国家粮食局(现已改组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曾明确指出,稻谷库存多、压力大,且产业链条短、消费弹性小,是当前库存消化的重点和难点。
小麦库存同样快速增加。Wind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小麦产量达到1.33亿吨,消费量约为1.23亿吨,已连续多年产大于需。与此同时,小麦年末库存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来到1.01亿吨。不过,高品质小麦的生产依旧是我国的短板。2019年我国全年进口小麦预估为350万吨,其中大部分是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地的高品质小麦。
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目前,我国粮食产能稳定,产量持续保持在历史较高水准,粮食产量连续5年达到1.3万亿斤以上,但生产之后的粮食收储制度,则被认为需要进一步改革。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被认为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被认为和去库存紧密关联、相互促进。
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收购制度上,将过去粮食统一“最低收购价”收购,转变为以市场为主导的粮食收储制度。首先从玉米开始。2015年,临储玉米收购基准价格大幅下调每斤0.12元至1元。2016年,玉米取消临时收储政策,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改革,对农民进行生产者补贴。而在储备制度上,则包括完善储备轮换管理,优化突出调节机制,严格质量监测等多方面内容。
不过,中央同时多次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因此,农业去库存为代表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隐含着将农业发展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的要求。
这一要求下,未来的粮食生产会呈现出怎样的走向?根据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此前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9-2028)》,未来稻米去库存将速度加快。稻谷产量维持在2亿吨以上,稻米消费总量保持稳中有增态势,库存消化加快。
而小麦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十年展望期间小麦播种面积将稳定在3.60亿亩左右。小麦消费呈增长态势,中国仍将进口一定数量的专用小麦用于调剂国内市场需求。
玉米供求关系由阶段性宽松向平衡偏紧格局转变。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都将呈现恢复性增长,未来十年预计玉米自给率保持在97%以上,玉米进口有望保持在配额范围内。
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将大幅增加。受益于大豆振兴计划的实施,展望期间大豆播种面积预计增加2400万亩。大豆压榨消费以进口为主的格局不会改变,进口大豆仍将维持高位,但增速明显放缓。
(编辑:耿雁冰)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