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爆发!中国日产防护服150万、N95口罩340万,已满足国内需求正扩大出口

夏旭田2020-04-08 16:19

中国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产能产量大幅增长。

4月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介绍,中国口罩、防护服、隔离眼罩/面罩、测温仪等医疗物资产能产量大幅增长。

截止4月5日,中国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日产能达到150万件以上,医用N95口罩日产能超过340万只,重点跟踪企业医用隔离眼罩/面罩达到29万个,全自动红外测温仪日产能1万台,手持式红外测温仪日产能40万台,这些产品已基本能满足国内需求,企业正在尽力组织扩大出口。

但在庞大的国际需求面前,中国的产能也是有限的,比如,中国的呼吸机产能不足全球的1/5,还受全球化的核心零部件供应不足的制约;中国防护服日均产量大幅上升,满足国际市场需要问题不大,但中国产能与进口国的标准并不完全匹配。

产能快速提升,已能满足国内需求

发布会上,曹学军介绍,通过全力动员复工复产,支持企业技改扩产,开辟绿色通道,加快生产企业资质审批,加强人员、设备、原辅材料运输等关键环节的协调,中国口罩、防护服、隔离眼罩/面罩、测温仪等医疗物资产能产量大幅增长。

她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4月5日,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日产能达到150万件以上,医用N95口罩日产能超过340万只,重点跟踪企业医用隔离眼罩/面罩达到29万个,全自动红外测温仪日产能1万台,手持式红外测温仪日产能40万台。

“当前,海外疫情加速蔓延,国内防疫形势依然严峻,防疫物资的需求依然较大。从供需情况看,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隔离眼罩/面罩、测温仪、呼吸机产能已基本能满足国内的需求,企业也正在尽力组织扩大出口。”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累计为湖北等地区调拨了医用防护服超过800余万件,医用隔离面罩(眼罩)165万个,免洗手消毒液357吨,手持红外测温仪66万台,负压救护车1000余辆,呼吸机等医疗救治设备超过了7万台套。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产业链的协调,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精准对接国内外的需求,严格指导企业执行相关标准,确保产品质量,为国内外抗击疫情继续做出贡献。”曹学军说。

应对海外疫情,企业加班加点扩大出口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指出,中国是医疗物资的生产大国,面对疫情防控需求,中国各类呼吸机、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等重点医疗物资生产能力快速恢复并实现了扩能扩产,为有效防控疫情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他指出,在保障本国疫情防控的同时,企业正加班加点,千方百计为全球抗疫提供支持,根据全球疫情蔓延扩散的态势扩能扩产。

但他指出,在庞大的国际需求面前,中国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同时还有诸多因素制约着中国医疗物资产能的发挥和供给能力的提升。

“比如,全球媒体关注的呼吸机生产,就受到全球化的核心零部件供应不足的制约,中国的产能不足全球的1/5,即使在关键零部件保障供应的情况下,想完全满足全球疫情防控需要,也是不太现实的。”

再比如,防护服的全球保供也受到中外质量标准、使用习惯等差异的制约。黄利斌表示,中国防护服目前的日均产量已经超过了150万套,理论上讲,满足国际市场需要问题不太大。但这些防护服是分别按照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不同质量标准体系生产的,与进口国和地区的相关要求并不完全匹配。

“而近期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四部门出台的规定要求,出口的检测试剂等5类产品,国内生产必须获得中国药监部门的资质,同时要符合进口国和地区的质量标准要求。”

黄利斌表示,在中国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国外疫情蔓延加速的时候,中国愿意对有关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鼓励企业用高质量的中国产品去服务国际社会。

根据工信部对驻外使领馆电报的梳理统计,截至3月底,共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向中国提出相关物资需求,涉及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测温仪、呼吸机、药品等。

(编辑:周上祺)

新冠肺炎疫情地图-全国各地实时查询·病例小区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