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精神病类药企的幕后,有一个身价300亿美元的家族
江苏连云港的这对夫妻,缔造了恒瑞、翰森两家千亿市值的药企。
中国医药领域,开始成为又一个造富的金矿,而且,出了一对富豪夫妻档。
最近,《福布斯》公布2020年全球富豪榜排名,在医疗健康的子榜单中,前4名均是中国企业家,尤其惊奇的是,排名分居第一、第二的翰森制药钟慧娟与恒瑞医药孙飘扬,两人为夫妻,分别坐拥157亿美元和142美元的身家。
市值超过4000亿的恒瑞医药,常年是A股医药板块的“市值一哥”,掌舵人孙飘扬很早即声名在外,钟慧娟则相对低调,2019年6月,翰森制药在港交所上市,市值站上千亿港元,股价稳步上扬,“老板娘”身价跃升,才后来居上。
目前,翰森制药市值约1700亿港币,市盈率约60倍,东方高圣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瞿镕告诉《21CBR》记者,翰森的高估值,一方面来源于二级市场的抱团效应,资金扎堆白马股,致估值不断攀高;另一方面,过去两年,集中采购、医保目录调整常态化等政策效应发酵,提前布局创新药的翰森具备竞争优势。
夫妻档分掌千亿市值的药企,固然是风云际会,也有对两人专注、敬业和前瞻性的奖赏。那么,成就医药女首富的翰森,又是家怎样的公司?
1、医药伉俪,各有侧重
翰森制药成立于2015年末,只是一个海外上市主体,其经营主体为江苏豪森药业,创建于1995年,总部位于连云港。无论豪森或者翰森,知名度多局限在医药业以及高瓴等资本玩家,直到登陆资本市场,才引人注目。
翰森制药盈利能力非常出色,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2019年营收86.83亿元,同比增长20.4%,净利润为25.57亿元,同比增长34.3%,2016年以来,毛利率一直稳定在92%左右。
翰森制药净利润
翰森制药的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即是兼任豪森药业董事会主席、CEO的钟慧娟,由于丈夫孙飘扬执掌了恒瑞医药(600276.SH),在翰森上市前,夫妻两人就有“医药伉俪”之称,翰森收入规模约为恒瑞的1/3,后者2019年的营收规模约为232亿。
1995年7月,恒瑞医药的孙飘扬与一香港商人,以70万美元合资成立豪森药业,由于孙本人分身乏术,本是化学老师的钟慧娟辞职加入豪森,担任领导者,开始设计产品路线与商业策略,确立了仿创结合的路线,专注改进传统药品或者仿制国外原研药。
根据《药品价格管理办法》,首仿药享有一定程度的定价优势和先发优势,在传统药企中,能进行首仿的药企,亦是研发实力的象征。豪森已在中国推出超过30多种首仿药,起点相对高,奠定了后续产品销售、研发的优势。
豪森药业2015年开始一系列运作,为上市做准备,先是注册海外主体翰森制药,搭建离岸架构,由翰森制药全资控股豪森制药。
2016年,翰森引入高瓴资本,出让3%股权融资1.8亿美元,当时估值即已达60亿美元,2019年2月,博裕资本又以2.49亿美元,认购约3%的股权。
上市完成后,翰森则由钟慧娟控制的家族信托Sunrise信托控股,持有68.35%股份,其余股份主要由Apex Medical、高瓴资本、博裕资本及公众持有。
现今,这对夫妻,同时控制A股与港股市值最高的药企。除了少部分关联交易、商品采购外,两家各有侧重,恒瑞重点领域在抗肿瘤业务,且以阿帕替尼、PD-1等高门槛药物为主;翰森则专注在中枢神经领域以及肿瘤领域,各有重点适应症,形成了错位发展,在产品线上几乎不构成竞争。
或许,这是夫妻两人商量协同的结果。
2、主打“中枢”,数一数二
钟慧娟主攻的药品,普通人并不熟悉,然而,就对应的病患群体而言,均是非常要紧的药物。比如,相对知名的当属“格列卫”,正是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格列宁”的仿制药。
从翰森的产品管线看,多元化的产品组合以及主次分明的销售布局其最大的特点,其药品共涉及中枢神经系统、抗肿瘤、抗感染、糖尿病、消化道和心血管六大领域,并策略性地专注于前四大领域。
2019年,支持翰森营收的主力板块,依次为抗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抗感染领域,年收入分别为35.3亿元、21.71亿元、18.29亿元,三者在总收入的占比分别超过86%。尤其难得的是,在钟慧娟的领导下,翰森核心产品在细分领域均居“数一数二”的地位。
抗肿瘤业务是翰森收入的最大支柱,旗下“普来乐”过去8年一直是销量最高的“培美曲塞二钠”品牌,2018年市占率达到46.2%,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上,培美曲塞二钠的体量在中国市场位列第二。
据估算,中国肿瘤药品规模在2018年达到1575亿元,占中国总医药市场10.3%。
瞿镕告诉《21CBR》记者,肿瘤领域是当下医疗领域最热门的方向,市场增长空间大,竞争也激烈,企业突围相当不易,翰森表现最强的中枢神经系统领域,门槛高,竞争对手少,随着患者人群不断增长和就诊率上升,市场机会其实更大。
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翰森制药主要在售两款产品:欧兰宁和阿美宁。以2018年销售额计算,翰森制药是中国第一大精神疾病类制药公司,市场占有率为9.2%,自2014年来,一直稳居中国精神类药品市场第一。
其中,欧兰宁是“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第二代药物)的首仿药,适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及双相情感障碍,为长期使用药品,2018年五月,欧兰宁成为中国首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奥氮平片。
此外,由于耐药性不断增加,抗感染已成迫切的公共卫生问题,相关领域在国内市场年规模达到2179亿元。从2015年起,翰森制药的“泽坦”就稳居中国替加环素药品销售市占率第二。
新冠疫情期间,抗感染药物属于防控的重点物资,翰森制药旗下两款抗感染药物:恒捷®利奈唑胺和泽坦®替加环素,均成为湖北省卫健委紧急指定需求的药品。
其他糖尿病、消化道、心血管等规模大、增长快、临床需求缺口大的领域,翰森也均有产品布局,且2002年已开始1.1类创新药物的研制,在创新药领域有一定先发优势与经验积累。
目前,翰森拥有13款主力产品,包括11款首仿药,其中8种为已商业化的核心产品,5种具有增长潜力。13款主打产品的销售额,占到2018年总收入的九成,收入贡献最大的3款产品分别为欧兰宁、泽菲及普来乐,收入占到半壁江山。
同时,翰森制药不断扩容其销售网络。截至2018年末,其销售团队达到4500人,覆盖1900家三级医院以及超过5000家二级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在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肿瘤两大领域基本实现全覆盖。
3、力拓新药,谋局全球
坐拥多个明星单品的翰森制药,并非高枕无忧,其以仿制药销售为主,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以及集中采购新政正扩大实施,利润承压是必然。特别是,旗下诸多首仿药的保护期或监测期均已失效,面临原研药及其他仿制药更大的竞争。
这种压力,在居高不下的销售费用上有所体现,2016-2018年,翰森销售费用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一直超过40%,直到2019年才降至40%以下,即便如此,32.66亿元的销售费用,也远超研发支出。
瞿镕告诉《21CBR》记者,现有集采政策,对于大部分仿制药都会较大影响,翰森旗下的重磅品种奥氮平和培美曲塞二钠均为集采品种,其面临的集采压力并不小。
“未来仿制药就是薄利多销,从仿制药到创新药是必然趋势,中国会形成‘专利悬崖’。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创新同样意味风险,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不必一味追求First-in-class,而是从临床需求出发,找到患者真正有需求的产品。”瞿镕说。
从以仿为主的仿创结合,向创新药为重点方向的升级转型,对于钟慧娟掌舵的这家千亿市值公司而言,至关重要。2019年的IPO,募资规模高达78亿港元,其中,45%即用于研发项目、扩充公司的研发团队及用于技术的投资。
翰森转型的优势在于,钟慧娟较早介入创新药的研发,2011年以来,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1.1类在研创新药数量及获批首仿药数量均排名前两位。
在研发费用上,从2016年的4.03亿已增至2019年的11.21亿元,在收入占比达12.9%,在上海、连云港的两个研发中心,研究人员达1200名。
从其披露的研发管线看,翰森已布局近百种在研药物,至少6种已进入临床二期及之后的1.1类新分子实体创新药,2020年底之前,预计推出15个新品种。
比如,2019年末,其开发的“卡格列净片”,已成为中国首仿的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SGLT-2)抑制剂。
现年59岁的钟慧娟已为翰森制药制定的长远目标,是成为全球化创新型制药公司,满足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其策略包括:加强开展创新药研发,持续强化首仿药产品组合,并考虑以选择性收购和战略投资扩充业务和产品组合。
同时,她正开始计划开拓海外市场,以第三方代理和当地经销商建立全球分销网络,慢慢渗透到欧美、日本等发达市场。无论全球化或创新药企,都是一个漫长的征途。
从翰森管理层的人选看,两夫妇已显露出培养接班人的考虑。
公开资料显示,两人的女儿孙远作为家族信托受益人,在弘毅资本担任2年分析师后,于2011年10月即加入豪森,现担任执行董事,主要负责研发战略、业务发展及投资战略提供指引,不过,她尚未在恒瑞医药任职。
就这个制药家族而言,夫妻分居全球医药富豪前两席,合计身家300亿美元,确有戏剧性,不过,相比炫目的财富创造,其创业更大的价值在于悬壶济世。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编辑:梁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