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蹒跚起步到展翅腾飞:浦东金融产业30年蜕变记

陈植2020-04-17 23:05

1991年2月18日,邓小平一家进入上海新锦江大酒店41层旋转餐厅眺望上海市区面貌,回头跟身旁的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朱镕基说:“我们说上海开发晚了,要努力干啊!”

随即朱镕基向邓小平讲述了浦东“金融先行”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经历30年的蓬勃发展,上海浦东新区金融产业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如今的浦东,汇聚了股票、债券、货币、外汇、保险、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和黄金等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体系最为完备、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

与此同时,沪港通、沪伦通、原油期货、黄金国际版、债券通、中日ETF互通等跨境金融投资产品先后落地,令浦东新区金融产业正迅速向全球辐射,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更上一层楼”。

更令市场瞩目的是,自贸区一系列金融创新措施的相继落地,正赋予浦东更强的金融活力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打造国内最全金融要素市场

改革开放后上海建立完善的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浦东扮演的角色相当关键。

1980年代属于探索阶段,中央酝酿启动金融市场改革开放,在上海先后发行了新中国首只股票,开办了国内首个证券交易柜台,启动了首家外汇调剂公开交易市场。

1990年代属于金融要素逐步集聚阶段,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体系在上海初步形成,期间浦东的金融要素集聚效应开始凸显,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先后落户浦东。

进入21世纪,浦东地区的金融要素市场体系进一步扩容,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相继在浦东开业,进一步完善了上海金融要素市场体系。随着浦东地区金融要素的集聚,上海的金融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上海金融市场成交额从2001年的10.8万亿元,扩张至2012年的528万亿元,12年增长约50倍,在全球金融中心的发展史上也属罕见。

党的十八大以来,浦东的金融要素体系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随着上海保险交易所、全国性信托登记平台等新型金融要素交易机构相继落户浦东,上海与浦东新区俨然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投融资平台,银行间市场也成为中国市场化的基准利率和基准汇率生成地,以及境内人民币相关产品交易定价中心,上海期货市场则发展成全球三大铜定价中心之一……

随着浦东新区金融产业持续蓬勃发展,相关部门也注意到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与庞大的资本体量并不匹配。比如中国资本市场占全球资本市场的11.3%,拥有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与第三大债券市场,但上海股票市场外资持股比例仅有约7%,债券市场外资持有占比不足4%,均低于海外资本在新兴市场平均投资比重。

因此,这些年浦东新区金融产业承接着一项新任务,就是坚持国际化导向,加强金融要素市场开放的系统性和协调性,进一步完善金融要素市场开放结构。

随着沪伦通、沪港通、原油期货、黄金国际板等跨境金融投资产品的相继落地,如今浦东新区的金融开放程度不但大幅提升,还吸引了大量国际知名资管机构争相落户浦东拓展中国市场。

相关数据显示,如今浦东地区的外资金融机构集聚程度是全国最高的。比如逾18家外资银行法人银行,逾21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落户浦东,均占全国的约一半;全球十大PE机构中,超过五家落户浦东;首批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全部在浦东;首批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的6家海外知名对冲基金中,4家落户浦东,第二批试点的5家企业全部落户浦东……

在上述浦东地区金融机构负责人看来,这为浦东地区进一步完善金融要素市场体系,持续提升国际金融市场影响力与话语权,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石。

 

自贸区助推浦东金融创新“源源不断”

2013年,国务院批复在上海浦东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自贸区),无疑给浦东新区金融产业蓬勃发展与持续升级注入新的“动能”。

“《进一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案》,相比现行的金融开放政策,金融创新空间更大更具想象力。”这位浦东地区金融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推动自贸区发展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浦东相关部门也制定了推进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众多措施,包括配合金融监管部门推动要素市场的集聚和发展,启动沪港通、黄金国际板等;打造有特色的金融创新区域——陆家嘴侧重持牌金融机构的集聚、张江的侧重点在科技金融、世博前滩侧重于央企和民营总部的金融板块等;努力优化金融发展环境,继续打造国际金融人才培训基地和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多位见证自贸区金融创新发展历程的银行跨境业务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如今自贸区的一系列金融创新,令他们跨境业务蒸蒸日上。尤其是自贸区分账核算体系更是点睛之笔,引 “全球之水”浇灌“自贸区之花”。

“通过自贸区分账核算系统,我们大力推进跨境人民币使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跨境并购融资、投贷联动、国际贸易融资、跨境同业存单等众多领域的金融创新,其中不少创新业务在自贸区试行一段时间后,已复制到境内其他区域开展。”一位银行跨境业务部门人士向记者直言,因此,他们都将浦东自贸区视为跨境金融创新之源。

一位浦东地区金融监管部门人士也表示,自贸区的金融产业发展,也推动金融监管模式的持续优化,进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由注重事前审批转为事中事后审批,大幅提升浦东金融服务营商环境与政府服务效率,进而吸引到更多全球知名金融机构落户。

事实上,跨境金融创新的先试先行范畴还在不断延伸。

近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启动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试点,试点初期,可转让资产包括基于国内信用证贸易结算基础上的福费廷和风险参与资产。其他类型贸易融资资产的跨境转让业务将根据“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的原则予以推出。

在多位浦东地区金融机构高层看来,自贸区金融创新的先试先行,也给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更广泛的操作空间。

近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和浦东新区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金融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 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相关部门将与浦东在多个层面开展紧密合作。

“回眸过去30年浦东金融产业发展历程,既是一个金融要素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局部走向完整的历程,也是一个市场功能从单一到多元转变、市场资源配置从面向国内到辐射全球的过程。如今在改革开放持续推进的大浪潮下,浦东的一系列金融创新与监管优化,不但为自身打造金融集聚效应的金字招牌,还将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走的更快更好更稳。”多位浦东地区金融机构高层均向记者指出。

(编辑:郑世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