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施康:新基建有利中国提升科技竞争力,但应警惕新的产能过剩

城市经济地理王海平2020-04-18 07:00

当前中国正在实现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经济增长,这是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关键。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施康认为,中国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市场为疫情后的经济恢复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而加大加快新基建,可以刺激需求,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经济提供强劲的动力。

同时,新基建可以进一步改善中国产业链的基础环境,吸引外商投资和新技术,提高产业链的稳定性,对中国科技全球竞争力的提高有巨大推动。

施康曾获得国际经济学领域的最高奖浦山奖(学术研究)以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与诸多中国高校保持常年合作,兼任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4月17日,施康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

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施康。资料图

新基建技术含量高

《21世纪》:你怎样理解新基建?

施康:其实,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了这个发展方向。2020年,鉴于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新基建被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

新基建是相对传统的铁路、高速公路和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而言,后者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已经比较完善,空间有限。而新基建的大部分,比如5G、人工智能的建设是完全为科技创新,以及为中国在全球的科技竞争抢占制高点服务的,这个空间非常大,也非常重要。

《21世纪》:在疫情影响下,新基建对中国经济的恢复和拉动会起到什么作用?

施康:相对于传统的基建,新基建对中国经济的恢复和拉动有本质的不同。虽然两者都可以刺激总需求,但新基建还可以起到优化产业布局,带动整个产业升级的作用,因为相对传统基建,新基建的相关产业技术含量高。

资源错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问题。比如,不少国有资源还沉淀在竞争性行业,没有真正投入民生亟需的教育、医疗等行业,新基建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21世纪》:社会各界对新基建的反应有所不同,有的热情高涨,有的则审慎乐观,你怎么看?

施康:新基建的布局应该和中国城市群落形成和区域一体化结合起来考虑,这样才能避免过度竞争,实现合理布局。

诸多区域新基建的差异,实际上体现了经济结构的差异。有些城市可能产业调整的压力比较大,正在寻找产业发展思路和规划,可能就有推动新基建的热情。有些城市可能经济结构、产业布局都比较合理,就缺乏发展新基建的动力,毕竟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总之,我仍然比较看好中国经济,中国也能很快走出疫情、恢复增长,新基建是一个不错的政策,如何推动和执行,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警惕新基建产能过剩

《21世纪》:中国经济一直对投资依赖度较大,新基建怎样做才能有效扬长避短,提高投资效率?

施康:中国经济一度依赖于流动性的刺激和投资的拉动,导致M2/GDP高达200%以上,以及企业债务和金融风险的快速积累。

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推出了4万亿刺激计划,这帮助中国和世界快速走出经济危机,但是也带来一些后遗症,比如债务的快速积累,尤其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

因此,新基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才能真正实现政策意图。

一是以市场为主体,政府为辅助,保持竞争中性。政府应该减少介入,民营企业能做的让民营企业去做,充分实现国有和民营之间竞争中性。总之,要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新基建。

二是相关的产业政策要科学理性,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市场过热和非理性。

《21世纪》:新基建政策可能会带来哪些副作用,如何解决?

施康:新基建的7大板块,其中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也可以算是传统基建的部分,还有比如新能源充电桩是针对特定的行业,但大部分尤其是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是真正的未来“国之重器”,值得投入。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新基建还是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目前最担心的还是不少企业和地方政府的一哄而上,造成新的产能过剩或者烂尾现象。因此,在项目审批落地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区域一体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充分考虑各地现有的产业结构和产业优化升级的实际需求,实现新基建资源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

(作者:王海平 编辑:李博)

王海平

政经版记者

浸淫区域、产业经济和财税金融等领域,关注政府治理,关心两岸经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