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拉动消费,多地开始推动“周末2.5天”休假安排,据报道已经有十多个省地发文推行。但同时,舆论对此观点并不统一。
众所周知,“周末2.5天”实际上是个“旧闻”。早在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鼓励“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的2.5天休假模式。当时也有部分单位响应,但整体上,并未形成声势。
因为无论今日,还是五年前,推动“周末2.5天”的目的都是为了拉动经济发展,并没有强制力作为后盾,也没有太强的执行力度。其中最大的区别是,五年前中国经济动力强劲,推动“周末2.5天”是为了锦上添花,今日则属于“雪中送炭”。
很多企业对“周末2.5天”并不感冒,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它们本来就受疫情影响严重,利润在减少甚至亏损,如果将“周末2.5天”作为新的员工福利,确实是弊大于利,增加了企业负担。 但对效益好的企业或政府部门,“周末2.5天”还是可取的,为拉动消费多做贡献。
既然对“周末2.5天”还没有强性安排,政府只是鼓励因地制宜,各取所需,那么对“周末2.5天”就不应该存在太大的争议。而争议之所以依旧很大,是因为人们担心“周末2.5天”一旦成为长效机制,会不会成为少数部门、少数人的变相福利,担心过多的休息日会不会影响国家竞争力,也有人认为,多年以来连带薪年假制度都没有完全落实,现在推动“周末2.5天”是否过于激进?
可以史为鉴,回顾下当年“双休日”在中国落地的历程,就会发现,当时同样的争议实际上也曾长期存在,但最终,双周日还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双休日”落地过程中,中国经济不但没有受影响,反而实现了历史最快的增速,创造了经济奇迹。
上世纪八十年代,虽然全世界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实行五天工作制,但中国一直是每周休息一天,1986年,国家科委正式立项成立“缩短工时课题组”,研究在中国推行五天工作制的可行性,直到1995年3月,《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才被修改,中国成为世界上第145个实行5天工作制的国家。而5天工作制的真正大面积落实,还要后推数年。
从这个角度讲,“周末2.5天”虽因疫情而加速闯入人们生活,但也不必因此焦虑或者过于迫切,这将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事实上,在全世界范围内,新工作时制的落地都需要一段过渡时间。
但人类享有“周末2.5天”甚至更多休息时间的可能是个大趋势。
事实上,在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休闲发展报告》中,既已提出2030年实现“做四休三”的建议:每天工作9小时,每周工作4天的四天(36小时)。这可说是学界对2035年工作时间状况的一种预判。
从人性、人类发展与人类福祉角度看,工作时间的缩短必然是大势所趋。 在农耕社会,虽然劳动生产率低下,但农闲时间和节日却给了人们大量的闲暇时间。对全世界的农民来说,至少冬季农闲和全部的夜晚是基本上不必工作的。当“资本怪兽”出现后,时间开始被与利润紧密捆绑,虽然生产效率越来越高,一天等于过去干十天,但劳动时间却越来越长,同时也使“周末”、“退休”等概念被创造出来。之后,随着劳动生产率的继续提高,劳动者的时间又开始递次缩减。
可以预料,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劳动时间和假期的定义仍会继续发生变化。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提升,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逐渐消失。
在这一大前提下,及时将缩短工作时间、增加休假提上日程不失为一种未雨绸缪之举。
未来,人类社会必须习惯业余时间越来越多的新状况,自从资本主义诞生以来被锁定的时间与创造财富之间的关系将被打开。实际上,本次疫情期间已初见端倪,人们发现,借由技术之力,即便不在单位上班,即便很多人缺席,工作也一样能够完成。
未来,劳动依旧是一种美德,但休假并不意味着享乐或者懒惰。那些低端的需要拿时间去填满的工作将更多的由技术来承担,人类则负责“创造性”,这一天并不遥远,正在逐步到来。
因此,身处疫情防控期间,不妨对各地试水“周末2.5天”工作制抱以乐观、鼓励态度,此既能在短期内拉动消费,还可以为今后应对社会变革积累经验。
(信海光系资深互联网产业观察家)
(编辑:李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