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保”怎么做?关键在保居民就业

周潇枭2020-04-21 07:00

下一步,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按程序推动一揽子宏观政策出台落地,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4月17日,一季度数据对外发布的当天,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

会议强调,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会议明确,加大“六稳”工作力度,还首次提出“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疫情及其对经济影响,不同于其他突发事件,市场机构对经济的预测改了又改。不过,国际疫情带来高度不确定性,市场也渐渐形成一些共识,比如今年的经济目标、政策应对需要更有弹性。

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形势的定调,指明了未来政策走向,有利于凝聚各方共识。“六保”明确了中央政策调控的底线,就业放在首要位置。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经济前景存在高度不确定性下,今年保就业需要什么样的增长目标,一揽子政策究竟是什么样的组合?这是市场目前关注的焦点。

这些议题将会逐渐明朗化,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已经在行动。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在月度例行发布会上首次回应了“一揽子宏观政策”的具体内涵,政策着力点分别是:复产达产、加大政策对冲、扩内需、帮扶企业、就业与民生。当天财政部发布会上释放消息,财政部部长将亲自挂帅,加强地方保基层运转工作。

为何是这“六保”?

中央一直在强调底线思维。像4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表示,疫情不仅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而且对全球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全球化进程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都会带来一系列深刻影响。面对全球疫情变化的不确定性和严峻复杂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坚持底线思维、完善底线管理尤为重要。

“六保”无疑是明确了底线管理的主要目标。疫情冲击下,企业经营困难加大,紧接着就业、收入、民生等问题也将凸显。

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室主任张明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论坛(CMF)研讨会上表示,政治局会议强调“六保”,表明极端情况下需具备底线思维。“六稳”和“六保”的唯一交集就是就业,今年的就业形势严峻。

王一鸣表示,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要把保企业、保就业、保民生放在核心位置。保住了企业,就保住了就业,也就保住了民生,就守住了底线。增长目标固然重要,但就业和民生更重要,从根本上说,两者是一致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围绕保就业、保民生的政策在陆续出台。积极就业政策包括产业投资将优先考虑就业带动力强的,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来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以及专车专列帮助农民工返岗复岗等;保民生的政策,则包括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发放临时性生活补贴,将部分重点群体纳入救助范围,还在研究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等。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在上述CMF研讨会上表示,在高度不确定性下,底线思维就是考虑最糟糕的情形,然后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避免突破底线。

刘元春进一步表示,一季度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实际下降了3.9%,这还只是平均值。如果考虑到不同阶层的分布,部分群体受影响较大,保民生的压力并不轻。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则列出其他的风险点。比如,疫情的全球蔓延,带来粮食生产和国际供应发生变化,国际能源市场在多方作用下剧烈震荡,这些问题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一季度财政收入、支出双双下降,财政收入更是下降了14.3%。4月20日,财政部一季度数据发布会上释放消息,财政部专门成立了以部党组书记、部长刘昆同志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工作的统筹指导,研究解决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重点放在“六保”上

百年不遇疫情冲击下,一季度我国经济下降了6.8%。3月以来,随着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各项数据都在改善。数据显示,4月上半月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1.2%,经济正在逐渐恢复正增长。

但是,海外疫情的蔓延,带来新的变数。欧美等主要经济体,难以像中国这样通过强有力的管控,在较短时间内控制疫情蔓延、救治病患,疫情对全球经济的拖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疫情过后,国内消费是否出现恢复性增长,也需要再观察。3月份数据显示,汽车、房产等大宗消费在加快恢复。但一季度居民收入实际负增长,后续是否影响消费意愿;2个多月社交隔离下,是否影响居民消费习惯等,这些都存在变数。

张明认为,今年一季度经济下降了6.8%,比估计略好一些。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长2%-3%,三季度增长6%左右,四季度在7%左右。这样全年经济大致增长3%左右,3%是今年相对可实现的目标。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认为,如果全球疫情能在五六月份得到控制,今年下半年全球都会有一个V型反弹和复苏。如果疫情延续到秋冬,或者出现二次复发的话,全球经济麻烦比较大。因为外需萎缩,加上国内部分行业尚未恢复正常,比如餐饮业、电影院等,中国经济二季度实现正增长也存在难度。

陆挺建议今年不要设定经济增长目标,重点放在“六保”上,保住基本就业、能源粮食安全,保住经济社会、金融系统的稳定,全年就可以了。当前,对于受疫情冲击的失业群体,政策给予一定救助,保民生和保就业工作没有太大区别。

刘元春则认为,“六保”目标的提出,背后对应的经济增长压力并不轻。经测算,中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带动不到200万人的就业;经济增速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可能带来接近400万人的失业。考虑到当前还有部分农民工未正常到岗,部分企业停工停产带来的就业问题,以及今年800多万高校毕业生等,保就业、保民生背后,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速,相应地要一揽子力度不小的扩张政策加以对冲。

世界经济面临衰退,中国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密切相连。

近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的“相对增长率”观点的提出,颇具代表性。刘世锦指出,在全球经济深度衰退的背景下,中国在“战疫增长模式”下全年获得3%的增长率,含金量要大大超过常规增长模式下的6%。所谓“相对增长率”,就是用中国增长速度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的比值或差值,来评估中国经济的增长状况。以差值为例,2019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速2.9%,中国是6.1%,相对增长率为3.2%;如果2020年世界增速为-2.5%,中国为3%,相对增长率就是5.5%,是高于去年的。

市场还有观点建议,有弹性的增长目标,可以拉大目标区间范围,比如原来设定6%-6.5%的区间,区间范围是0.5个百分点,现在可以把范围扩大到2个百分点。

一揽子宏观政策如何发力?

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经济体近期纷纷给出经济救助计划,政策力度不小。我国的一揽子宏观政策,包括了哪些内容呢?

4月20日,在国家发改委月度例行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严鹏程对外阐释了“一揽子宏观政策”的政策考虑,发改委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推动一揽子宏观政策出台落地,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具体包括,复产达产、加大政策对冲、扩内需、帮扶企业、就业民生这五方面内容。

严鹏程表示,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畅通经济循环,这是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前提。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对冲疫情影响,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在外需受阻的情况下,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为稳住经济基本盘提供支撑。针对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突出困难,将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房屋租金等,千方百计帮扶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稳住经营;对于外资外贸企业,保障国际物流畅通,帮助企业保订单、保市场、保份额,还要鼓励出口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帮助渡过难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脱贫攻坚是今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贫困地区劳动力等重点群体,还要充分考虑疫情冲击,将受影响的困难群众按规定纳入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保障和就业援助范围。

除了给出基本框架,官方也在强调要相机抉择。严鹏程表示,我国宏观政策空间十分充足。我们将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根据全球疫情变化和我国经济运行情况,适时对宏观政策进行调整完善。

王一鸣表示,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要充分考虑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强政策弹性。从目前情况来看,疫情对全球的影响已经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现在下半年疫情能否消退仍具有不确定性,需要做好较长时间内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准备,政策要留有余地。

当前,市场对于加大民生救助有共识,但经济增长目标对应的稳增长政策力度,各方仍存在争议。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认为,今年经济增长多少,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如果大家都在家里呆着,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可能不如预期。当前政策的重点,应该放在救助和补贴上,部分群体没有了生活来源,政策需要加大对民生的兜底。

刘元春则认为,我国民生安全网覆盖面有限。通过现有救助体系短时间难以进行全覆盖式的救助,所以采取积极政策来稳定经济增长,进而带动就业显得很重要。当前,在外部环境还没有全部发酵,贸易没有全面下滑的状况下,是提振内需的很好窗口期。需要一个较大规模的刺激计划,来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二次停工停产的风险。

张明认为,就业和增长是高度相关的,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增长率,保就业从何谈起,不可能无限制给大家发失业救济。控制金融风险,也需要经济维持一定正增长。此外,适当的增长可以让宏观政策空间变得更加可持续,这一轮全球衰退持续时间具有不确定性,但不可能一直用政策来救助。

(编辑:张星)

周潇枭

资深记者

关注财税政策、政府投融资、PPP、地方债、房地产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