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专注过环保领域的投资,但现在我们更多是提绿色投资。绿色投资不仅仅是环保投资的概念,还包括新材料、新能源,以及围绕这些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近日,源星资本管理合伙人于立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说。
在他看来,绿色环保领域也已经从单纯的环境治理,走向综合资源利用的阶段,更多新技术也得以应用。对源星资本来说,团队的投资布局也将更加关注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绿色环保领域应用。
于立峰。资料图
关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在绿色领域的应用
于立峰认为,创投行业最近几年的投资热度可能更多集中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以及新基建所涉及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因为这些行业现阶段存在着会影响人类未来发展的突破性技术。
“绿色投资的热度没有那么高,但也不会说突然冷却下来。整个行业始终处于常态化发展的状态,也一直是创投机构重要的布局领域之一。”他说。
于立峰接触绿色投资已有十多年时间,2013年时,他曾主导对中持水务的B轮投资。据了解,这家综合水务服务公司采用中资产、重服务、区域经营的新型商业模式,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后续在2017年3月顺利登陆A股市场。
最近几年,于立峰明显感受到绿色环保领域的变化。他表示,过去,人们主要谈的是环境治理、水处理、土壤治理、空气治理,治理是主要的命题,围绕治理也出现了很多的工厂、技术和装备。但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绿色环保领域也已经从单纯的环境治理,走向综合资源利用的阶段。更多新技术在绿色环保领域得以应用,比如新材料帮助节能减排等。
对源星资本来说,现阶段可能不会再去投资环保处理工厂,而是主要关注新能源、新材料在绿色领域的应用。“比如我们在前年投资了广东一家做新材料的公司,它把新材料用在汽车领域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上,可以帮助汽车减重、降低能耗,汽车内饰也变得更加环保。”于立峰说。
同时,源星资本也看好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绿色环境领域的应用,比如用遥感卫星、测绘数据对土地和环境进行监控,对农业气象进行预报,这些领域是有机会的。
垃圾分类产业链完善后将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从去年开始,垃圾分类政策开始逐步实施,相关产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于立峰认为,垃圾分类、垃圾处理领域的市场前景很大,但短期来说,很难达成比较理想的经济效益。
这背后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商业模式问题,而是因为产业链中还有很多环节需要完善。从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到处理后的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化肥销售,其中并没有体现出很高的效率。
“我们过去看到,很多垃圾处理工厂规模很大,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吃不饱’,很难达到盈亏平衡。”于立峰说。
比如一家工厂技术水平已经很成熟,一天能够处理50万吨的垃圾。但它却没办法收集到这么多垃圾,导致整个处理成本很高,后期产品的售卖也不成规模。对这类企业来说,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让产业链更加完善,才能够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绿色投资本身的社会效益很高,对投资机构来说,本着对LP负责的态度,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是必须考虑的。”于立峰说。所以面对具体项目时,团队会在投资周期是否可容忍、回报是否合理、技术是否有突破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编辑:林坤)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