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投资的社会贡献与经济效益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共生共荣、相互成就的关系。”近日,毅达资本总裁、创始合伙人尤劲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说。
毅达资本是坚定的绿色投资践行者,其这些年在绿色领域的投资也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收益。据了解,毅达资本管理团队在绿色产业领域已经投资了40余家企业,投资总金额超过10亿元。其中,岱勒新材、亚玛顿、中材节能、红宝丽、大千生态、吉鑫科技、康达新材、扬杰科技、万德斯、再升科技、爱康科技、星源材质、汇川技术等近20家企业已经登陆资本市场。
“绿色投资不仅是对社会有意义,也是一笔明智投资。”尤劲柏说。政策的支持、民众环保意识的提升、行业空间的不断增长,这些因素促使绿色产业成为创投机构布局的重点领域之一。
尤劲柏。资料图
垃圾分类产业链的长期红利将释放
《21世纪》:在绿色投资领域,毅达资本主要关注哪些细分赛道,具体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尤劲柏:我们很早就开始了在绿色产业领域的投资布局,尤其是在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与世界发展趋势和国计民生联系紧密的行业。其中水/固废处理、土壤及环境修复、大气治理、清洁能源生产和应用、清洁能源汽车等领域均是投资重点方向。
以清洁能源行业为例,我们可以看到,首先,随着补贴退坡并逐步退出,行业将大洗牌,市场格局逐渐稳定,一级市场投资机会越来越少。第二,平价上网时代将变成“巨头游戏”,我们重点关注行业头部上市公司并购整合及定增的机会。第三,关注新技术,尤其是颠覆性新技术的投资机会。
《21世纪》:人们对绿色领域感触最深的,可能是从去年开始推行的“垃圾分类”。这项举措从去年的上海试点开始,目前已经在更多区域有所落地。毅达资本是否在垃圾分类相关领域有所投资布局?
尤劲柏:垃圾处理除了刚性的法规、政府的担当、民众的践行,还要借助科技的力量。垃圾分类,被重新安排的不只是生活垃圾,还有整个废弃物处理产业链。而固废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一直是毅达资本投资布局的重点。仅2019年,毅达资本在上述领域就投资了6个项目,投资总额近2亿元。其中的典型投资案例包括通源环境、中顺环保、丰倍生物、鹏达环保等。
我们相信,未来随着垃圾分类的全面推行,对于前端分类、中端收运、末端处理等环节的投入均将会增加,长期红利会释放。这些领域必定会诞生一批优秀公司,同时也将给创投机构带来更多的投资机遇。
绿色投资有社会意义,也能实现好的经济收益
《21世纪》:近年来,毅达资本在绿色投资领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能否谈谈对具体案例的投资过程,该项目带来怎样的社会贡献与投资回报?
尤劲柏:比如万德斯,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综合性环保高新技术企业。这家公司长期致力于垃圾污染削减、垃圾污染修复、高难度废水处理等业务,尤其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填埋场修复等领域,万德斯是环保细分领域重要服务商之一。
毅达资本是万德斯最早期的投资机构,2016年1月完成投资。在我们的投资助力下,万德斯的各项业务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从2016至2019年,万德斯营业收入从1.46亿元增长至7.7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74.37%。2020年1月14日,万德斯登陆科创板。按照最新市值,毅达资本投资万德斯预计回报倍数在10倍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成为南京市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万德斯环保凭借技术的可靠性、安全性等优势,承建了该医院的污水处理项目,项目建设完成后实现了持续的稳定运行。
《21世纪》:您对绿色投资领域的未来趋势有怎样的预判?在政策层面,基金业协会在2018年时就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体系研究报告》和《绿色投资指引(试行)》,对VC/PE机构的绿色投资有怎样的推动作用?
尤劲柏:我们认为绿色投资一定是个大的方向和趋势。首先,绿色投资和ESG投资倡导的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本身就与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长周期投资模式十分契合。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开始通过在投资原则和业务流程中系统融入相关要求来落实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绿色投资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一方面,环保政策趋严,民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后,龙头优势聚集,工业企业在环保上的支付能力越来越高。这些都给绿色产业带来了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行业数据来看,近年来,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基本上实现了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增长;清洁能源产业也在不断壮大,2019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48.6亿吨标准煤,其中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3.4%,占比逐年上升。
第三,绿色投资不仅是对社会有意义,也是一笔明智投资。从毅达资本自身的实践经验也证明,投资绿色产业同样能实现好的经济收益。
毅达资本是坚定的绿色投资践行者。我们内部建有一套投资负面清单,比如对可能出现环保风险、道德风险的项目,采取一票否决制。在每一个项目的投资实践中,除了关注企业的财务指标之外,在投资决策和投资行为中还非常注重考量企业的环境保护、对社会的贡献和良好的公司治理。
作为创投机构,未来,一方面,我们会继续遵循《ESG报告指引》的要求,自身做好有效的ESG管理和指标的信息披露;另一方面,也会通过投资引导其他被投企业注重ESG管理的角色。
(编辑:林坤)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