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利率走廊宽度创历史最大值 SLF、逆回购利率或下调

杨志锦2020-04-23 12:04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课题研究小组发表的《如何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文章提出,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与完善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定价相结合,打造以基准政策利率为中枢、宽度合理的利率走廊机制。

利率走廊再次引起市场关注。所谓利率走廊,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存贷款便利机制而形成的一个利率操作区间、来稳定市场拆借利率和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调控方法。

利率走廊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上限、下限和政策目标利率。在利率走廊框架下,如果利率超过上限,金融机构就可以向央行无限融资;同理,资金拆出方的利率也不会低于下限。

在中国的实践中,央行2015年底大幅调降SLF利率之后,我国利率走廊的雏形初现:利率走廊的上限是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下限是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大多参考DR007。SLF利率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之差即被称为利率走廊的宽度。

央行今年4月7日将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这是央行时隔12年下调该利率,但SLF利率保持不变,因此利率走廊宽度达到320BP,为历史最高。

华泰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继强表示,当前受疫情冲击,央行货币政策降成本的压力较大,因此央行对利率波动的厌恶程度较高,利率走廊宽度应当调窄。此外,由于当前流动性较为充裕,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弹性减小,最优利率走廊的宽度也应该调窄。因此综合来看,本次超储利率下调之后,SLF利率也将理应下调。

央行数据显示,2020年3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306.3亿元,均为1个月期。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发挥了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有利于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期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为306.3亿元,利率为3.55%。

目前7天逆回购政策利率与利率走廊上限和下限之间的利差分别达到135BP和185BP,利率走廊继续呈现明显的非对称性。

张继强表示,考虑到当前货币市场利率中枢已经远远低于政策利率,政策利率与利率走廊下限的利差也达到近几年最大,因此从利率走廊的角度来看,央行也有下调逆回购政策利率的可能。

“我国利率走廊三大要素的调整并不同步,核心是政策基准利率的调整,因此政策利率的下调仍需结合疫情发展、宏观经济走势进行综合判断。”张继强称。

(编辑: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