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地方GDP成绩单: 4大城市群抱团竞争,新产业“抗疫力”十足

李果2020-04-27 19:48

4月下旬,2020年一季度各个城市的经济数据进入密集发布期。

以城市群为维度,国内四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中的主要城市,已经分别公布了主要经济数据。

总体观察,受1-2月的疫情影响,部分城市的一季度GDP增速并不理想,但3月后随着复工复产进度加快,3月当月的主要经济数据降幅收窄,部分数据实现正增长。尤其是新的发展动能,以及城市之间的产业经济合作更加紧密,这不仅成为了四大城市群经济“抗疫力”的体现,亦将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动力源。

长三角科技企业发展迅速

长三角城市群中,目前上海和无锡两座在2019年GDP超过万亿元的城市,公布2020年一季度经济数据。

一季度,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为7856.6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5.30亿元,下降18.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745.23亿元,下降18.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096.09亿元,下降2.7%。

无锡市GDP为2465.24亿元,增速同比下降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65亿元,下降0.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58.21亿元,下降8.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88.38亿元,下降2.1%。

作为科技型企业集聚的地区,长三角一季度在新经济方面有较好的表现。

以上海为例,上海在一季度的互联网、数字化和科技创新为依托的相关行业较快发展,信息服务业、金融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行业逆势增长。一季度,上海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3.1%;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3%;教育业增加值增长5.2%;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增加值增长23.5%。以上四个行业合计拉动全市经济增长3.1个百分点。

苏州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另一座在2019年GDP超过万亿的城市,尽管目前尚未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但根据4月25日苏州市召开的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所透露的信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依然在聚集。

今年一季度,苏州在部分经济数据方面亦取得不俗成绩:全市实际利用外资42.3亿美元、增长163.3%,创历史新高;工业投资强劲增长13.3%,其中新兴产业投资增长23.1%;5家企业成功上市,其中科创板2家,实现了新突破;全市市场主体数量增长超过20%,财政收入总量、税比继续稳居全省第一。

苏州还提出要以抢订单、保订单来稳复工、稳工业。加大政策集成力度,通过更有效的措施支持企业全力保市场、保订单、保履约,让外贸企业减负前行,坚决守住外贸基本盘。

京津冀新兴动力发挥带动作用

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和天津一季度的GDP增速分别为-6.6%和-9.5%。这一表现并不突出,但作为中国经济最具备活力与竞争力的城市群,两地在一季度经济数据中展现的“抗疫力”,依然可圈可点。

这尤其表现在新兴动能方面。如北京一季度的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在电子、医药制造业及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相关项目带动下,分别增长46.1%和12.9%。工业中的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降幅分别比1-2月收窄4.1个和4.4个百分点,收窄幅度明显大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部分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集成电路产量增长34.5%,液晶显示模组产量增长67.4%。天津的电子计算机整机增长98.5%,集成电路增长44.4%,服务机器人增长1.2倍,光电子器件增长1.6倍。新兴服务业也获得快速发展,天津一季度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6%,以在线教育拉动的教育增长19.5%

成渝加快双城经济圈建设

成渝城市群中,成都与重庆在2020年一季度的GDP增速分别为-3.0%和-6.5%。

2020年初,中央首次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目标。一季度,成都和重庆在推动双城经济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统计,截至目前,成渝两地已经在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背景下,签署了50余个合作协议,涉及交通、财政、旅游、社保等多个领域。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成渝的合作,将进一步增强两地的经济抗压能力。

如在旅游业方面,作为国内的“网红城市”,尽管一季度成渝地区的旅游业受影响较大,但两地已经开始联手推进旅游业的联合发展。

4月22日,成渝两地的各自的网红景点——宽窄巷子与洪崖洞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未来成都宽窄巷子与重庆洪崖洞两在保持各自现有运营体系基础上,将在在品牌联播、市场营销、产品互推和游客导流等领域开启深度合作。

外贸方面,一季度成都和重庆的外贸数据表现不一,但总体而言,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依然获得了较好的表现。

1-3月成都实现进出口总额1398.2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进口额、出口额分别增长27.7%、3.0%。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规模连续24个月在全国综合保税区中排名第一。

成都统计局认为,以中欧班列为代表的通道建设持续加快,加工贸易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增长,以及出口商品的结构优化等,是推动当地外贸保持较好增长的主要因素。如在产品结构方面,一季度成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66.8亿元,增长11.5%。其中电子技术产品、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42.6%、31.1%。

一季度,重庆货物进出口总额1130.67亿元,同比下降14.1%,降幅较1―2月收窄4.2个百分点。但笔记本电脑出口逐月恢复,有望在二季度继续推动重庆外贸数据反弹。具体数据为:重庆一季度出口笔记本电脑242.7亿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37.8%。3月,笔记本电脑出口值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九成以上,集成电路、液晶显示板出口增幅较大,分别增长74.5%和1.7倍。

珠三角新兴制造业“韧性”十足

珠三角城市群中,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四座主要城市已公布一季度数据。

作为制造业集中的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在一季度经济上的一个较明显趋同点,在于第二产业的降幅较大。

2020年一季度,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5228.80亿元,同比下降6.8%。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213.87亿元,同比下降17.5%。深圳生产总值为5785.60亿元,同比下降6.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929.80亿元,下降14.1%。东莞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为1923.70亿元,同比下降8.8%。第二产业增加值987.25亿元,同比下降14.2%。佛山市生产总值为2153.98亿元,同比下降7.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49.86亿元,同比下降9.2%。

不过,一季度珠三角城市在新兴制造业方面有较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体现地方经济发展“韧性”的重要方面。

如随着3月进入复工复产的阶段,广州市在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带动下,单月实现产值同比增长5%,整个一季度实现产值同比下降9.2%,降幅明显小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8.4%,占比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

而新兴的贸易业态,也推动佛山市成为上述四座城市中,唯一在外贸数据方面保持正增长的城市。

据佛山海关发布的数据,一季度佛山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019.9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同期增长10.3%,增量贡献度居广东省第一。一季度数据显示,佛山一般贸易进出口降幅收窄,新兴贸易业态持续增长。一季度,佛山市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533.7亿元,下降8.1%。新兴贸易业态继续快速增长,其中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12.9亿元,增长96.2%;以市场采购方式出口276.3亿元,激增3.5倍。

(编辑:周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