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存储解决方案收入超7成 紫晶存储尽享数据中心建设红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04-29 07:00

今年2月刚上市的紫晶存储,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4月23日发布的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5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35%。

紫晶存储,BD-R底层编码策略通过国际蓝光联盟认证,也是入选工信部“工业强基工程存储器一条龙”的光存储企业,光存储介质中的“数据记录关键镀膜(合金)材料”中标工信部“2018年工业强基工程”,

公司自启动向光存储解决方案提供方角色的转换至今已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2019年,公司来自光存储解决方案业务的收入增长至3.71亿元,占比超过70%。

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光存储行业与海外市场尚存在差距,紫晶存储亦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较上年增加74.81%,当期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增至9.49%。

国内光存储市场容量、潜力巨大,这无疑为紫晶存储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数据中心对于巨大规模冷数据的长期存储需求,将为低能耗、低成本的光存储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提升契机。

两大主营并进

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数据量爆发式增长,全球迎来海量数据时代。

然而,海量数据时代的到来,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相应催生了冷热数据分层存储的需求。

所谓冷数据,特指活动不频繁、不会被经常访问甚至永远不会被访问,但仍然需要长期保留的数据。热数据,则是相对冷数据而言,受到业务特征、用户行为等因素影响,访问相对频繁的数据。

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绝大部分数据都会迅速变“冷”,数据集合中通常有高达80%的部分属于不常被访问的冷数据。

这却不意味着,冷数据已经失去价值,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业务对海量冷数据进行检索和挖掘的需求依然存在而且日益迫切,其增长速度也要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数据。

反观紫晶存储,便是一家光存储科技企业,主营业务为基于蓝光数据存储系统核心技术的光存储介质、光存储设备和解决方案的生产、销售和服务。

其硬件产品主要包括光存储介质BD-R,以及用于装载 BD-R的光存储设备,更重要的是以光存储设备为基础,集成行业级应用软件及硬件共同销售给客户的光存储解决方案。

2016年,公司提出了沿着“介质-设备-解决方案”技术及产业化发展路径,至2017年解决方案业务收入首次超越光存储产品设备业务。

直至2019年,紫晶存储光存储解决方案业务收入提升至3.71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重超过70%。

同时,光存储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再升4.97个百分点。至此,公司产品结构得到显著优化,进而带动公司经营能力持续提升。

另一方面,以BD-R为基础的光存储产品设备业务在2019年也出现显著放量,当期公司来自此项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80.17%至1.4亿元。

而对于整体收入规模的增长,紫晶存储将其归结为“扩大销售规模,大力开拓光存储市场,布局全国销售网络。”

上述行业背景下,紫晶存储亦不断通过研发来提升自身竞争力,而在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费用便增加到了4,898.99万元,同比增长74.81%,占营收比重再升增加2.51个百分点。

“针对不同行业的存储痛点,定制化解决方案,丰富了用户的应用场景,加强了与各行业的深度对话。”紫晶存储亦指出。

2019年,公司新获得专利1项,以及紫晶存储对象存储软件、彗星(COMET)大数据光存储国产化系统等软件著作权24项,另有多个存储介质及光存储装置系列提交专利申请并获受理40个。

至此,紫晶存储旗下的光存储产品已经可以支持多种国产化平台,在国内数据存储产业转型升级的变革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赋能中国存储

得益于从最底层光存储介质的技术积累,以及紫晶存储在绿色数据中心、政务、互联网等领域的运用,公司已经牢牢占据了国内光存储行业的先发优势。

而从本质上讲,光存储可理解为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础设施。

2015年以来,国家及地方政府相续发布的本行业产业政策,促进光存储行业迅速从导入期进入到发展期。

只是,国内企业掌握了包括自主的记录材料配方及制备方法、底层编码策略,初步具备了相对自主可控的能力,但在国际标准规格及其背后的技术专利方面仍缺乏话语权。

这一方面要求国内光存储行业加快追赶步伐,另一方面也为紫晶存储提供了一定的护城河。

如今,紫晶存储已成为大陆地区唯一一家BD-R底层编码策略通过国际蓝光联盟认证的大陆地区光存储企业,并成为唯一入选工信部“2018 年工业强基工程存储器一条龙”的光存储上游材料、生产设备制造和光存储制造企业。

未来随着国内光储备行业的快速发展,亦将为公司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紫晶存储的优势在于,公司底层光存储核心技术的相对自主可控,可以为开拓政府等对自主可控需求较高终端应用领域的提供更多助力。

截至目前,紫晶存储的产品已覆盖到于绿色数据中心、政务、互联网、医疗、金融、档案、教育、能源等终端领域。

“公司目前下游最终用户以政务为主,数据中心、医疗、互联网等重点行业应用也在持续渗透,2019年上述行业收入金额为4.67亿元,占比超过90.53%。”东兴证券指出,随着绿色数据中心的不断推广和政务、金融、等领域对数据归档、灾备等存储需求增加,行业下游需求非常旺盛。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规划在建的数据中心达320个,其中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数量占比达到36.1%。

“数据中心对于巨大规模冷数据的长期存储需求,将为低能耗、低成本的光存储的发展提供难得机遇。紫晶存储转型期间,在绿色数据中心的市场积累的丰富经验,将使得其在未来的数据中心订单竞争中具有优势。”东兴证券表示。

中长期来看,光存储行业的市场规模更为可观。

虽然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数量占全球数据中心总量的23%,但是相较于海外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这意味着国内光存储行业仍然具备极强的增长空间。

另据IDC发布的《数据时代2025》,2015年以来我国数据圈(以数据圈代表每年被创建、采集或是复制的数据集合)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到2018年我国数据圈7.6ZB,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48.6ZB,或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圈,2018年至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0.35%。

“在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背景下,光存储企业级市场应用具有持续发展的源动力,自主可控的光存储技术在实现国家信息安全自主可控领域也承担起重要的发展使命。”紫晶存储表示。

对于拥有自主可控技术的民族光存储科技企业而言,无疑将同时分享行业发展和政策驱动带来的双重发展机遇和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