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疫情日记之五丨断货的“末日豪华”套餐,挣扎在生死线的花农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特约记者董黎明 加拿大多伦多报道
2020-04-29 09:31

食品供应这件事,短缺令人心忧,充足也令人心忧。很多花农挣扎于生死线上。

 2020年4月26日 周日 阴 

又是一周,惊觉四月就要结束。虽然都是禁足,四月和三月的感觉不同。若将禁足喻为休眠,则三月是由醒入睡,尚有意识;四月是渐沉入梦,混混沌沌。其实,一直习惯宅居,但当整个世界停滞,没有了参照系,的确会失去时间感。至少旁边小学每天响起的电子上课铃声很久没有听见了,过去即使是周末它也不会停歇。

昨天完成一项重要任务:去超市买吃的。蛰居三周,贡献出所有存储力量的冰箱已经空空如也。禁足刚开始时,一位朋友跟我说,她将地下室、两个冰箱一个冰柜全部利用起来,储备了至少三个月的粮草。开玩笑问她买的是不是Costco的“应急食物套装”——几千加元一套,一家四口吃一年也没问题——她说那倒不至于,那种“末日套装”全是罐头,不到“末日时刻”谁会去吃。昨天好奇,上Costco网站查了一下,这种套装居然缺货了。一位豪掷6500加元买下“厨师宴会”套装(包含12060份食品)的买家得意地留言说:一年前我买时个个都笑我,现在看看谁笑谁,哼哼!

(Costco网站上的应急套餐都处于断货状态,其中的“末日豪华”套餐足够吃一年。)

上网是想看能否网购。一查送货时间,Costco要7到12天,沃尔玛也差不多。即使选择自取(curbside pickup),也要3到5天。而且如果不是单买某种货品,比如面粉,还很有可能被砍单或取消订单——除非结账时无条件接受substitution(替代商品),比如把乌冬面换成意大利面给你寄过来。

事实上,疫情爆发以来,本地零售超市就处于开足马力但手忙脚乱的状态。加拿大超市一直徜徉在实体店购物的传统大道上,超市网购与美英等国相比都算落后的。虽然也提供送货服务,但远不是主流。粮油米面卫生用品,很多人仍选择亲自驱车搬运回家。

禁足令出来前,在Amazon等电商的刺激下,一些本地超市如Sobeys踌躇满志地计划开拓线上销售,我邮箱里收到过好多激动人心的宣传单。结果禁足令一出,远程购物的顾客激增,超市发现自己新招了不少人手,仍然应付不来。因为其现有的网站、人力、货架摆放和物流跟踪系统都不是围绕网络销售设计,效率较低。有段时间Colemans Grocery干脆暂时关闭了在线购物功能,好先把已有的订单完成。重新开放后,每天的订单持续创纪录,店里不得不对顾客建议:网购应至少提前一周规划,部分暂时缺货的商品,比如奶酪,可以找专门的零售商买——为了生存,那些小店也开始通过电话和邮件接单送货。

总之,要想不断顿,我最好亲自走一趟。列好清单,披挂整齐,直奔Costco。专门选在别人吃午饭的时候去,还是排了十几分钟的队——门前一个大停车场上用星罗棋布的货盘隔成一个八卦阵般的排队区。反正时间无比充裕,人人气定神闲。

(Costco门外,人们排队等待入场。货盘作为隔挡,可以保证两米的横向间距。      董黎明/摄)

顾客戴口罩率约在六七成,五花八门。一位壮汉没有口罩,但戴了一个面罩表示诚意。员工终于有了口罩,收银台都装着高高的半包围式玻璃挡板,只开一个小窗口,用来收钱。如今这几乎是所有超市的标配了。

进去首先看到厕纸——堆放在整个卖场最核心区域,而且垛得非常高,大大稳定了顾客情绪。虽然旁边附有告示,提醒每张会员卡只能买三件,但每件有30卷,足够了。

重点考察了肉类专柜,未见异常。红肉白肉海鲜,各就各位。但是,看着摆得满满当当的牛肉和猪肉,内心有一丝不安。安省最大的猪肉加工厂Breslau将从周一开始停产一周,因为检测发现至少7名工人感染新冠,有爆发迹象。至于加拿大的牛肉,40%来自位于阿尔伯塔省南部、卡尔加里附近的Cargill肉类加工厂。但这家工厂已经成为加拿大疫情爆发最严重的单一工作场所。4月20日,在厂内450多人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并有1人死亡后,工厂已经关闭,正在接受阿省职业健康与安全局的调查。今天的最新数据是,这个厂已经确诊700多例,关联病例更是多达2000多例。

所以,食品供应这件事,短缺令人心忧,充足也令人心忧——不短缺的背后,是紧要行业(essential industry)中很多人在兢兢业业地工作。根据加拿大目前个人防护品紧缺的现实推断,大部分人必然无法得到足够的保护。

充足令人心忧还有一个原因:过剩。从Costco出来后,看见外面围出一片露天园艺区。阳光清澈,货架上花花朵朵挤挤挨挨,生机盎然,但只有寥寥几位顾客在挑选绿植。

加拿大的四月本是花农销售旺季,餐馆、商店、家家的花园和阳台,都等着装扮一新。但自三月以来,因为禁足令及非紧要行业停工,鲜花销售量急剧下降,很多花农挣扎于生死线上。之前日记中提到的邻居Elaine, 她一个女儿在澳大利亚,另一个女儿留在加拿大,就经营着一个园艺场。我搬来没多久,Elaine送了一盆蝴蝶兰,说是女儿家的产品。她家今年温室里育的春苗,能够卖出三分之一已经算幸运。而今年的不景气又直接影响到下一年的安排,能否维持下去尚不可知。

好在超市一直都可以销售鲜花和绿植,虽然一开始顾客都忙着囤积食物、消毒液和厕纸,需求量比往年同期低很多。最近随着春日回归,BC省及曼尼托巴、阿尔伯塔和魁北克省都对禁足令作了微调,允许苗圃、花卉市场或园艺中心营业。安省今天也宣布允许社区园艺店和出售瓜果蔬菜类的园圃开业,理由是对一些人和家庭来说,它们“是重要的新鲜食物来源”。

跟鲜花命运类似的是土豆。加拿大超市里,土豆本来就不贵,5块多可以买到5公斤一大袋。过去土豆的主要出路是奔赴餐馆,变成炸薯条。但现在,同样因为餐馆关门,土豆种植者惨淡度日。欧文在曼尼托巴省种土豆,他的仓库里还存着去年收的1000万公斤土豆,无处可去,而新苗栽种季又在眼前。他打算先少种15%,减少损失。我家人少,也不是土豆爱好者,从来不买5公斤装。这次多拿了几大袋薯片,表示对土豆的支持。 

说回鲜花。前段时间,住在附近的群友发了一段视频:一个小伙子拉着满满一皮卡车盛开的百合,在社区免费派送。他是多伦多附近一个鲜花批发商,因为疫情卖不掉了,干脆天女散花,送美到户。当时就想起Elaine送我的那盆兰花,几朵紫色蝴蝶,开了很久,慰藉人心。

(编辑:李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