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区”建设关键年力邀社会力量 深圳再度释放创新与开放信号

李振2020-05-15 07:00

5月12日,深圳出台新政策,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创新、国际及港澳专业服务等九大领域,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

【编者按】

深圳特区设立四十年的历史,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从建设蛇口工业区开启特区之路,到深圳获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每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从改革开放,到高速发展,再到高质量发展时代,中国发展踏出的每一步,深圳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探路者作用,也给其他地区发展带来了诸多启示。

在全球化受阻,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步入不惑之年的深圳特区又该如何再出发,再次引领改革开放的新风向?(李博)

时隔“先行示范区”使命落地不到一年,深圳的另一份文件《关于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再一次在朋友圈刷屏。

5月12日,由中共深圳市委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对外印发的《意见》提出,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创新、国际及港澳专业服务等九大领域,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双区”建设,并向海内外企业、投资者和所有市场主体发出邀请。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更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年,此时出台这份文件意义重大。”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如是评价。

在他看来,这份文件是为深圳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如何落实中央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要求,如何促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指明方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双区’建设,其示范效应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深圳显得尤为突出。”

给社会力量更多平等机会

据深圳市委相关人士透露,之所以出台这份《意见》,是因为此前深圳市相关部门在调研中发现,诸多社会主体在参与“双区”建设过程中,难以找到具体参与的切入口与合适的参与方式。

上述人士还透露,对于部分建设内容涉及创新的新兴业务,由于前期投入大、回收周期长、市场风险大,需要政府为市场主体主动提供适当的资助。

这在《意见》中也得到了充分印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意见》提出鼓励制造业企业应用新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对具有重大创新、良好经济和社会效应的技术创新项目,政府给予奖励。

郭万达认为,在深圳,民营企业毫无疑问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但往往国有企业在市场中更具有获取订单的优势。《意见》突出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双区”建设,本质上是要给社会力量更多平等的市场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注意到,《意见》提出要大力支持社会力量投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一方面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推进制度创新,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深港澳规则相互衔接。

郭万达认为,这与去年8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的表述一脉相承。先行示范区文件要求,深圳要探索改革开放新路径,丰富“一国两制”新实践。深圳建立经济特区以来40年的发展经验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社会力量参与制度创新,是深圳长期以来的基因,很多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很多都来自社会力量。例如深圳拍卖第一块土地、发行第一张股票,很多全国第一次的创新,深圳干了中央认了,也就成了制度创新。”郭万达说。

此次《意见》在涉及制度创新方面专门提出,要鼓励社会力量投身改革、充当改革先锋,对制度创新、深圳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等建言献策。

《意见》在涉及开放方面也提出,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深港澳规则相互衔接,促进要素高效便捷流动。鼓励企业、社会组织、行业协会、智库等社会力量参与规则衔接创新。

在郭万达看来,这意味着中央和深圳承认了来自社会力量方面的创新,也再度释放了深圳接下来仍要依靠社会力量推动创新与开放的信号。

新政策加码海洋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意见》还专门针对深圳发展海洋经济设置了一段内容。包括支持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支持大型金融机构参与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探索发行企业海洋开发债券等。

这也成为自获批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后,深圳首次从社会力量方面提出,支持国际一流科研机构、高校、金融机构和企业发展海洋经济。

综研院(深圳)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安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中央之所以选择支持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因为深圳的创新与其他地方有很大区别,也寄希望利用深圳给其他地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创新示范。

在海外从事海洋科学研究20年的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陈永顺认为,组建海洋大学需要师资与科研力量支撑,在这些方面上海、广州都要比深圳具备更好的基础。深圳组建海洋大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新模式之下利用社会力量来实现突破,而港澳元素是社会力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安然表示,只有更市场化、更开放,才能在发展海洋经济上找到突破口。深圳就恰恰是这样一个平台。“深圳本身市场化程度高,市场经济活跃,又毗邻港澳,能够搭建国际化合作的平台。”

《意见》确实在多个方面都处处体现出港澳元素。例如,鼓励港澳高校、科研机构在深圳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和创新中心。鼓励科技企业、民营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与港澳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对知识产权保护、交易、融资等给予资助。

郭万达认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是当前“双区”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深圳一直是改革的“试验田”、开放的“窗口”,承担为改革开放先行探索的使命。此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衔接港澳规则,有利于更好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

(作者:李振 编辑:李博)

李振

政经版记者

重点关注交通、外贸领域,持续关注城市进化及一切与人口人才相关的研究,紧盯粤港澳大湾区一线。欢迎交流!微信:15521370038;邮箱:lizhen@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