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迎来新格局 青白江加速打造西部开放高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05-23 07:00

在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三个“10年”的阶段,成都市青白江区再次迎来发展的重大机遇。

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指导意见》)发布,其中明确提出“研究按程序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这意味着一个围绕铁路口岸进行建设的国家级经开区,已经呼之欲出。

西南交通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认为,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的设立,不仅将使得现有的成都铁路口岸的范围扩大,也使之将肩负更多的任务,“成为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重要推动力”。

“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字号’,不仅是青白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一项成果,也将确立青白江在整个国家经济地理版图上的地位”,世邦魏理仕顾问及交易服务产业地产部副董事杨诚表示。他持续观察青白江多年,他认为,《指导意见》将成都定位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四川定位为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青白江则将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

青白江的转变与突破

《指导意见》于2018年启动立项,国家发改委先后进行多轮、多方面的调研,并在2019年就内容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在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前予以公布。

分析人士指出,《指导意见》的出台背景与目标非常清晰,即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推动西部大开发工作有新的格局形成。

新时代背景下,西部大开发的新格局在哪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新理念上,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第二是体现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过去西部大开发主要以传统资源开发为主,而《指导意见》提及要培育更多新动能,改变过去的开发方式。第三体现在新格局,即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

而梳理青白江的变化与对未来的谋篇布局,在上述各方面亦有突出的表现。

在发展理念上,青白江依托“一个港口,一条铁路”,已经从过去的老工业基地成功转型,并以“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为城市发展定位,并提出“港口立城、产业兴城、品质优城”发展战略,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优势,把青白江推向世界。正是基于青白江在产业更新中为自身发展肌理融入创新活力,为城市有机更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2019年,其城市转型发展案例被联合国纳入《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

在经济增长方式上,青白江从依托重工业发展模式,转为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可佐证的数据是,2014年青白江区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73.5%和22.5%,而截至2019年末,两产占比调整为30.70%和65.70%,表明了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在新格局上,青白江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带一路”的重要陆路枢纽——12条国际铁路和海铁联运通道,境外直达站点增至26个,境内互联互通城市扩至15个,辐射范围拓至欧洲、日韩、东南亚和美洲东海岸地区,并依托陆港优势和中欧班列运输优势,在区域产业布局上,突出适铁适欧 “两头在外”特色,打造临港智能制造产业聚集区。

事实上,在上述《指导意见》发布前,青白江已经出现在多个国字号政策中。仅以2019年为例,2019年8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成都青白江经济开发区被列为枢纽经济建设重点。

2019年12月,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复,同意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由此青白江的临港开放经济高地加快形成。而青白江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突破。

就四川而言,青白江是四川外贸基本盘的“稳定器”。

2020年一季度,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590.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7%,其表现在全国省市区中排名前列。而在成都国际铁路港,一季度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106万单,同比增长21倍;实现整车进出口477辆,货值近1亿元;进口木材34.5万方,货值6326.4万美元;肉类实现进口近900吨。

数据显示,成都国际铁路港所在的青白江区一季度带动四川省外贸进出口总额超150亿元,同比增长70%。

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而言,青白江肩负着与重庆共同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任。

今年3月,悬挂有中欧班列(成渝)标识的两辆班列分别从成都、重庆两地出发,开往欧洲货运目的地。同一天,成都市青白江区国际铁路港也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运力、运价等多方面展开持续的合作,以希望形成合力,推动成渝地区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加速发展。

打造2.0版本临港生态圈

杨诚表示,在西部大开发面临“新时代”“新格局”的背景下,要思考的是,青白江在未来中国的经济版图里面拥有怎么样的地位、在中西部商贸流转节点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他认为,青白江是支撑成都成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四川成为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的一个很重要支点,对于重构以陆路运输为主的国际贸易新格局起到重要作用,将助力成都和四川在更广范围、更高层级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贸易合作。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认为,青白江区通过中欧班列吸引了盒马鲜生、菜鸟、京东等多家大型电商和物流企业的聚集。成都已经初步建立了西南的物流分拨中心,预计这里将成为西部物流单位密度最大的区域,而如果要参与更多的国际产业分工与贸易合作,青白江则需要建起以中欧班列为主要运输方式的一般商品贸易国际分拨采购中心。

而上述所有目标找到了一个关键动力:正在申报为国家级经开区的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

青白江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称,目前,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正加快培育发展及申报建设各项工作。在该经开区的定位上,将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为理念建设,目标是引领国家西部大开放,充分发挥蓉欧枢纽、自贸区及综合保税区建设等重大资源平台优势,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合作高地、西部大开放战略先行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到2025年,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的目标是形成补链强链、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市场主体繁荣活跃的区域合作机制,基本建成现代化的产业新城,对外开放合作的先行示范区。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金成认为,成都与重庆所开行的中欧班列,对于“一带一路”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并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丝绸之路的动力源。

在中国经济开发的大棋局中,青白江则是西部从内陆变化为向西向南开放的桥头堡的关键推手。

以成都而言,成都预计将在2035年GDP突破4万亿,与日本东京GDP相近。“GDP不断突破的同时,成都也在谋求成为国际上真正有影响力的重要城市,未来谈及成都,这里除了熊猫和美食,也应该成为联接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的物流中转节点城市,因为这里有很好的铁路和空运资源,让商贸流通很便捷”,杨诚说,“因此成都铁路港很要的任务,就是要继续加强与外国互联互通,同时在青白江建设适铁、适港的基地,推动更多的青白江的企业也使用中欧班列,把二产和三产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进一步讲,“如果说过去青白江打造的是铁路物流枢纽的1.0版本,那么在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将升级为国字号的背景下,则将形成2.0版本”,杨诚说,“1.0是一个港区,2.0 则是生态圈,配套二产三产融合的临港生态圈,变为有吸引力的开放高地”。

开放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青白江,则将在未来以国际化视野谋求地区经济的更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