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全国人大代表方运舟:加快出台新能源汽车一揽子支持政策

杜巧梅南方财经全国两会报道组,杜巧梅,汪杨清 2020-05-23 11:07

新能源汽车并不是产品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应当是与传统汽车之间展开体系的竞争。

疫情影响下的中国汽车市场,正在政策的推动下逐渐走出“冰河期”,但新能源汽车尚未走出低谷。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月度汽车产销数据显示,今年4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实现210.2万辆和207万辆,环比增长46.6%和43.5%,同比增长2.3%和4.4%。这是中国汽车销量,自2018年7月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

而新能源汽车4月产销分别为8.0万辆和7.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1%和26.5%。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均为20.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4.8%和43.4%。

事实上,为刺激汽车消费,从中央到地方,包括放宽汽车限购、减免汽车税赋、提供购车补贴等多项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已经推实施不少,其中,影响最广泛、最深远的是延长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年限。

然而,作为代表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方向的新能源汽车,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三言两语难以概括完全,不论是外界还是自身,新能源汽车都需要解决许多的难题才有可能再迎来曙光。

因此,两会期间,汽车行业不止一位代表提出了促进汽车消费的议案或提案,希望从补贴支持、使用条件放宽、推进汽车下乡等诸多方面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

作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董事长方运舟在过去一年里深入走访和调研了河南、山东、安徽、浙江等省市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情况,并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问题和痛点,围绕新能源汽车政策扶持、产业配套环境完善、加快新能源汽车普及等方面带来了《关于加快出台新能源汽车一揽子支持政策 促进新能源汽车稳定健康发展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建议》提出:国家应加快研究出台新能源汽车一揽子支持政策,大力推进对公市场使用新能源汽车;放开城市新能源汽车限购指标;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拓展农村市场;积极推进路权、电价、停车、高速收费等方面给予新能源汽车优惠;延长国补政策退坡时间,加快资金结算;给予金融、税费及资金支持;同时给予新能源汽车企业专项研发资金支持,助力技术升级。

 “希望通过这个提案,推动新能源汽车稳定健康发展,运用政策、技术、资源优势,致力于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让高品价比的电动汽车触手可及。” 5月21日下午,方运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再过5到8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应该能够呈现出并驾齐驱的发展样态。” 

在方运舟看来,传统燃油车辆和新能源汽车的话题至今不过时。面对传统老大哥仍不容小觑的能量以及来势汹汹的特斯拉,本土造车新势力的考卷难度再上一个台阶。

“新能源汽车并不是产品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应当是与传统汽车之间展开体系的竞争。”

以下是《21世纪经济报道》(下称:《21世纪》)与方运舟的对话(有删节):

 “一揽子”政策保障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

 《21世纪》:提案中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方运舟:我这次主要是根据意见情况和去年调研情况,带来的建议是希望加快出台新能源汽车一揽子支持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稳定健康发展。

建议内容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完善产业配套环境、加快新能源普及等,具体包括新能源汽车对公市场的应用、城市限购指标、路权、高速路收费、停车优惠以及国补资金快速结算以及业相关的金融政策。

在技术方面,考虑到华为事件的影响,我建议国家在新能源汽车的芯片技术这些核心的卡脖子技术上,能够提供专项研发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新能源汽车稳定健康发展。

 《21世纪》:为何连续两年呼吁汽车下乡?

方运舟:新能源汽车汽车的技术、政策以及补贴基本都在一二线城市展开,虽然在乡村或者城郊也有所发展,但相对一二线城市来说还是有所差距。

新能源汽车在乡村发展有几个优势:充电更方便、行驶里程少、使用成本低,最重要的是中国有广大的乡村市场还没开发出来。这是我多次提出新能源汽车“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基础。

在新能源汽车下乡过程中,呼吁中央、地方政府和企业三方联合起来,给予一定的购车政策优惠支持,相当于一根撬动市场的杠杆,补贴5000元可能会带来乡村5万块钱甚至更高的消费,这个补贴是值得的。将这一块市场开发出来,新能源汽车就成功了一大步,将同时促进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和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

 《21世纪》:建议大力推进对公市场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初衷是什么?

方运舟:希望借由政府、公共事业单位的购买、运行行为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尤其是三四线、四五线城市的一些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和理解存在一定误区和偏见,认为新能源汽车就是电瓶车。并不是说对公市场的市场的增量有多大,但政府部门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可以增加市场的信心。如果新能源汽车企业要在市场站稳脚跟,真正的用户还是私人。

其次,对公市场开辟以后,会激发政府切实考虑车辆布局和充电等问题,进而带动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如充电桩的建设和布局。

 《21世纪》:提案中建议加快资金结算,这是基于什么状况提出的?

方运舟:资金结算延迟会占用很多资金流和现金流。如果一年卖几万辆车,加上补贴的话,将会有几个亿的现金占用,这对于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很大,资金结算延迟的结果甚至比补贴退坡10%造成的结果还要严重。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曾多次提及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以及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您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方运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非常长的,从上游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及到下游的应用,特别是现在智能纯电动汽车,它的产业链更长。中国要想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取得巨大的突破,或者核心技术上领先,需要上下游产业,以及终端制造形成一个产业集群,相互之间能够融合贯通。

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以及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智能科技的驱动。企业应该坚持自主创新,面向新技术发展趋势,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在国家培育产业集群的同时,促进制造和服务的融合与协同发展,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改善和优化企业数字化、软件化、网络化、智能化运行水平,加速产业升级。

把握核心竞争力,保持先发优势

《21世纪》:新能源汽车产业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度过补贴退坡这个“阵痛期”?应该怎么样来“止痛”?

方运舟: 2022年之后,新能源汽车补贴将迎来退坡,到2023年将接近于市场化。随着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增加,零部件使用量会越来越大,成本会快速下降。如果从2020算起,5到8年内,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应该是并驾齐驱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是必然趋势,新能源汽车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在市场成熟度方面,都还处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中。当补贴退去,新能源市场就是车企之间综合实力的较量。作为企业,应该注重加强自身造血能力,加大智能科技研发,打造有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一些技术,同时创新营销模式,加强产业链之间的配合,通过降本、增质、提效来面对补贴退坡的“阵痛期”。

《21世纪》:如何评价国内一直属于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方运舟:负增长是没关系的。首先是受到疫情的影响;最重要的是由于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辆这两个业态之间的竞争。一旦业态突破,真正实现各种智能设备叠加在汽车操作系统的应用上,那时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发展是非常快。在技术的更新上,特别是如今中国“新基建”、互联网技术都有较大突破性发展,这些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发展很快,而传统汽车很难将这些技术叠加进来。

企业要在车辆操作系统上面再下功夫,一旦新能源汽车有突破之后,后续可能还会出现类似前期的爆发式增长。

《21世纪》:如何评价从中央到地方的新能源汽车刺激政策?

方运舟:短期来看,新政将有效对冲疫情对新能源车市造成的冲击,同时惠及供给侧和需求侧,将有效刺激产业活性,避免因疫情造成产业休克。

中期来看,新政推出将遏制此前补贴政策退坡造成的新能源车市下滑趋势。巩固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成果,有效缓解新能源车企的成本压力,为产业发展形成更大的成本效应赢得必要时间。

远期来看,新政推出将使国内新能源补贴政策在时间维度上与国际市场保持一致,有助于保持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国际领先优势。

 《21世纪》:外资品牌特斯拉在华设厂,本土新能源汽车企业承压。您怎么看待今年的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走势?

方运舟:没有竞争的市场不是成熟的消费市场。特斯拉国产化并通过降价抢占市场,对国产新能源汽车无疑起到了“鲶鱼效应”。既有对国产供应链企业的利好,又有对国产整车汽车的冲击。考虑到补贴退坡已经导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下滑,而特斯拉的销售量在降价刺激下大增,无疑形成了对国产整车企业的双重打击。

但是,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在初期发展时都同处一个起跑线,各个品牌之间没有一枝独秀,或者是各个品牌之间没有非常大的差距。不像在传统汽车方面,中国与世界差距很大,相反,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中国更有先发优势,在技术、产业环境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新能源汽车不是产品和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属于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两个业态或两个体系之间的竞争。

我们的应对方式,一个是始终把握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坚持技术为王,产品为王。

《21世纪》: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上,造车新势力有哪些可以努力的方向?

方运舟:对于新势力企业来说,它的基因和优势就是基于智能化以及新能源汽车新平台的开发。

现在新势力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底盘技术差距并不大。那么未来的竞争点是在两个方面:

第一,智能化技术,核心竞争力技术是不是更优秀,迭代是不是更快,是不是真正按照智能移动终端思维在开发;

第二是用户,思考是否有针对用户开发的技术。有时突破用户一个小的技术需求,或许能赢得很多用户的认可。

 《21世纪》:“新基建”中的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的项目,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 

方运舟:“新基建”的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它将对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智能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

就“新基建”中的工业互联网而言,它是全球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传感技术以及互联网的高度融合,通过智能机器间的连接并最终将人机连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重构全球工业、激发生产率,让世界更快速、更安全、更清洁且更经济。具体到新能源汽车领域,它将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降本增效增质,为打造高品质智能纯电动汽车提供不可或缺的保障。

随着国家“新基建”的大力推进,大家未来在使用新能源汽车方面会越来越方便,包括无人驾驶,都要依赖于这些互联网技术的新的突破。合众在这方面也有清晰的布局,从最初的陪驾司机到代驾司机,再到最终的专属司机,解放用户的双手,让汽车成为一个智能的移动终端。

新能源汽车运用这些技术以后,也快速把我们国家这些汽车工业从以前是跟随状态,带到领先的状态。

(作者:南方财经全国两会报道组,杜巧梅,汪杨清 )

杜巧梅

汽车版记者

长期追踪全球汽车行业发展,聚焦车企改革及未来出行领域。记者微信:naoxiaonao1654,欢迎爆料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