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之专家看两会:稳住经济运行,同时深化改革开放和调整结构

南财快评杨宜勇2020-05-25 21:34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看完有三点强烈的感受,一是前所未有,今年的总理政府工作报告1万字,非常简洁;二是求真务实,都是干货,高效,精准。三是稳中求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通篇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方针。

疫情是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大干扰项,但是我们的发展定力,改革定力和开放定力不能变。总理强调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总而言之,稳中求进是我国经济工作未来一段时间的主基调、总方向。坚持稳字当头,宏观政策就要有更高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就要宏观稳、微观活、社会民生托底。

特别突出稳字当头 

稳不住、稳不好就会乱,经济稳、社会稳是一切发展的基本前提。今年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稳”、“六保”。总理特别强调“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我们要用改革开放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要想稳,首先必须要树立牢固的信心。共克时艰,信心比黄金都重要,人心齐泰山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但我们有独特政治和制度优势、雄厚经济基础、巨大市场潜力,亿万人民勤劳智慧。只要直面挑战,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 

要明确稳就业,保就业是重中之重,是稳中求进的优先项。国家稳,天下稳,百姓安,天下安。今年我们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在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下,预计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所有目标任务。今年的就业优先政策将全面强化。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要聚力,有效支持稳就业。努力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总理特别强调,各地要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我们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一方面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做好退役军人就业保障。实行农民工在就业地平等享受就业服务政策。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另一方面,努力减轻劳动者的负担,让他们在劳动力市场游刃有余。我国包括零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数以亿计,今年对低收入人员实行社保费自愿缓缴政策,涉及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也有一些人问,城镇调查失业率达到6%是不是就业就非常糟糕?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公认充分就业的自然失业率水平为5.5%-6.5%,因此,6%也是在充分就业水平以内,还是相当安全的。

稳市场主体,保基层政府运行。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总理特别解释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要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要切实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要大力提质增效,各项支出务必精打细算,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一定要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有真真切切的感受。

有人担心赤字率超过3%会出问题,其实所谓3%的赤字率警戒线来源于1991年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是各成员国加入欧盟的门槛之一,之后被多个国家用作赤字率控制的标准。众所周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赤字率3%的红线是对欧盟成员国财政纪律的一种软约束,而非硬性约束。从各国实践看,美国、日本等全球主要经济体赤字率超过3%的情况并不少见。

稳金融,确保援企稳岗目标顺利实现。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稳攻坚克难,确保全面小康无短板。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强化扶贫举措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

有人问什么是居民消费价格?其实就是CPI指数,它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也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可以通过它来了解日常买的东西价格上涨了多少。过去我们也总是强调维持在3%以下最好。因此,国际上有一个不是标准的标准,如果每年的物价上涨率在2.5%以下,不能认为是发生了通货膨胀。当物价上涨率达到2.5%时,叫做不知不觉的通货膨胀。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不会引起社会太大的动乱。将物价上涨控制在1%-2%、至多5%以内,能像润滑油一样刺激经济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润滑油政策"。今年我们之所以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就是要在老百姓能够承受的合理范围进一步激发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企业好了,老百姓的就业岗位就稳定了,就业稳定收入就有保障了,名义上多损失一个百分点也是可以接收的。

总而言之,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注重精准施策,着力稳住经济基本盘,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 

求进依然不放松 

稳是基础,更高的目标还是为了进,绝对不是单纯的为稳而稳。总理要求今年我们要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困难挑战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内生发展动力。行百里者半九十,各项工作必须再进一步。

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发布。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这个重要文件的元年,非常关键。文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与这些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还存在市场激励不足、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等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不少体制机制障碍,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不断在经济体制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

为此,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务型政府更进一步。要毫不动摇地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让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更进一步。要不断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让国资国企发展更进一步。要继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让民营经济发展更进一步。要切实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让科技强国更进一步。要持续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社会活力提升更进一步。

深化改革不动摇    

改革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法宝之一,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动摇,才能更好地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一要依靠深化改革,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今年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并对积极扩大国内需求作出工作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众所周知,一方面我国内需潜力大,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民生导向,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与此同时,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坚持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继续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

另一方面,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新发展理念,开放发展是其重要内涵,即要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一是要把促进外贸基本稳定放在首位。二是积极利用外资不能松紧劲。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必须深入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四是必须全面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当今世界正处经济大变局大动荡之中,全球经济风险点不断增多,我们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也要特别小心“灰犀牛”!      

综上所述,“稳”和“进”是有机统一的、相互促进的。经济社会平稳才能为深化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创造稳定的宏观环境。在今年的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好稳中求进的方法论,其中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我们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当前“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进”的重点是深化改革开放和调整结构。 

(杨宜勇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作者:杨宜勇 编辑:李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