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周立成:建议银行加大对民企的授信占比

2020两会提案议案南方财经全国两会报道组,王海平2020-05-27 11:12

提高民企信贷在银行内考中的测算权重和系数,加大对民企的授信投放和授信占比。

实体经济是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主战场,对经济发展全局至关重要。

在地方人大组织和实地调研当地金融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后,全国人大代表、信誉集团董事长周立成有话说。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周立成代表向大会提交了《提请全国人大加强金融监管机构对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融资信贷指标落实的监督考评的建议》。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实体经济生产秩序加快恢复,后续发展更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但是当前实体经济发展中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不匹配、不适应的问题,制约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周立成代表表示。

金融如何更好支持实体经济,是近些年持续性讨论的话题。

周立成代表在调研中发现,从基层的情况看,股份制银行对实体经济支持的普惠面不如国有银行广。同时,金融产品体系不能适应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同质化明显,有别于传统信贷模式的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供应链融资等也推广应用少。

那么,如何理解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这个“老难题”?

周立成代表认为,双方都有短板。企业“贷不到”,除了信贷准入制外,自身存在产权不清晰、信用不佳等原因;银行“不敢贷”,则是因为缺乏统一有效的公共信息大数据服务平台而“看不清”,无法快速为企业“画像”,影响风险评估。

同时,政府部门对地方投融资的风险补偿制度安排的融资产品覆盖面窄,准入时限条件多,风险缓释作用不明显。

周立成代表认为,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考核较为简单地提出一个比例目标和规模目标,质量上的要求不明显。比如,应当提高民营企业信贷业务在内部考核中的测算权重和系数,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授信投放和授信占比等,明确股份制银行发展普惠金融指标要求等。

怎么办?

除了优化金融产品体系等常规做法外,周立成代表认为,尽管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提出不能以存款做为对机构和员工的考核指标,但实际操作仍是“规模论大小”,这样的评价机制必然导致商业银行为迎合监管评价而拼命发展一些业务而忽视其发展后果。

“银行不敢贷,主要是害怕承担责任,因此,建立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尽职免责的宽松环境,很重要。”周立成代表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角度出发,周立成代表建议,地方政府结合区域企业经济规模匹配专项资金,完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明确风险分担比例,激发银行放贷积极性,为实体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作者:南方财经全国两会报道组,王海平 编辑:钟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