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非遗”贫困县再发现丨广西那坡:黑衣壮的故乡
锦绣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个公益项目,2012年起通过走访报道等致力于贫困地区“非遗”再发现。以下3篇报道原发于2013年6月28日,记者许伟明/特约记者张明睿,广西那坡走访摄影报道。
2013年6月28日《21世纪经济报道》锦绣版
【21世纪经济报道2013.6.28锦绣版·『那坡』黑衣壮的故乡系列报道之1】
悠远吞力屯,纯美黑衣壮
(上)黑衣壮人能歌善舞,舞蹈是族群成员间重要的社交活动。
(下左)正在染布的黑衣壮妇女。
(下右)织布的黑衣壮妇女。
一
清晨7点多,李秀芳已经从山上背回一大扎的玉米秆,回到了屯里。她穿着青色上衣,规模壮观的玉米秆扎在竹编的背篓上。
“50多斤,不重的啊!要不要到我家去坐坐。”她很轻松的和我们交谈,并邀请我们随她去家里看看。
早上是她最忙的时候。到家放下玉米秆,她就赶着去到她大女儿家去染布。大女儿嫁在本屯,两家相距也就20米左右。大女儿家有一口染缸,里头的染料现在显出了幽深的蓝色。染缸上架着几根小棍子,李秀芳把布匹小心而齐整地放在上面。那整块布约10米长、1米宽,这块布自己已经染了十几遍,已经蓝得泛黑了,但“还不够黑”,要达到令人满意的黑色,“要30遍以上才行”。
布的一头探入染料之中,她用一根小木棍熟练把布匹一寸接一寸地往染料里浸透、下沉。最为关键的是不能让布匹粘在一起,以免颜色染得不均匀。就像是煮面条,要让面条在水里散开,要防止面条相互黏在一起。
长长的布都进入了染料中,再等上一个小时,染料会在已经很蓝的布上再染一层蓝色。蓝色的不停叠加最终会变成黑色,这就是李秀芳所要做的。
然后,她从染料里把布轻轻捞出,用清水把上面的杂质去掉后,再拿去晾晒。
第二天,这些布会再进出染缸一次,所有的忙碌都会重复一遍。不过,这也正是包括李秀芳在内的很多吞力屯女人们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二
吞力屯是一个总人口300来人的村落,位于广西百色市那坡县西北的深山里,挨近云南。一条险峻的公路通往外界。除此以外,周围全是巨大的石山。在这里手机也收不到任何信号。
吞力屯所有人都是“黑衣壮”,即壮族里崇尚黑颜色的一个支系,全身黑颜色的标志性装扮格外醒目。广西黑衣壮主要就分布在那坡县内,统计资料显示,5万多的黑衣壮占全县人口约1/3。
黑衣壮有独特于其他壮族人的习俗:除以黑为美之外,他们亦有独特的丧葬、嫁娶风俗,以及独特的民间音乐、服饰、饮食等。当然,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黑衣黑帽的姑娘小伙都外出打工了,很多黑衣壮村落的老屋都拆掉了,盖起了砖房。但在吞力屯,依然尽可能地维持着过去的村貌和生活方式。
在众多黑衣壮村落里,吞力屯是最为偏远的村落之一。地理上的封闭,使吞力屯的青年人外出时代的到来得稍晚了一步。另外,旅游公司进来开发,试图使这里成为一个旅游村落。旅游公司艰难地抵抗着屯里人拆旧木房、建新砖房的冲动,这使得吞力屯目前还保留着可观的老建筑群。县里的一个干部说,那坡县里就吞力屯的老建筑还保留着,“其它的都拆光了”。
走进屯里,最让初来乍到的人震惊的莫过于所有人都穿着深黑的衣服。这种集体的黑色,显示出一种令人震惊的陌生、神秘。
如果从背影来看,黑衣壮的女人们大多数看起来是一样的。她们戴着三角形的黑色帽子,穿着黑色的上衣、外面套一件黑色马夹,黑色的裤子、外面的裙摆也是黑色的,以及黑色的鞋子。女人们的服饰还稍在黑色的底上做一些其它颜色的点缀,男人的服饰则是彻彻底底的黑了。
但在每一个相似的黑色背影的后面,却是一张张鲜明的、热情的脸孔。无论到谁的家里去,主人都会为我们倒一杯自酿的玉米酒,并唱一段祝酒歌。
据村里人说,歌唱得最好的姑娘叫李春琪,大家习惯于叫她阿琪。刚到屯里的第一餐,阿琪拿起酒杯敬我们,然后唱起歌来,嘹亮的嗓音顿时震颤我的耳膜,似乎站在另一个山头也能听得清清楚楚。其实她唱的就是“过山腔”,是那坡县黑衣壮特有的民歌。
阿琪会随时给固定曲调的过山腔里填词,大部分是来劝酒的,例如“你从远方来我没有什么好招待你的,就请你喝下这杯我自酿的酒吧”。听到这歌声,每次我们都不好意思不一饮而尽,直到醉到深处。
三
黑衣壮女子差不多每天都沉浸在无止尽的劳作当中。
早晨的染布工作结束之后,女人们还得织布、纳鞋底、喂养牲畜,再去田里背染料回来。
偶尔会有一些团队游客到来,黑衣壮的女人们会聚集起来为游客们跳两支民族舞,和游客们对几首歌,每人赚两三元钱,然后又匆忙地回到家中织布。
一套纯粹的黑衣壮衣服的完成,前后就要花一年的时间。从棉花的播种到收获,再到棉花的捻线、织布和染色,都要由双手来完成。日出日落,四季轮回,一年一套衣服,是黑衣壮女人对自然循环的同步记录。李秀芳说,自己已经用坏了好几个梭子。眼下用的这个梭子也被手磨得光滑发亮。
这种勤劳其实是生活在深山里的条件所迫。大石山区里,山高谷深,土层浅薄,粮食生产极不容易。且由于山里难以储水,家家户户都只能用水窖蓄水。勤劳是美好的品质,也是生活所必需的。
没有通公路时,吞力屯几乎与世隔绝,吃用的东西全都依靠自己生产创造。过去乃至现在,他们处在自然经济的状态中。自给自足的最极端表现是,在屯里的女人们大多数嫁给屯里的小伙。
一个女人是否称职,关键的是看这个女人每年能否给家人多生产些衣服。而每件衣服的问世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它们所有的材料都来自山里田里。和纺织早已工业化的城市工业相比,吞力屯的服饰生产其实是农业的延伸,每一件衣服都像是这儿吝啬的自然对人们勤劳的回馈。
染料用的是自己在屋前屋后种的蓝靛草。在染到最后几遍后,染料里还要放入猪血、红薯、牛皮胶。猪血会使得黑色里显出一层深红色来。而红薯、牛皮胶会让衣服硬挺起来,使得衣服更加耐磨耐穿——就像书的封面加上塑封一般。
除了黑色的主色调外,一些女人还会在一些细节上花更多心思,以让自己显得不同,在大片的黑色里,再点缀一些颜色丰富的刺绣,以及衣服的缀边。最挑战手艺的是纽扣。纽扣的线往往是红色或者黄色——也是自己染的,把细小的线抽捻成更粗一些的,然后像扎辫子一样,把几股线来回穿插变成更粗的细绳,再用细绳巧妙地结成扣子和环。而一天能做两对扣子的,那算是很高效率的了。
【21世纪经济报道2013.6.28锦绣版·『那坡』黑衣壮的故乡系列报道之2】
干阑式木楼的死与生
干阑式木屋的外部形态
尽管一些老房已经被拆了盖起砖房,但广西那坡县的吞力屯依然是一个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干阑式房屋群的村落。
干阑式的房屋往往以木、石为底架,底架上有梁木承托的悬空地板,其上用竹、木或是黄泥混杂稻草建筑房屋。一般两到三层,屋里住人,屋下养牲。黑衣壮人都住在祖辈留下的干阑木屋当中。
干阑式建筑是山地条件下特有的产物。在那坡县大石山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石灰岩层裸露在地表,让村民很难找到大块的平地和肥沃的土壤。他们在稍微平整的山谷中,用碎石垒砌起屋基,再用较为坚硬的石料或木料搭建起离开地面一定高度的底架,在底架之上建造的房屋则全部是木质结构,也有一些房屋的外墙用搅进稻草的泥巴夯实,用以保暖。但在吞力屯,外墙也往往用木料拼接而成。
李晓49岁了,两个儿子在福建打工,他和母亲、妻子留在村里。外面天气不错,但木屋里仍十分昏暗,让乍从外面进来的人出现短暂的盲视。
和村里其他老房子类似,李晓的木屋约100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层,号称“三局”。最下面一层叫“牲畜局”,用来养猪、牛、羊等牲畜。中间一层是“人事局”,人的起居、做饭、吃饭、织布都在这一层,和牲畜局之间隔着木板。“粮食局”就在“人事局”头顶上,主要用来存放粮食。
每家的“人事局”正对着大门的地方都是一个神龛,上面供奉着先人的牌位。牌位两侧则供奉着几路仙神。
神龛后面是一间卧室,是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卧室。这间卧室里居住的,一定是全家最年长的老人。李晓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一人住在这里。
李晓的这个房屋是爷爷搭建的,已有六七十年历史。每隔几年,就要将房屋上上下下修葺一遍。夏天,风从外墙的木板中透进来,非常凉爽。冬天,海拔1100米的吞力屯,气温有时会降到零度以下,风也从外墙的木板透进来,李晓全家就要多盖一床被子了。
从居住生活的角度来看,干阑式建筑并不舒服,也不够卫生。屯里有一个说法,外出的人想把朋友带回家来看看,却担心外人在木屋里住不习惯,不敢带回来。
这就是吞力屯现在的处境:年轻人出去打工,赚了钱回来,就把老房子推倒,建钢筋水泥的新房。屯里的老房子在近两年,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消失。村里原来有50多座干阑式的建筑,现在只有30来座了。
李晓也尝试要更新房子,但他要做折中的尝试。等到明年,他打算把房屋的外墙用土砖砌上,他说,这样冬天不会漏风,会好过得多。但屋子结构和外观不会改变。
【21世纪经济报道2013.6.28锦绣版·『那坡』黑衣壮的故乡系列报道之3】
黑衣壮美食:石头和时间的风味
杨阿公是村里的道公,村里的丧葬嫁娶和大型的
祭祀活动中有不可代替的宗教作用。
那坡县吞力屯的黑衣壮人的生存环境很艰难,和肥沃的平原相比,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穷山恶水”。这里土少水少。玉米、红薯见缝插针地种在石头上浅薄的泥土中。而水就更稀缺了,没有什么大的山泉,更无河流。家家户户要靠水窖来维持饮水。村民李秀芳说,几年前一次大旱,政府每天两次往山里运水,人活下来了,牲口死了不少。
然而,在这样一种状况下,黑衣壮人的饭桌中仍有各种山里的野菜,以及长期储存的食品。
野生黄姜是一种屯里的人最爱的菜之一。不同于人工种植的生姜,黄姜长在石头缝里,是世界上薯蓣皂苷元含量最高的种,据说具有很好的滋补效果。屯里的风大、气温低,但喝了一碗黄姜汤后,马上觉得暖和起来。
黄姜能把所有的东西染黄,包括碗。盛过黄姜汤的碗要再洗白就很难了。而黑衣壮的女人们则用黄姜来给棉线染黄色。
肉品在黑衣壮的菜单中是比较少见的,因为要喂养牲畜不算容易。但家家户户基本都会养一头猪。每年在过年的时候宰杀,这一吃就是一年。
最常的熏肉保存手法是烟熏。我们到屯里的时候已近年末,一些家里的猪肉已经熏了快满一年了,上面沾了一层厚厚的黑灰。但熏肉却是美味的,最肥的肉都因为长久的烟熏而褪去了油腻,金黄色的肉片有着奇妙的肉香,并渗着丝丝的烟火熏香味。
讲起制作过程,屯里的姑娘李春琪说,把宰好的猪肉切块,将肉条挂在火塘上方的架子上,烟火缭绕,熏香绕梁。
几乎每户人家都能看到火塘上方挂着的熏肉,大多已熏干。黑衣壮家中火塘的火是经年不熄的。这种保存肉质不腐的办法,也让所有黑衣壮木屋的内部都被熏得漆黑。过年杀猪,初一挂起肉,一吃就是一年。
另一种保存肉品的办法是密封罐装,制作成酸肉。酸肉同样来自自家猪肉的加工。酸肉适合来炒菜,酸肉晶莹透亮,外面包裹着一层玉米粉。尝在口中,肥而不腻,肉香里还夹着一股淡淡的发酵酸味。在黑衣壮族,家家都有这道菜。
酸肉的制造过程稍微复杂一些。把切得薄薄的肉片和已经煮过的玉米粉搅拌均匀,放入缸中密封存放。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米粉会默默地发酵,这一过程同时也慢慢地改变了肉片的肉质与风味。每当一罐子的酸肉就要见底时,就意味着一年的时光又快过去了。
除了对美食的偏爱,黑衣壮人的酒也让人流连忘返。几乎每家都有自酿的玉米酒,度数不算高,男女老少在餐桌前都爱喝上几杯。黑衣壮人喜欢把山里采来的野果子放入酒中浸泡,于是有了“覆盆子酒”、“女贞子酒”等,这些带了不同口味的酒往往深得妇女和老人们喜爱。而村里的男人,更爱喝一种叫“姜下糖”的酒,做法很简单,在玉米酒里加进山里的土黄姜和红糖,把酒温热便可饮尝。初饮时往往被酒中姜香和甜味所吸引,但在几碗下去之后,就能感觉到“姜下糖”绵绵不绝的澎湃后劲。只山风一吹,路便走不稳了。
在村口有个小酒坊,黄师傅每日的工作便是蒸馏出玉米发酵的土酒,这个工作他已干了三十年。靠近他时,能闻到他土布衣服散发出的酒糟味。黄师傅说,黑衣壮人都爱喝酒,一是山里冷,喝酒能御寒,二是村子里的生活单调,总要给自己找点乐子。
黑衣壮族独特的文化系统来源于其贫乏的自然资源条件和与世隔绝的地理环境。村长韦光荣说,黑衣壮的好吃的多,但食材无非是猪肉、土鸡、玉米和山里的几种野菜。做法虽异,但首要目的并非满足舌尖,而是易于存储。独特的储存手段造就了独特的风味,这种风味是大石山区的黑衣壮里特有的味道。
上图:原发于2013年5月29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延伸阅读丨『那坡』黑衣壮的故乡】
在时尚界,“黑色是永远的流行色”,对于黑衣壮族来讲,黑色就是他们的信仰,无论面对天地,还是人生,都包含了他们内心永恒的寄托。
在我们到达的这个名叫吞力屯的黑衣壮聚居村落,这里地处深山,边远而角落,生活方式传统,但让我们震撼的是,这里的女人们,会经过三十多遍的染色,将一块白布不断的上色,直到成为表征自己特征的黑色出现。
对于一个用色彩来表征自己的民族而言,对这种色彩的信奉,一定是超越实用主义的。正是对这种色彩的坚持,让他们得以实现对历史和自我的坚持,拒绝遗忘。
在这个村子里,我们也看到了正在消失的传统的黑衣壮的居屋的营造方式,随着人类的现代化对自然条件的突破――有些东西的消失是必然的,我们承认这种消失,本身就是对自然法则的敬畏。
有人开始担心黑衣壮的未来,就像担心灯光对黑夜的侵袭一样,但我们相信黑衣壮的“黑”。
【关于“锦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
2012 年,《21 世纪经济报道》发起“锦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致力于通过对“有着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贫困地区”走访以及传播,发现沉默的文明,传播其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公益价值,以及潜在的商业价值。
2020 年,“锦绣·非遗”在全面总结过去八年贫困地区“非遗”走访的同时,继往开来,携手亚洲旅游产业年会,探索“非遗”传承的新路径。
·活动构成
3-11月 “锦绣·非遗”系列走访及专题报道
3-11月“锦绣·非遗”智能报/网上博物馆
9月/12月 “锦绣·非遗”贫困地区再发现八年回顾主题活动
(主题论坛、致敬仪式、项目对接会、摄影展)
·联系方式
活动咨询
何女士 020-87372580 heyan@21jingji.com
媒体合作
陈女士 +86-20-87375795 chenhl@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