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郁积的怒火,只需一点火星就能点燃
一场严重的种族骚乱正在席卷全美,甚至蔓延至英国、加拿大等其他西方国家。这一切,源于46岁的黑人男子乔治·弗洛伊德之死,以及一张20美元的假钞。
当地时间5月25日晚间,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黑人男子乔治·弗洛伊德在一家杂货店买了一包香烟,店员认为弗洛伊德所付20美元钞票是假钞,随后报警。
警察迅速赶至现场。目击民众拍摄并上传至网络的视频显示,一位白人警察执法期间用膝盖长时间压住弗洛伊德的颈部,尽管弗洛伊德苦苦哀求,称自己“无法呼吸”,但警察置之不理。最终,弗洛伊德陷入昏迷,送院后被宣告死亡。
事件曝光后迅速点燃了非裔美国人压抑已久的怒火。从明尼阿波利斯市开始,抗议警察暴力执法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迅速席卷了全美数十个城市,甚至来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所在的白宫门前。
截至当地时间5月31日凌晨,美国警方在17个城市至少逮捕了1400名示威者,十几个州动用了国民警卫队。案件始发地明尼苏达州目前已出动4100名国民警卫队员,很快将达到10800人的部署规模。预计美国国防部还将采取更多措施协助控制各地乱局。
多地出现“打砸抢烧”现象
随着抗议活动持续升级,全美多地抗议已演变成伴有“打砸抢烧”现象的大规模骚乱。底特律警察局日前发声明称,在当地时间5月29日晚的示威活动中,底特律的一群示威者遭到枪击,一名19岁男子中枪身亡。
截至当地时间5月31日凌晨,美国至少16个州的25个城市实施宵禁,多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出动国民警卫队维持秩序。
在骚乱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也是1992年洛杉矶暴动的发生地,加州州长纽森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调动国民警卫队。尽管洛杉矶全城宵禁,但是多家商店仍遭抢劫,视频显示火光熊熊,人们不禁回忆起1992年暴动的惨状。警方通过橡皮弹、警棍驱散示威者,并逮捕数百人。
在纽约,共有大约20辆警车被焚,数十人被捕。一个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的视频显示,一辆警车冲入示威人群,引发恐慌;在亚特兰大,宵禁开始后,大批示威者仍然聚集在街头,不少建筑物和汽车遭到破坏,数十人被捕;在费城,宵禁中的冲突导致十几名警官受伤,至少25人被捕,当地商店被劫,警车被焚,建筑物亦遭破坏。
而在明尼阿波利斯,此次事件的始发地,有近千名国民警卫队官兵协助警方维持宵禁秩序。据媒体报道,美国国防部已采取罕见措施,下令陆军将数支宪兵队部署到明尼阿波利斯市。
尽管多个城市实施宵禁,但全美多地“打砸抢烧”仍未平息。一边是商铺遭抢劫、汽车被焚毁、建筑物被破坏,另一边是防暴警察使用橡皮子弹、催泪瓦斯,这些画面标志着一场空前严重的种族骚乱正在发生,短时间内恐怕难以止息。
用膝盖压住弗洛伊德颈部的白人警察德雷克肖万和现场另外3名警察已被开除。肖万5月29日因涉嫌犯三级谋杀和二级过失杀人罪遭逮捕,并将于6月1日出庭。预计更多风暴还在后面。
种族冲突问题贯穿美国历史
即便不提美国早期历史上的种族问题,在20世纪战后美国历史中,从1962年的密西西比骚乱、1967年的底特律骚乱、1968年的马丁·路德·金遇刺,到1992年的洛杉矶暴动、2020年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骚乱,可以看到种族问题始终如影随形。
在法律上和理论上,种族歧视是美国社会禁区,但在实际生活中,“种族刻板印象”依然随处可见。有美国媒体指出,白人和黑人在美国司法系统中享受截然不同的“待遇”。
以某一年的调查数据为例,在所有年龄段的黑人男性中,有3%正在坐牢,白人这个比例只有0.5%;每15名非洲裔美国儿童中,就有1人的家长在坐牢,而白人儿童的这个比例,则是每110人中有1人的家长在坐牢。
哥伦比亚大学法学教授Patricia J. Williams以涉毒活动为例指出,黑人受到的打击严重地不成比例——以某一年的加州为例,在涉及大麻问题的重罪上,黑人男子遭到监禁的可能性是白人男子的11倍。再加上有惯犯加长刑期的法律,监狱里经常充斥着黑人。
纽约一家媒体报道指出,司法系统中的“种族刻板印象”甚至能够体现在许多小事情上:比如拦下黑人搜身、种族定性等。警方会把大量警员集中到犯罪率高的区域,这些区域往往是黑人聚居区。这不仅持续加剧着“种族刻板印象”,也令黑人对司法系统的态度日益消极。多年郁积的怒火,只需一点火星就能点燃。
回顾美国近半个世纪发生的重大种族暴力骚乱,可以发现“火星”都很类似:在1967年的底特律,警察突袭“非法”酒吧逮捕了数十名黑人,随后引发骚乱;在1992年的洛杉矶,骚乱导火索是警察殴打一名非裔青年,法庭此后判决警察未过度使用武力并无罪释放,随后引发众怒;而在2020年的明尼阿波利斯市,黑人弗洛伊德之死直接引发了这次全美大骚乱……
然而,让美国人大失所望的是,面对聚集在白宫的抗议人群,作为美国总统的特朗普没有发出有助于平息动乱的声音。他在社交平台上表示,白宫将用“最凶的狗、最可怕的武器”对付抗议人群。同时,他并将矛头指向“极左翼势力”,被指进一步激化了矛盾,是“火上浇油”。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说种族对立一直是美国历史的一条主线,那么特朗普上台后的四年则是一段形势向下恶化的时期。
疫情放大了种族不平等的恶果
一些分析人士则认为,当代种族主义的本质其实已经变异——从19世纪式的基于基因的偏见,转向了21世纪式的基于阶层的偏见。
由于经济条件严重逊于白人,黑人社区的儿童普遍面临教育水平低下的问题。辍学、毒品、被捕、未婚怀孕、贫穷……各种社会问题困扰下,一些人群陷入一代又一代人的无限循环中,始终处于社会边缘和底层。
这也导致了在当代社会中,许多人对黑人的刻板印象并非来源于肤色而是直接来源于“阶层认知”,黑人被贴上“懒惰”、“犯罪率高”等各类带有歧视和偏见的标签。
而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放大了这种阶层固化的恶果——黑人面临着高死亡率、高失业率的双重打击。美国媒体的数据显示,非洲裔美国人在这场大流行病中的死亡率远高于其他人种——相比于在美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13%,黑人在因疫情死亡的总人数中占比竟高达23%。黑人获得医护资源的能力也远低于白人,75.4%的白人有私人健康保险,而黑人这个比例只有55.5%。
与此同时,美国因疫情失业的人口已经超过4000万。数据显示,在4月份被裁掉的工作岗位中,白人占比38%,而黑人占比高达44%。黑人在养老金、收入来源等方面也最为捉襟见肘,一旦失去工作,基本意味着生计崩溃。
当地时间5月31日,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斯科特·戈特利布发出警告称,美国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得到控制,愈演愈烈的示威活动将导致疫情加速传播。其中,明尼苏达州的感染病例已经开始上升。
戈特利布同时指出,新冠肺炎正在以不成比例的速度严重威胁着有色人种。他认为,有色人种社区感染率较高的原因是经济水平低下。只有种族不平等造成的“潜在问题”得以解决,才能有效减缓疫情在有色人种中的传播速度。
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美国种族》报告指出,约58%受访者认为“美国的种族关系十分糟糕”,超过半数非裔受访者认为“美国不可能实现种族平等”。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米歇尔·巴切莱特认为,种族歧视在美国“根深蒂固”,美国必须采取“严肃行动”阻止更多黑人死于警察之手和种族歧视。
(作者:向秀芳 编辑:张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