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法院建设跻身世界前列 全国超半数法院支持网上开庭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20-06-03

6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4(2020)》(以下简称《法院信息化蓝皮书》)。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2019年中国智慧法院建设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中国法院围绕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的智慧法院体系基本建成,走出了一条法院信息化的中国道路。

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97.8%的法院支持网上立案,其中高级法院的实现比例首次达到100%,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的实现比例也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分别达到99.3%和97.6%。全国法院全年网上立案的一审民商事和一审行政案件共有5149570件,占一审民商事和一审行政案件受理总数的33.2%。

全国共有2320家法院支持网上证据交换,占法院总数的66.9%,其中29家高级法院实现了该功能,占90.6%,相比2018年增长了18.8%。

全国支持网上开庭的法院共有2018家,占法院总数的58.2%。其中,有23家高级法院、257家中级法院和1738家基层法院实现该功能,分别占71.9%、62.7%和57.4%。

全国全年共有3202家法院使用过总对总网络进行查控,占法院总数的92.3%;全国法院共使用最高法院总对总网络查控案件14130117件,平均每家法院4413件。

2019年全国法院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率达到99.5%,其中2055家法院的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率达到100%,占全国法院总数的59.2%。

2019年全国法院庭审直播次数大幅度提升,达到3903771次,直播率33.2%,相比2018年提高17.4%。

有3361家法院公开了终本案件信息,所有高级法院均已公开终本案件信息,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公开的比例也分别达到98.8%和96.6%,较2018年略有上升。当事人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共联系法官73203次,是2018年的46.7倍。其中,法官及时回复62342次,回复率为85.2%,均显著高于2018年。

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也得到了深度应用。比如人民法院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这一平台每天自动生成全国各级法院报表和台账近60万张,每年进入计算的信息项近22亿件,不仅使人民法院彻底告别了人工统计时代,而且运用集中汇聚的司法审判数据资源,使各级法院审判工作态势分析的及时性、全面性和丰富性大幅提升。

同时,通过案件数据和人事数据的关联融合,支持建立起人与案、事与人相关联的信息化绩效管理体系。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同时指出,人民法院的信息化还应缩小地区差异、优化资源配置、突出智能提升用户体验、加大力度开发关键应用、加速融合建设统一平台。

一是缩小地区差异。各地的智慧审判水平发展还不平衡,有些地方法院囿于人力、物力或者重视程度不足,信息化建设对审判辅助力度不大。因此,各地法院应当提升信息化保障的思想认识,完善并充分发挥各级法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对辖区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统领和规划指导作用,构建信息化建设全国一盘棋的管理机制。

二是优化信息化资源配置。建议进一步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转型升级的各项保障工作,实现法院信息化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是突出智能,提升用户体验。审判应用系统在“可用”的基础上应继续向“易用”“好用”发展。在系统和软件开发时要进一步重视用户思维,秉持需求导向原则,使人民法院信息化应用成效持续提升、用户满意度不断提高。

四是加大力度,开发关键应用。建议加大对前沿技术研究的支持,重点解决促进审判质效提升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应用的研发和普及。

五是加速融合,建设统一平台。建设一批贯通全国四级法院的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发挥最高法院主导作用、集中全国优势力量,提升全国法院智能化辅助办案能力,着力解决全国法院“调卷难”、业务协同难等关键问题,逐步建立全国法院“智慧审判”框架体系。

(作者:王峰 编辑:钟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