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应用场景落地加速 2B业务或是行业未来

中国观察宋兴国2020-06-13 07:00

随着卫星互联网被国家纳入“新基建”范围,商业航天的行业应用被认为会进一步扩展,资本开始加速进入这一领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发现,4月下旬以来,至少已经有九天微星、星联芯通、航天驭星、天辅高分、盟升电子、深蓝航天、微纳星空等7家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宣布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微纳星空更是在2020年3月和4月连续完成A2轮和A3轮两轮融资。

随着卫星互联网的发展,困扰行业多年的应用场景开始加速建立,这可能是加速商业航天行业发展的新机遇。

行业利好带动融资

多位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提出,资本在2020年,尤其是近期加速进入商业航天领域,主要是与困扰行业发展的难题有望解决有关。

一般认为,商业航天的产业生态包括火箭、卫星、地面终端、应用服务等多个环节。其中,卫星应用服务环节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盈利终端,是整个行业需求的源泉。

根据赛迪顾问物联网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新基建”之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研究白皮书》,卫星运营服务业和地面设备制造业是全球卫星产业规模的主要组成部分,2019年二者占比之和为90.7%。

而卫星运营服务环节难以实现商业变现和盈利,被认为是过去几年间,国内民营商业航天面临的最大难题。

精航伟泰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围绕卫星设计、仿真、测试各个环节的研发平台服务提供商。其创始人郝海生曾在2018年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当时他告诉记者,公司的主要客户是军工企业,卫星设计平台高昂的成本使大部分民营企业望而却步。

两年时间过去,近日郝海生告诉记者,他的客户依然以军工企业为主,只是增加了一些合作的高校,大多数卫星运营企业至今没有实现商业闭环。对于传统的卫星应用而言,主要集中在遥感、通信和导航领域,民营卫星企业主要集中在遥感领域,市场需求变现能力有限,使得这些卫星企业难以负担类似的成本。

微纳星空联合创始人孔令波曾经在公开场合分享过卫星行业的现状。他表示,截至2019年9月,全球在轨卫星总数为2218颗,分属于全球514家公司或组织,其中299家公司或组织仅拥有一颗卫星,“这意味着大部分组织无持续发射卫星的能力。”

实际上,在导航和通信领域,由于投入大、难度高、对卫星数量要求高,民营卫星企业参与度较小。《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20)》显示,北斗对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核心产值贡献率超过80%。

不过,在上述7家企业中,九天微星、微纳星空属于卫星设计制造企业,深蓝航天是一家卫星发射领域的火箭公司,星联芯通定位为卫星通信地面终端和芯片研发制造商,航天驭星是商业卫星测控企业,而其他几家企业主要是卫星应用服务环节的遥感影像、通信导航等领域企业。

对此,一家卫星制造企业的创始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过去两年,商业航天领域融资集中在头部企业,特别是有核心技术突破的火箭发射企业,而全产业链的企业近期都加速了融资,显示出资本对商业航天产业链未来发展的信心。

供给拖慢商业化步骤

难题如何解决?以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应用场景的建立,被认为至关重要。

连续两年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商业航天领域相关建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近期明确表示不会参与商业航天业务。但通信和互联网领域的巨头是否会入场商业航天,采取何种方式参与,仍然是商业航天领域的热门话题。

郝海生告诉记者,经过全行业过去几年的探索,已经证明对于力量薄弱的国内卫星运营服务企业,很难直接进行2C的应用场景建设。因此,如何抓住国家政策和市场的机遇,做好2B和2G业务才是重点。具体来看,郝海生认为,天基通讯、车联网等都是很好的应用场景,但显然,这些需要相关领域的企业进行投入和参与。

“不管是火箭发射企业还是卫星企业,我们在做的实际都是基础设施建设,而随着政府和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开始构建卫星互联网的应用场景,显然对我们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牵引”,蓝箭航天CEO张昌武认为,在如何连接产生地面端的基础设施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上,大型通讯和互联网企业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的参与,不仅会带来大量的关注和资源,还会显著缩短太空基础设施与消费者之间产生联系的时间周期。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一直以来,商业航天都是“供给创造需求”的行业,虽然有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但如何实现低成本的供给,将会是下一个难题。

微纳卫星专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孙文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过去的行业发展来看,由于一些企业开始小批量的生产卫星,规模化效应带来了一定的成本下降。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卫星使用寿命要求越来越长,去年一些企业已经明确提出3年以上的卫星使用寿命,这对元器件、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推高了低轨卫星的成本。综合来看,国内的微纳卫星企业,与“国家队”的技术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在低成本替代上,这几年的进展也不大。

而上述卫星制造企业人士也认为,一方面,由于不少国内商业航天企业依靠融资而不是市场,因此对追求技术革新的动力较弱,而另一方面,航天领域的发展,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国内的民营卫星制造企业,更多还处在技术储备阶段。

张昌武同样认为还需要时间。他指出,国内商业航天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现阶段商业化的火箭发射能力和卫星批量生产能力依然是稀缺的。而商业卫星公司想要形成市场化规模化的卫星运营和服务的发射需求,可能还需要3-4年的时间。

仰望星空 “深耕”大地 中国商业航天第二个“五年”新基建图谱

(作者:宋兴国 编辑:耿雁冰)

宋兴国

政经版记者

数据记录真实,新闻铭刻当下。关注土地、楼市和区域经济,欢迎交流。邮箱:songxg@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