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两城放开落户,人口流入不平衡格局有望打破?

陈洁2020-06-16 12:44

继江门之后,惠州也计划加入“零门槛”落户的行列。

6月10日,《江门市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修订)》发布并将于7月5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江门迈向“零门槛”落户。

在江门之后,6月中旬,惠州的《惠州市户口登记、迁移准入条件(试行)》(修订稿)发布,目前这一修订稿仍在征求意见中,收集意见建议截止日期为2020年7月11日,该修订稿也计划取消落户限制。

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纷纷计划加入“零门槛”落户行业,背后既有国家政策要求,也不乏自身吸纳人口的计划。

然而,这能改变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流入不平衡的格局吗?

江门、惠州率先放开落户

6月10日,江门市政府网站上发布关于印发《江门市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修订)》的通知,通知提出,统筹江门市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全面放开在城区、建制镇的社区(以下统称城镇社区)的“稳定住所、稳定就业”基本迁入条件,取消参保要求、居住年限、就业年限等落户限制,实行以群众申请为主,不附加任何条件,按户口迁入途径分类登记备案的“零门槛”准入政策。

如何实施“零门槛”落户?江门提出,经江门市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调入或公开招聘录用的公务员、政府雇员、事业单位职员,或经批准下放人事管理权的事业单位自主招聘的职员,本人可以申请入户,其配偶、子女及父母可以随迁。

此外,取得中专及以上学历、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初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广东省内专项职业能力资格、广东省内技能提升培训考核合格资格等的人员可以申请入户,其配偶、子女及父母可以随迁。

更关键的是,江门表示全面放开“稳定住所、稳定就业”基本迁入条件,取消参保要求、居住年限、就业年限、创业年限限制,在城镇社区居住、就业、创业的,本人可以申请入户,其配偶、子女及父母可以随迁。

无独有偶。

6月12日,惠州发布《惠州市户口登记、迁移准入条件(试行)》(修订稿),修订稿提出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学历型人才,本人可迁入惠州市实际居住地常住户口,其直系亲属可以随迁。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的具有初级及以上专业职称、初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条件之一的技能型人才,本人可迁入惠州市实际居住地常住户口,其直系亲属可以随迁。

此外,在惠州市实际居住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本人可迁入本市实际居住地常住户口,其直系亲属可以随迁。在惠州市稳定就业(就业单位已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本人可迁入本市实际居住地常住户口,其直系亲属可以随迁。在惠州市创业(已领取营业执照或其他法定登记方式)的,本人可迁入本市实际居住地常住户口,其直系亲属可以随迁。

换句话说,只要在江门、惠州(在征求意见稿通过之后)有稳定租房、工作或者创业,均可以将户口迁入两地,实现“零门槛”落户。 

放开落户影响几何?

为何江门、惠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中率先提出“零门槛”落户?

这可以从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格局中窥见一斑。

2019年,大湾区的人口流入可以分为三个梯队:广州和深圳在第一梯队,常住人口的增量均超过40万人;佛山、珠海在第二梯队,人口增量达到25.29万和13.26万人。其余城市为第三梯队,常住人口增量从3万到7万人不等。

惠州和江门都不是小型城市,2019年常住人口也都超过450万人。其中,惠州2019年末常住人口488.00万人,人口出生率13.58‰,死亡率3.49‰,自然增长率10.09‰。因此,惠州的5万常住人口增量,几乎全部来自于自然增长率,几乎没有外来人口流入。江门2019年的常住人口增量则在粤港澳大湾区排名垫底,为3.21万人。

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2019年,惠州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160万元,江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23元,在大湾区中排名靠后。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的人均可支配收入62522.40元,第二梯队的佛山也有54043元。这就导致这些地方对于惠州、江门等地的人口存在“虹吸效应”。

因此,对于中小型城市,如果仅仅只是放开落户,对常住人口的吸引力其实有限。

比如,2017年初,肇庆就提出,全面放宽落户肇庆的条件,只要租赁合法稳定住所,持有居住证并连续居住满半年以上的人员,经过业主同意,本人可以在租赁房屋所在地或租住地社区集体户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其共同居住生活的亲属可以办理随迁。

这已经接近“零门槛”落户了。

但是,肇庆的人口增量仍然有限:2017年肇庆常住人口411.54万人,2018年常住人口415.17万人,2019年常住人口418.71万人,每年常住人口增加3-4万人。

2015年,肇庆的常住人口为405.96万人;2016年,肇庆的常住人口为408.46万人,也与此后几年的增量几乎持平。换句话说,肇庆的“零门槛”落户政策,并没有带来常住人口显著增长。

如何“逆袭”?

但是,这些城市并非没有自身的优势。低房价、低人口密度、更多的土地资源,使这些地方具备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产业基地的可能。数据显示,2019年年末江门的人口密度487人/平方公里,惠州的人口密度430人/平方公里,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中相对较低。

目前,惠州正在发力建设石化能源新材料万亿级产业集群。位于惠州的总投资约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约56亿美元的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签约落户。此外,惠州还计划在惠东县规划建设面积30.2平方公里的新材料产业园,准备打造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科技创新基地。

江门则是广东的农业大市,近年来也有不少科技项目、产业项目落地。比如江门中微子实验站、“数字光芯片联合实验室”、再生医学大动物实验研究联合基地等项目进展顺利,腾讯、华为等重大项目和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相继签约落户江门人才岛。

如果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配合人口政策、就业政策的实施,这些地方具备人口流入“逆袭”的可能。

江门、惠州等城市也正在不断建设新的交通基础设施,加强“硬联通”,以期望带动“软联通”。

比如,6月6日,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跨海通道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在广东省江门所辖台山市黄茅海上打下了首根钢管桩,该项目已正式开工。这一项目起于广东省珠海市高栏港区,东连港珠澳大桥,西连新台高速并与西部沿海高速相交,止于广东省江门所辖台山市斗山镇。

此外,在全国两会期间,江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毅表示,江门市加快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南沙港铁路、深茂铁路深江段、珠江肇高铁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其中,南沙港铁路通过争取在蓬江区、鹤山市设客运站点,届时全市将实现三区四市铁路客运车站全覆盖。

(作者:陈洁 编辑:周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