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苹果全面拥抱ARM对中国企业意味着什么

南财快评信海光2020-06-23 18:36

今年在2020 WWDC 上,苹果爆出的最大新闻应该是就是蒂姆库克宣布未来其Mac 产品线会逐步放弃英特尔芯片,而使用自研处理器Apple Silicon,用库克的话说,“今天将会是Mac产品线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 

 在此之前,苹果旗下各大产品线,从手机到平板都采用了自研处理器,Mac 是唯一对外合作的一条产品线。 

 如果用近期的“中国思维”来看这个问题,就是苹果在处理器方面正在走向完全自主,而不用再担心“卡脖子”的问题。 

身为美国企业,苹果当然不会遭遇华为所面临的政治困境,但“卡脖子”的问题依然存在:英特尔处理器在性能上一直在卡苹果产品的脖子。 

就像全球大多数移动终端一样,在iPhone、iPad以及Apple Watch端,苹果的自研处理器都是基于ARM架构的,而英特尔却是 x86 架构处理器。架构的不同,使苹果的大量技术创新无法同时在PC端应用,而受制于英特尔在x86 CPU 上的技术进展,总之,自研处理器一切自己说了算,借助英特尔的处理器则要协同进步,效率上要差不少。 

更重要的是,如果苹果产品移动端和PC端使用同样的CPU,一个类似任督二脉打通的境界或将会出现,这意味着同一个程序或应用,可以同时在iPhone、iPad、Mac三类产品系统上跑起来,这无论是对用户使用习惯,还是对软硬件生态,都将是一个更理想的境界。 

对于一个科技小白而言,可能会一直奇怪,为什么用惯了的Windows 系统不能在手机上用?或者为什么手机上用惯了的安卓系统很少被用到PC上,核心就在于它们的底层架构截然不同。 

苹果要与英特尔处理器脱钩,此事如果与华为的近期境遇相对比,反差尤为鲜明。 

华为近年来也一直致力于自研芯片,代表作是海思,同样是基于ARM架构,在手机端实际上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功,其服务器级处理器鲲鹏系列也已面世,而桌面级处理器鲲鹏920Lite据说也将在今年发布,但远未达到互相打通的地步,与苹果相比,华为至少还差一个软件生态+操作系统的距离。 

苹果已经开始追求“大一统”局面,但华为却面临三重关键掣肘,操作系统受制于安卓,芯片受制于代工厂商,而在架构上则受制于ARM。

所谓自研芯片,并不是指具备生产芯片的能力,苹果也不具备。

苹果和华为的“自研”实际都是指芯片设计能力,而更基础的晶圆只有像台积电这样的少数厂商才有能力生产,而晶圆生产又受制于光刻机这样的重要机器,还有光刻胶等,一环扣一环,环环相制。

这两天中兴股价大涨大跌,就是因市场有传言称中兴有能力生产5nm&7nm芯片,但随后中兴大减持,减持完毕又辟谣称中兴之是进行芯片设计,并不具备芯片生产制造能力。但游资已经从中大赚了一把。 

在一些媒体看来,苹果全线转投ARM等于宣告ARM席卷一切的时代到来。事实上,如果按总算力输出计算,基于ARM 指令的处理器总算力早已逆转X86 阵营。 

然而,这两天ARM总部与ARM(安谋)中国之间的内讧又显示出,华为未来也有受到ARM“卡脖子”的重大威胁,如果ARM公司也无法绕开最新的“断供禁令”,而无法再继续给华为授权新的芯片架构以及指令集,华为的芯片设计也将遭遇重大打击。 

华为在内部当然也早有“自研芯片架构”的备份准备,但这总归不是一个好消息,华为要走的路,变得更远更长了。 

最后需要提一句的是,如果从后发优势理论理解,ARM的崛起整体上对中国企业还是有利的。因为在ARM领域,大家的起跑线差不太多,面临的壁垒要小一些,而苹果的选择又指出了一条硬件、软件、系统合力发展的新路,中国虽然没有苹果这样的巨无霸企业,但却有政府主导,产业企业之间深度协作的制度优势。 

(信海光系互联网产业资深观察家)

(作者:信海光 编辑:李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