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拿2亿元B1轮融资,这家公司发力影像AI,打造“数字医生”

21世纪商业评论2020-06-23 22:08


  文/ 何己派 编辑/ 鄢子为

  疫情之下,医疗资源稀缺、医生培养周期长等难题显现,AI医疗崛起。

  6月15日,医疗人工智能公司数坤科技(下称“数坤”),宣布完成2亿元B1轮融资,由中银国际领投,建银国际管理的建兴医疗基金联合投资,老股东创世伙伴资本和华盖资本继续跟投。

  数坤一直保持较快的融资节奏。成立仅1个月,即获2200万元天使轮融资,从诞生走到B1轮,公司仅用时3年。期间,AI产品完成研发,并已在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等全国数百家医院临床使用。

  年初疫情爆发后,数坤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联系武汉地区医院筹措救援物资、部署产品。春节二十多天时间内,基于已有的肺结节、肺炎经验,团队快速开发AI新冠检测系统。产品已部署雷神山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市中医医院等“抗疫一线战场”,发挥了协助作用。

  过去几年,AI医疗领域经历浪潮高点和低谷,不少打着“AI+医疗”旗号的公司,未能如期孵化出成熟产品,走向末路。医疗事关健康,行业整体偏保守封闭,容错率极低,AI类选手困难重重。

  数坤是如何做的?

  从“心”起步的数字医生

  “AI+医疗影像”赛道,多数公司扎堆肺结节,因其公开数据多、影像直观,AI入行门槛低。数坤则从心脑血管入手,研发心脏人工智能产品“数字心”。

  在中国,由于早期病症难察觉,心血管病的致死率常年居首,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且面临基层医生诊断能力不足等困境,行业需求迫切。

  心脏周围的血管网络比较复杂,给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血管也会受到心脏搏动,静脉纠缠等影响,因此利用算法对血管精确分割,是业内难题之一。“AI+医生”的产品摸索,基本没有对标物。

  “从0到1,一路走得很艰难,一切都要靠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数坤科技创始人兼CEO马春娥向《21CBR》记者表示,创业3年主要就做两件事,一是原创性创新,二是将新技术与行业融合。



  马春娥

  医疗和算法均是专业度极高的领域,双方不融合的医疗AI,如鸡同鸭讲。数坤选择与国内医院合作,打造“医工结合”的团队,常驻医院办公。“算法工程师需要理解医生需求和诊断思路,医生也得知道人工智能是如何工作的,协同才能产生真正的AI产品。”马春娥说。

  大型三甲医院,最先释放合作需求。数坤“数字心”入驻的第一批合作医院,包括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安贞医院等。

  技术与行业的深度融合,正是来自这些医院反馈的实际需求。

  以安贞医院为例,心脏的日扫描量通常在200个左右,高峰时能到300个。哪怕每个病人只用时10-20分钟,影像科医生也得从早忙到晚,基本没时间与病人交流。

  疫情更带来疾病检查的现实问题。马春娥表示,有的医院正常运行情况下,心脑血管的日检测量在80-90个,疫情管控时期,这一数字下降至5个,“常规患者的诊疗积压,等到疫情好转放开,暴涨的积压需求必须快速消化,得靠技术手段赋能。”

  机器的好处,就在于24小时无间歇工作,帮助医生提升检测效率。

  据介绍,传统影像检查和诊断,如心脏CTA,按“扫描-后处理-诊断-初写报告-报告审核”的流程下来,医生至少需要30分钟到1小时,病患取得报告需要等待1-3天。利用AI影像产品,能实现当天预约、当天检查、当天取报告,大幅节省时间,病人就医服务改善;医生也多了与病人交流的时间,同时能利用AI技术,辅助提升科研水平。

  数坤方面透露,复旦大学版心血管专业医院排名的前30家医院,有26家医院在使用数坤“数字心”产品。靠“数字心”站稳脚跟后,公司又相继推出“数字脑”“数字胸”等产品,目前,“数字医生”系列已在全国数百家医院临床应用。

  打造“数字医生”,与人类医生进行人机协同,是马春娥的终极目标。“站在影像科角度,产品能干完从扫描到拿到报告的全流程,未来,我们期望‘数字医生’能实现疾病诊疗的全新工作流程。”

  商业化落地提速

  强化技术壁垒的同时,数坤提速商业化。

  2019年,公司已在数十家头部三甲医院,实现商业化落地,并与GE医疗、飞利浦医疗等医疗设备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和其他AI医疗企业一样,数坤在商业化路上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持证上岗”。数坤的心脏AI产品,已获得国家食药监局认定的创新医疗器械。按《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规定,医疗人工智能产品需申办医疗器械许可证,今年1月,国内首个应用AI技术的三类器械过审,意味着医疗AI产品的商业化大门正式开启。

  “头部医院,我们有非常高比例的覆盖,接下来,我们期望帮到更多地市级以及基层医院。”马春娥说。

  2019年12月,数坤与平谷区卫健委,联合建立全国首个京津冀基层影像人工智能诊断中心,连接平谷区医院和25家京津冀基层医院。京津冀居民无需大小病都跑去中心医院,就近就能看上“好专家”。数坤计划,这种服务模式验证成熟后,迅速扩展至其他地区。

  产品进阶2.0,已提上日程。马春娥向《21CBR》记者透露,数坤计划近期发布全新“数字脑”产品,肿瘤方向的产品也在内部研发和验证阶段。令人欣慰的是,行业客户对数坤AI产品的态度,经历了排斥、怀疑再到完全接受,已发生很大转变。

  “如何出来一个更先进的商业模式,这需要时间,需要人的认知积累,但肯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马春娥说。

(作者:21世纪商业评论 )

21世纪商业评论

官方公众号

《21世纪商业评论》敏感于一切商业新知、商业产品、商业模式和商业英雄,敏感于新公司的新玩意、老公司的新改造、旧话题的新表达、老商业的新颠覆,为您提供最新鲜实用的商业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