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提高影视产业供给质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06-25 07:00

影视产业的潜在市场规模庞大,应该建立一套中国产业发展模式。

△来源:南财音频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日前对《剧院等演出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娱乐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进行了修订调整。指南第二版明确,消费者娱乐、上网时间不超过两小时;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建议暂停营业。

此次修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结合当前疫情发展新形势新变化,针对夏季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特点,增强疫情防控措施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按照以上相关要求,需要坚持有序开放,在充分做好防疫措施的情况下,在低风险地区,经当地党委、政府同意,可以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同时,坚持预约限流。恢复开放的演出场所应当严格执行人员预约限流措施。剧院等演出场所观众人数不得超过剧院座位数的30%,应当间隔就坐,保持1米以上距离。

受疫情防控影响,国内电影院线仍未营业,影视拍摄复工也尚需时日。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本月中旬,今年有1.23万家从事与影视相关的公司被注销或吊销。

当前影视行业面临的问题,不仅是疫情带来的挑战,也是影视产业内一些泡沫破裂叠加疫情带来的双重挑战。因此,中国影视产业面临的不是短期的运营压力,而是未来应如何发展的挑战。整个产业应该在此暂时的停业期间多一些行业性反思和探索。

5年前,在流动性过剩的环境中,影视作为新兴行业成为热钱追逐的焦点。当时行业发展有较大的市场成长预期,大量“小镇青年”涌入影院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票房纪录,一些风险投资支持的视频网站天价购买影视作品。影视原本是高门槛行业,由于大量热钱涌入以及在缺乏专业人才基础上的规模性膨胀,导致了一些赚快钱的投机性活动。

为了在高风险的市场中提高赢利的确定性,影视行业中有部分人放弃专业主义,而更加倚重互联网流量。具体表现为:一是倾向于给予流量明星天价片酬,如“小鲜肉”们,导致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流量造假炒作的现象;二是“唯IP论”,将已经有庞大粉丝或读者群体的IP开发成影视作品。这意味着将创作主导权的一部分寄托在市场数据上,而对创作本身的价值不够重视,曾导致一些内容质量不佳的作品出现。

市场对这种低成本的投机行为的包容度有限,影视产业的泡沫很快破裂。自2017年开始,中国电影票房的高速增长突然放缓并出现拐点。证券市场的影视指数(884782)自2016年的3000点以上持续下跌到今天的1000点上下。其中影视龙头华谊兄弟2015年曾创下32元的股价高点,2016年持续下跌至今,股价只有3元多。

据统计,2019年国内甲级影视制作机构数量为73家,较上年减少40家,影视公司注销数量达到3313家。头部剧集价格由2017年的750万—1000万元/集回落至2019年的672万元/集。16家影视上市公司中,仅有光线传媒及完美世界实现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但净利润全部下滑,其他一些公司面临亏损。

这表面上与行业内的热钱退潮有关。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大背景下,流动性过剩在治理影子银行的过程中逐渐收敛,投向视频平台的资金也大幅减少。用于影视制作以及收购影视作品的资金同时减少,导致行业泡沫破裂。与此同时,市场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一些精良制作的剧集吸引了大批观众,而短视频、微综艺的崛起,占用了用户更多的时间,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内容有了更高的期待。从影视业比较成功的经验看,影视制作都是高度专业化的产业,有一套工业化的开发和创作模式。

疫情最终会得到控制,产业资金也会回流,中国人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也正日益增长。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中国影视产业的潜在市场规模庞大,应该进一步提高有效供给能力,更重视作品的质量。这一段时间行业的“暂停键”,实际上给了从业者一个思考的机会:如何利用专业主义提高影视产品的供给质量,并建立一套中国产业发展模式,是决定影视业何时摆脱困境,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影视产业的潜在市场规模庞大,应该建立一套中国产业发展模式。

(编辑:洪晓文)